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听到敲门声的刘某打开家门,来者居然是民警。一脸惊愕的刘某还没回过神来,民警已看到了客厅中的两只花纹绚丽的陆龟,这两只龟疑似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登门的民警来自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新华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他们立即拍照采集证据,将刘某带回讯问。
如今,像刘某这样的爱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年轻人,他们不满足于养猫犬当宠物,而选择一些“另类萌宠”,宠物圈由此出现了大量新族群,如蜘蛛、蜈蚣、仓鼠、蜥蜴、变色龙、蛇等。即便是像鹦鹉这样的传统宠物,很多人也喜欢寻求一些新品种饲养。鸟市上,传统的虎皮鹦鹉、鸡尾鹦鹉远远不如小太阳鹦鹉、非洲灰鹦鹉受欢迎,然而,后两种鹦鹉分别属于国家二级、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网络成主要交易途径
由于城市规划的原因,北京的花鸟市场比前几年减少很多,监管也愈加严格。但在市场上随机寻访,仍可以发现零星的非洲灰鹦鹉、蛇类、蜥蜴类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在售卖。
在新官园花鸟鱼虫市场,宠物玩家郭先生告诉记者,北京现在管得非常严,宠物店面里摆着的多是能卖的,商家的证照也是齐全的,若是想要一些稀奇宠物,就得私下和店主聊。另一位玩家齐先生告诉记者,“北京还有一些流动小市场,比如,石景山区就有个专卖鹦鹉的小市场,很多卖家会带着想出手的鹦鹉过去,也能淘到好玩的”。
与实体店、花鸟市场的遮遮掩掩相比,网络平台上的野生动物买卖,则显得明目张胆。来自司法机关的数据显示,实体市场和宠物商店买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宠物,已不是宠物交易的主流渠道。年轻的宠物玩家,更习惯于在网上寻找合意的宠物,而网络宠物店是最常见最集中的渠道,尤其是前几年,淘宝网之类的购物网站上非法出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现象甚是猖狂。
很多宠物网店即便还在出售野生保护动物,但也收敛了很多,挂在网页上的宠物多是可以合法买卖的品种。圈里的规矩,想买“稀奇宠物”,就跟店主私聊。
今年3月13日,四川省绵阳市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买卖蟒蛇案,1名卖家和5名买家同案受审,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最小的才16岁,他们的交易都是通过某社交平台的某组群联系成交的。
已形成非法产业链
运输是关键环节
网购宠物的成交,运输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些不合法的宠物是如何运输的呢
何富在案发后交代,如果他的货源提供者或者买家是本地的,他们就约在何富的水族馆或者其他隐蔽的地方交易;如果对方是外地的,他就开车去提货送货,或让他们开车过来,或通过快递运送。对于像小熊猫这样价格昂贵的宠物,何富都是采取自提或送货的方式。一些宠物商贩也会用支付高运费的方式,买通跑长途的司机,请他们帮助运货,但对价格低的鹦鹉和爬宠,常使用快递进行运输。
快递公司可以运送活体动物吗,而且,运的还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这个问题,法律上已有明确的规定:活物不可以快递。
《快递暂行条例》第30条规定:“寄件人交寄快件和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二十四条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其中“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最主要的就是《邮政法实施细则》第33条的规定,即“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下列物品:……(六)各种活的动物”。
《方圆》记者随即问了几家快递公司,可否运输活体动物对方的答复都是一样的:不收活的动物。
虽然快递的答复肯定而明确,但显然,很多快递公司并没有说到做到。打开出售鹦鹉、观赏鱼的网店网页,“使用某某快递”“普通快递,途中死亡包赔”的描述非常常见。某宠物店张老板告诉《方圆》记者:“跟快递点和快递员熟了,多数的快递公司都收的……但发北京不行。也有的公司管得严,京东就不会接单,京东的仓里有京东自己的货,不让进活物。”
姑苏区检察院于2016年办理的一起非法出售野生动物案件中,被告人王某以自己“发货量大,快递费多”为诱饵,说服某物流公司为其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并长期在各运输、快递公司货点押有千元不等的保证金,案发后他交代,他和好几家知名快递公司均有过合作。
卖者买者都入刑
上述以何富为主犯、涉案人数达20人的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中,6名从事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都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其中,主犯何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黄志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3万元。判决书显示,何富和黄志是一条非法倒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产业链的核心人、创立人,他们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可谓罚当其罪。
如果贩卖的宠物属于外来物种,案件还可能会涉及走私珍贵动物罪。比如,2013年11月6日,上海人陈一鸣从香港回上海时,非法携带121条球蟒入境,法院以走私珍贵动物罪判处陈一鸣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121条球蟒予以没收。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查得严,私自在家饲养小太阳鹦鹉这样的宠物,如果邻居举报,警察就会出警。不过,警察打击的重点还是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繁育、出售、运输、贩卖行为。
在这些案子中,很多购买宠物的人都自称不知道这是非法行为,或者不知道所买的是国家保护动物,甚至有的人被卖家欺骗说所售宠物可以合法买卖,被判刑觉得委屈,但法律却没有“不知者无罪”的说法,案件的判决主要是根据案件事实和后果,而非个人常识和意愿来进行判定。
风险不容小觑
大量私养野生动物行为,引发了很多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隐患。
首先,现在很多野生动物宠物都是外来物种,基本上都是走私进来的。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长期承办上海市的野生动物案件,该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告诉记者,走私外来物种至本国,对于本国的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环境可能产生巨大威胁,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和破坏。
其次,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居家环境相差甚大,个人随意饲养极难保证野生动物生存条件的稳定,容易造成野生动物的伤病及死亡,加速珍贵、濒危物种的灭绝。
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经常办理此类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记者,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作为宠物,在饲养、运输、贩卖的过程中,死亡率非常高。
再次,滥养野生动物会导致农林牧渔业遭受经济损失,严重的将会威胁人体的健康。非法携带、邮寄的未经检疫、监控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极易造成疫病蔓延,由于疾病的爆发具有滞后性,一开始种群可能很小,到了比较适宜生长的环境,会逐步扩大。如果一旦爆发成灾,将给农林畜牧业、生态环境,甚至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医学专家提醒,很多野生动物带有大量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无论是饲养还是食用,都有很高的致病可能,其致病可能远高于常见宠物和家畜。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华育平说,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炭疽、甲肝等,近距离接触极易让人感染疾病。
除了致病因素,近年来,被野生类宠物攻击、伤害的事例频有爆出。江苏徐州市民徐某喜欢养具有刺激性的宠物,比如鳄鱼、蛇、蜥蜴之类。2018年,徐某不幸遭到鳄鱼爱宠的“袭击”,手背撕裂。据接诊徐某的医生说,在过去的一年中,其所在医院外科诊室就接诊了100余名被“宠物”伤害的病人。与徐某相比,陕西省渭南市21岁女孩小芳的遭遇更为悲惨。2018年7月9日,小芳被自己网购的宠物银环蛇咬伤后送医,虽经医院全力抢救,3天后还是被医院确诊为脑死亡。据悉,银环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剧毒,不适合私人饲养。
另外,怪异动物惊现居民小区的新闻时不时见诸媒体。9月19日下午,江苏省射阳县兴阳小区的楼道里出现一条小鳄鱼,受惊的居民只能报警,所幸鳄鱼较小,没有伤人。无独有偶,5月24日晚,安徽省萧县龙镇柏星小区惊现一条大蟒蛇,也是由警察处理的。事后查明,鳄鱼、蟒蛇皆为市民私养的宠物。爬宠圈都知道,爬宠“越狱”(偷跑出去)乃是常事。这些动物倘若溜出去伤了居民,主人也难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