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宠物活体数量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尽管疫情期间增长受影响,但疫情的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孤独感也催生了宠物陪伴的需求,疫情之后宠物活体数量增长速度回归。
2023年Q1宠物用户女性超过半数,18-30岁占比近40%,一线及新一线用户居多,占比高达27%。用户占比变化角度,千禧一代、50岁以上年长用户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时三、四线城市用户数量占比增长,但整体仍相对稳定。
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破亿,中国宠物家庭渗透率不足20%,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破亿,中国宠物家庭渗透率不足20%,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宠物消费金额逐年增加,中国宠物市场呈现高度发展潜力。
我国宠物行业产业链相对完善,围绕宠物全生命周期逐渐形成涵盖宠物育、食、用、行、康、教、娱等全产业布局,其中涉及第一产业的宠物繁育及食品原材料供应;第二产业则是宠物的食品、用品、药品等配套产品;第三产业主要是宠物医疗、美容、培训等多样化服务。
随着城镇化提升、单身人群规模的变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新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宠物角色意识的转变,从“看家”向“陪伴”转变,宠物也逐渐成为新的情感寄托,为宠物消费产业链逐步完善及多元。
在宠物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宠物行业的法律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规范,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为宠物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持续宠物优化产品和服务,助力宠物行业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由于宠物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企业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较弱,因此产品研发创新被极大的忽视,这也导致了产品跟风严重,导致宠物食品、用品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导致了产品形态、概念、场景、价格等基本核心构成要素都高度相似,这种同质化使得用户很难依据不同的品牌价值去选择产品。
截至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现行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9项、地方标准13项团体标准约107项。从整体来看,中国目前出台的宠物行业政策涵盖面比较有限,数量相对较少。每年新发布的法规均为个位数,且多为指导类,很少具体涉及宠物市场细分领域,导致部分宠物市场产品发展缺乏规范和统一标准。政策法规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政府部门对行业进行有效监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宠物行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企业案例——
——未来趋势——
随着宠物地位提升和科学养宠观念普及,宠物主对宠物食品、用品、医疗以及服务等质量严格把关,重点聚焦品质升级、场景细分、服务精致以及智能。以科学性进一步强化产品的研发与品质,提升品牌专业性,增强宠物信任感的同时,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
我国小型宠物医院占主流,行业规范程度较低:我国宠物医院的建设投入规模以中小型为主,76.3%的宠物医院建设规模在200万以下,其中100万以下的占43.8%,大多宠物医院以个人工商户经营为主。此外,行业总体缺少合理监管,整体规范化程度低,价格乱象、距离过远、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部分经营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的门店将逐步被淘汰,而连锁品牌有望通过其统一管理和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