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手机堆成山“宁闲不卖”为哪般
市民:回收价低怕信息泄露业内人士:恢复手机删除数据不难专家:应建立畅通可靠的回收渠道
声音:
手机换代快旧手机堆积
对于怎么处理这些旧手机,于晓表示现在还没有想好,一开始想过给在老家的父母用,可没想到老人嫌手机功能太多,太麻烦,没要。“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万一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打开了数据链接,莫名其妙扣了上网费用,那岂不是要平白无故多交钱?”于晓说。
探因:
两大问题制约手机回收
性能及容量、屏幕外观损耗程度、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维修记录等是旧手机回收的重要指标。以目前二手手机市场上流通较多的iPhone6splus为例,如果外观、性能及容量都情况良好,回收价格在500元到800元之间,与五六千元的原价相去甚远。
在青岛台东飞拉利通讯城做了十多年手机生意的周先生告诉记者,手机换代越来越快,但旧手机回收并没有显著增加。在他看来,人们不愿卖掉旧手机主要是接受不了价格的落差。“卖不了多少钱,东西用久了也有感情了,干脆就不卖了。”
市民张先生说,之前他也曾经去回收手机的店里问过,可人家只收一些大品牌、品相还不错的,对杂牌和品相差的手机基本看也不看。他一般是直接卖给收废品的,一般也就几块钱,最多十几块钱,“感觉一部手机自己买的时候花了一两千元,现在也没有坏掉,但是只能卖这么点钱,太亏了!”
“有一次想买一部手机,结果在一个小手机店里发现有的手机外壳上有划痕,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二手机,可价格并不便宜。”市民刘先生说,后来当自己拿着旧手机去小手机店卖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给的价格太低了,“我那手机起码也有八成新,可他们只给四五十块钱。”
价格落差并不是市民小章拒绝卖掉旧手机的唯一原因。“虽然有价格落差,但毕竟是闲置的东西,按理说能卖些钱也挺好的。最大的顾虑其实是手机卖了之后,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手机进入智能化时代后,不再只是单纯的联络工具,还记录了各种社交、娱乐、支付、存储、交易账号等个人信息。旧手机卖掉后,这些信息是否会被泄露、盗用,让用户心存疑虑。
商家如何处理旧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业内人士周先生给出的答复是,“把手机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原来用户的个人信息就不会保留了。”但对于这一说法,大学生宋飞却表示怀疑,“格式化后的手机也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再把信息恢复,所以还是不想随便卖掉,万一信息泄露得不偿失。”
讲述:
手机回收后有三个去向
在李沧区书院路的一家手机卖场,于先生维修、回收手机的摊位已经经营了七八年,平均每月能回收近20部旧手机。据于先生介绍,不管什么渠道回收的手机,通常有三个去向。“收来的手机会按照新旧程度进行分类,再分流到不同的渠道。比较新的、质量好的经过简单翻新处理,会作为二手机交易。”其中二手苹果手机销量最好,“一般年轻人买得多,年轻人换手机比较频繁,相比购买最新款,选择二手手机价格上便宜好几倍,性价比也高,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回收的旧手机第二个去向是拆件。很多手机回收点往往还负责维修,不能进行二次销售的旧手机,商家便将其拆解、取件,零件用于维修其他手机。于先生说,“有些手机几十块钱收过来,可能里面只有一两个零件能用。”还有一部分价值不大的手机无法在本地市场消化,会被专门的商贩收走,最终流向国内一些手机生产基地,尤其是深圳华强北。“这些商贩很多都是南方的,不定时到各个手机卖场和回收点收走旧手机,一般都是送到南方的工厂里去了。”于先生告诉记者,旧手机在这些工厂里的主要用途也是拆件,拆下来的塑料、不锈钢、摄像头、显示屏、主板等小配件,再分别卖给专门厂商处理。
按照我国每年淘汰的废旧手机有4亿部(约2.8万吨)来计算,且根据目前贵金属现货价格计算,废旧手机回收的价值非常巨大。因此,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方面,废旧手机的环保回收处理非常重要。记者了解到,由于废旧手机处理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贵金属提炼对技术的门槛要求都很高,目前涉足这一行业的企业相对较少。
据于先生透露,正如很多消费者担心的那样,旧手机处理与交易的确存在灰色地带。“旧手机的质量本身就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不良商家还会把旧手机翻新后当成新手机卖。”而旧手机流向工厂之后,可能也会遭遇一轮重组、翻新。“从事旧手机拆解的很多都是小作坊,消费者购买二手手机时最好仔细鉴别。”
揭秘:
恢复已删数据并不是难事
于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商户回收旧手机时,只会采取恢复手机出厂设置的操作,少有其他数据清除的技术处理。但恢复出厂设置后,实际上还可恢复已删除的数据,尤其对专业人士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我们通过数据的反复擦除、填充,至少3次,达到数据无法恢复的状态,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回收宝工作人员何先生说,比如在线下的回收宝小站,用户可以现场看到数据的擦除过程,到目前为止公司未出现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情况,但线上线下一些传统的电子商城、个人交易等,不排除存在泄露的可能。
还有专家认为,居民手机回收的意识也有待提高。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处理芯片等组成,1块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旧手机处置不当会破坏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延伸:
电子回收柜给手机估价几秒搞定
日前,记者在李沧区乐客城一楼就看到了这样一台橙色机柜——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平台“爱回收”所推出的线下门店。手机、平板、笔记本、单反相机、智能穿戴、飞行器……不管多小众的电子产品,在这里都能找到一套相对应的估价机制。记者现场体验了一下,按照屏幕指示分别输入手机品牌、型号、存储容量、购买渠道、机身颜色等信息,随即手机估价显示出来,非常便捷。
那么,被回收的机器最终都去了哪里交易价格是否合理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记者就此采访了爱回收青岛大区负责人刘先生。刘先生表示,二手电子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成色好的新款机器,会被放到自有电商平台“口袋优品”或京东等平台销售或租赁;成色好的旧款机器则销往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成色差的机器做环保处理,拆解后用做维修配件;功能性完全丧失的机器变成“电子垃圾”进行贵金属提炼。其中,二手售卖和维修是爱回收平台零售的“大头”。针对行业面临的两大痛点——价格和信息安全问题,刘先生表示,首先,公司目前是借助全球化的竞价平台,对回收产品进行分级定价,通过竞价方式保证了高价。其次,在信息安全方面,机器到达工厂后会进行复检,采用磁盘复写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反复清理擦写,同时通过软件将大容量无效文件填充到手机内部,如此进行反复操作让数据彻底不可恢复。对于功能性完全丧失的机器,会采用大电流直接击穿金属板。
专家说法:
制定行业规范
倡导以旧换新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多家企业,如回收宝、爱回收、锐锋网等,它们借助互联网、大数据、O2O等技术,大规模拓展二手手机回收业务,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影响手机回收率的最大因素,还是居民的个人意识。“普通手机材料成本一般不会超过1200元。”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教授说,用作拆解的手机,只能按原材料定价,回收价格偏低也属正常。作为消费品,手机的价值必然是不断下跌的。他建议,在发展新机销售市场的同时,应培育消费者“以旧换新”的习惯,这样能够大大增加手机的回收率。
想回收却不知道找谁,也是消费者常遇到的苦恼。孙教授认为,在一些欧美国家,手机的销售和回收主要靠运营商,用户黏性较强,渠道稳定畅通。但在我国,手机的销售和回收渠道用户黏性较差。“如何建立畅通、可靠的回收渠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健全手机回收顶层设计。对于大家电、汽车报废回收等,国家有明确的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调节作用。“手机等数码电子垃圾在垃圾品类中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具体的支撑、补贴政策相对缺失,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研究、制定。”
三是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孙教授建议,在立法和制定规范时,将二手手机个人信息泄露列入信息保护的整体范畴,提高个人信息泄露违法成本、保护用户隐私权益。围绕手机数据擦除、旧手机二次销售等领域,行业标准需要健全完善。
“渠道畅通了,许多问题自然也会得到解决。孙教授以用户对隐私的担忧为例介绍说,正规的手机回收平台,收到手机后首先会进行恢复出厂设置,随后再进行至少30次的磁盘复写,以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政府也应当重视对回收企业的规范,同时鼓励那些重视环保、重视隐私保护的企业。”
华为商城回收宝
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回收宝与华为商城战略合作,双方就“以旧换新”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以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为合作理念,基于回收宝的回收履约能力、标准质检能力、回收定价大数据体系、隐私清除保护等方面的优势,为广大华为消费者提供全链条的优质服务体验。
消费者可在华为商城通过以旧换新,将旧机折成华为商城代金券,在华为商城购买喜欢的电子产品。代金券不用一次花完,也没有使用期限。
华为商城通过接入回收宝提供的以旧换新服务,为消费者节约换新成本,提升购机意愿,并让闲置手机得到合理的处置,避免水资源与土地的污染;同时高效地进行旧机二次流通,发挥剩余价值。(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李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