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全球政治财经动向的前因后果
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巴拿马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除了那条运河之外不大有可能被提起。
这个国家历史不长,还是一百多年前美国因为要开凿、运营巴拿马运河才策动其从哥伦比亚独立的。直至几年前巴拿马才和中国建交。
这么多华人在巴拿马,就得从广州花都区说起。
花都区,以前称为花县,本来在广州就不算经济发达的地区,近代史上更是贫穷动乱,出过最有名的人是洪秀全。
就像东南地区很多著名侨乡一样,很多花都人也向外移民。但略有不同的是,除了东南亚和美国等常见的移民目的地之外,移民海外的花都人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目的地,那就是巴拿马。
根据十年前的数据,花都人口66.19万人,可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就有约40万人,都快赶上当地人口数量了。其中在巴拿马的花都籍华侨华人总数约12万人,超过了花都籍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总数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见,巴拿马是花都人向外移民的重要目的地。
花都人移民巴拿马的历史很悠久,甚至比巴拿马的建国史都长。19世纪末,为了开挖巴拿马运河,很多华人劳工远赴巴拿马,这其中就有花都人。
这些人远离家乡,水土不服,艰难地活了下来。等到运河挖成后,中国移民转向各行各业,控制了巴拿马的零售业。
改革开放后移民放宽,更多花都人通过探亲等方式移民巴拿马。
这种类型的移民,和如今流行的“走线”不同,而是在目的地有亲属同乡照应,显然更容易得到保护。他们前几年先在当地华人的店铺里打工,每天干十几个小时也没有太多娱乐,攒下钱后开洗衣店、肉摊、超市等。
这些远赴他乡的花都人并没有忘本,改革开放后返乡,他们向村子里捐钱买车、买化肥、修学校。
每年春节或清明节期间,巴拿马的花都人会返回家乡参与祭祖等活动。他们返乡祭祖时,往往捐赠烧猪,这好似一种在村里公共活动中“有面子”的行为。
平日里的无声的炫耀,则是在村里盖房子。
当花都本地人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时候,这些移民巴拿马的花都人每月收入可以达到500-800美元。村里的公共事务参与、盖楼的行为则把这种收入差距赤裸裸展现在人们面前,刺激更多花都人远赴巴拿马。
巴拿马当地优质教育资源价格昂贵,很多华侨让子女回国寄养读书。按理说只要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华侨身份证明,华侨子女回国就可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十多年前巴拿马尚未与中国建交,巴拿马华侨身份认证非常困难,要由本人前往中国驻墨西哥使馆办理。直到2010年,简化巴拿马华侨子女身份认证的手续,这些侨胞的子女在花都上学更方便了。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1]李丽瑶.跨国网络与"炫耀性消费"——以广州市花都区新村旅巴华侨华人为例[J].商,2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