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工作人员在指导居民使用“沪尚回收”小程序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如何提升小程序的知晓率?怎样“多管齐下”让居民更方便地交投可回收物?政策的有效落地考验着基层管理者的智慧。上周末,在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回信勉励一周年之际,浦东新区三林镇举办了两场“沪尚回收”小程序宣传活动,帮助居民了解更灵活、更便捷、更优质的回收服务。
图说:居民扫码注册小程序
可回收物有了去处
周六,在前滩雍萃46小区的西门口,居委工作人员和环保志愿者正在摊位前介绍“沪尚回收”小程序,并指导居民们注册。通过小程序,今后居民们可以点击“我要预约”按键,“一键预约”上门回收3公斤以上的可回收物。此外,大家还可以在小程序上查询家附近的回收服务点和回收活动日。
图说:活动现场
“以前我们家的可回收物都是丢在小区垃圾箱房的可回收物桶里的,物业每天都会及时整理清理。今天第一次听说3公斤就能上门回收,还是有偿的,觉得非常好。”小区居民姜燕告诉记者。
她同时表示,除了交投更方便之外,一些曾不知道该“去往何处”的物品,如今也有了合适的去向。“以前家里的旧衣服就当干垃圾扔了,旧家电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现在都可以用这个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刚刚看了下,家电、衣服、书籍、报纸都是可以收的,非常好。”她说。
“扫楼”进行上门宣传
图说: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上门宣传
活动现场,回收行动也同步展开。华师大二附中前滩学校八年级的潘昊喆,抱下来一大堆草稿本、旧书、纸箱等,称重后共卖得4.4元。“爸爸在业主群中看到这个活动,就让我做完作业把可回收物拿过来回收。”潘昊喆说,平时自己会将旧书、报纸等存放在储物间统一处理,部分旧书则在学校义卖活动中找到了新的小主人。
图说:八年级的潘昊喆抱下来一大堆草稿本、旧书、纸箱等可回收物
记者获悉,前滩雍萃46小区共228户居民、约600人,其中很多是为了孩子上学租住于此的租户,来帮忙带娃的老年人很多,也是家庭垃圾分类的“主力”。通过对租户及年长者的宣传,将有助于社区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据悉,通过扫码下单,仅活动期间便成交了20余单上门回收的服务。
多种形式进行回收
除了整合各区回收主体企业服务资源的市级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三林镇也通过各种形式补充回收的渠道,智能回收机就是一个渠道。
图说:智能回收机已入驻三林镇多个小区
图说:扫码可打开柜门
记者从负责运营智能回收箱的上海智惠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目前在三林镇已投放130余台回收机,从后台数据看,累计已回收各类可回收物383676.5公斤,注册用户达28902人,日均回收量6.5吨。周六一整天的活动结束后,智能回收机在三林镇已回收6579公斤可回收物。
图说:居民正在交投可回收物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