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特别感谢新浪教育平台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今天给大家讲中国小留学生和美国寄宿家庭之间会有摩擦呢。通过新东方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解一下美国低龄留学过程当中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方面:谈谈走读私立中学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方面:我们孩子在出国留学过程当中,住在美国寄宿家庭,一定会因为不同的文化产生碰撞,我们怎么样去解决和面对这样小的摩擦。
第三个方面:如果想把孩子送出去读美国高中,如何能够当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去培养孩子的几个方面的素质。
美国走读中学和寄宿中学差异到底是什么?
从学术上来讲,美国的寄宿中学相对它的学术科目是非常多的,SAT平均分,平常一些学校指标是相对比较高,同时寄宿中学的升学率非常好。严格意义上寄宿中学每年学费是6万美元到7万美元,这个学费对美国家庭来讲也是高额支出,基本上美国寄宿中学都是以它较强的学术和较好的升学赢得生源,但是美国的寄宿中学一共三百多所,中国人真正愿意申请的都是地理位置比较好,国际师资比例相对适中的学校,而符合中国家长需求的大概在170所到180所左右。这样来讲美国寄宿中学申请的竞争压力其实非常大,走读中学在全美是2万多所,目前在中国市面上能看得到或者经常申的走读中学大概在二千到三千所左右,走读中学最大特点是参差不齐,有的中学是一百多人,有的中学是一千多人,有的中学没有AP课程,有的中学AP课程非常多,可能二十几门。走读中学更是没有排名,寄宿中学在网上能看到有最好的一百所中学,最佳的前三十,前五十,相对来讲能看到一定的学者排的排名,但是走读中学连这样非官方的排名都看不到,对于家长来选择走读中学确实难度会更高。
寄宿中学师生比例在1:7左右,寄宿中学平均校园规模人数大概在300人左右,走读中学很难达到1:7,除非它是独立学校。走读中学一般是维持在1:10到1:22左右,当你看到走读中学师生比例基本在1:15左右,已经是非常好了,走读中学的规模来讲也是从100人到1000人跨度比较大,这个里边走读中学从K到12,有的从7到12,有的从9到12,走读中学孩子所感受到的校园文化也会有巨大的差异跟寄宿中学。寄宿中学绝大部分是9到12,是纯高中制,有个别的学校从7到12年级。
在费用上的差别现在也是相对大一点,寄宿学校整体费用比较稳定在6万美元到8万美元,走读中学会从3万美元到7万美元,差异性很大,这里的差异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学费的差异,因为美国很多走读中学学费只有5千、8千,1万美元上下,有些走读中学的学费可能在1万5到2万5甚至3万美元左右,还会根据地区有差异,有些地区寄宿家庭可能一千美元左右,有些地区的寄宿家庭2千到2千5美元一个月,确实会不一样,走读中学家长可选性,在费用上会变得更大,家长会根据自己每年投入多少钱,在孩子中学学业上,生活费上这样选择不同梯度的走读中学,可选性比寄宿中学要大一点。
走读VS寄宿之“指标差异”
在录取方面,现在寄宿中学申请是非常困难,真的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一个是学校数量本身很少,第二招生中国学生的数量本身也很少,由于它招收中国学生的历史非常长,再面临的问题是位置非常少,申请的人非常多,所以对于寄宿中学来说现在如果还想申到地理位置尚可,比如说国际生比例尚可,很多方面综合性价比高一点的学校,对中国学生来讲托福至少应该在80分以上才有可能申得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成绩。如果申请TOP30顶尖中学,托福至少在100分以上才可能拿得到相应面试机会。在寄宿中学领域,如果我们的家长未来希望孩子能够申请寄宿中学的话,就要更早地去筹备托福和SAT的学习考试甚至是背景的提升,因为寄宿中学的申请尤其是好的寄宿中学申请要比好的大学申请可能更难,TOP30录取比例在10%左右的比例。
走读VS寄宿之“感受差异”
在饮食上,刚才有讲过,寄宿中学更多的是自助餐厅,而走读中学更多是家庭餐饮,有些孩子可能会感觉到很幸福,有些寄宿家庭带着孩子出去吃一顿中餐,有些家庭可能一年也不带孩子出去吃一顿饭,这种规矩,孩子在入住寄宿中学里,主要遵守美国的法律,遵守学校的校规,校规也是孩子们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入住走读中学的寄宿家庭,您会发现除了校规、法规之外还有家规,新东方在过去几年遇到最夸大的家庭,这个家庭孩子一入住,当天晚上家庭拿出了一个18条家规告诉他哪些事情你能做,哪些事情你不能做,有些家庭可能对孩子的管理没有那么严苛,可能没有家规或者说家规就是三条五条,家长也不要去担心或者害怕,因为更多的家规是在帮助中国学生训练独立能力,在帮助中国学生感知美国的文化,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到那边,可能你要负责吃完饭以后打扫厨房,你要自己打扫自己的卫生间,扫干净,有的时候男生要去帮助爸爸妈妈割草坪等等类似这样的家务劳动,不会让孩子在体力上有很大的损耗,但更多的是要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去参与家庭的生活和管理。
走读VS寄宿之“监护管理”
我很认真,也很严肃地跟各位家长聊聊监护管理的问题。在过去的10年,中国家长或者说很多机构并没有非常清晰地给中国的家长和同学来解释孩子们出去到境外以后的监护管理问题。导致可能有一些家长对走读中学确实在不了解基础上,就把孩子送出去。因为当我们的孩子在入读寄宿中学的时候,其实监护方依然是我们中国父母,同时来讲监护管理权会在美国的寄宿中学,个别的学校会要求你去提供有美国绿卡或者有美国身份的人来做孩子的监护,我们新东方曾经遇到这样的案例,孩子进到学校以后,在守规矩或者很多方面,学习自主性,他不是表现的特别优异,会给你指定一个比如有绿卡的或者有美国身份的家庭作为他的监护代理人,或者中国家长自己去找,这是个别案例。如果我们的孩子进到走读中学,你会发现绝大部分走读中学都是通过跟美方机构合作,共同来招收中国学生,同时为中国选择寄宿家庭,同时当孩子入境美国以后,负责孩子的管理工作。所以真正的监护权依然是我们中国父母,您会发现前一个阶段,加州几个高中生,触犯了美国的法律,真正这样的问题出现的时候,还是要中国父母作为监护人去处理。
同时来讲,美国的监护方学校是负责在校期间和校车上监护管理。寄宿家庭主要是负责在寄宿家庭期间和家庭接送路上的监护管理。而美国走读中学选择第三方机构也叫做托管方负责的是寄宿家庭的安置、协调学校与中国家庭和寄宿家庭之间的相应事务,包括向中国的家庭汇报孩子在学校和寄宿家庭的表现和情况等等相应的事务。所以当我们选择走读中学的时候,刚才谈到三万到七万美元,如果中国家长不陪读前提情况下,这个费用会比寄宿中学多一部分的费用就是第三方美方机构的托管费用。
以我十年来做低龄留学经验来讲,我个人觉得:
为什么美国寄宿中学竞争意识强?
走读VS寄宿之“适合谁”
寄宿中学有千百种好,设施、历史包括对国际学生培养的体系,包括国际学生的关爱体系做得确实非常好,如果我们的孩子语言能力不强,比如说托福不具备80分以上的分数,或者说至少一个70、80分以上的分数,事实上他进到寄宿中学里边,会在学业上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可能也不会快乐,如果他的语言能力不是那么地强,他进到寄宿中学里边,再去交友,参加活动,很多方面都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比如学霸型的孩子,我个人觉得更适合寄宿中学,非学霸型的孩子,性格上来讲相对开朗外向一点的孩子,他更适合走读中学,寄宿家庭这个方面。所以对中国父母来讲,如果选择把孩子送出去到美国读中学,三个问题要考虑清楚:
1。哪个年龄段送,是初二走还是初三走,还是可能初三毕业以后走,高一走等等,年龄段是非常重要。
2。送什么类型的学校,送寄宿中学还是走读中学,因为送寄宿中学和走读中学前面整个语言规划、考试规划甚至对孩子背景提升的差异性的培训和培养累计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3。类型要是要评估我们孩子的性格,目标性,包括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最终判断我们孩子适合寄宿和走读。
与寄宿家庭摩擦在所难免
中国VS美国之“目的不同”
中国VS美国之“期待不同”
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一定希望他能未来学习好,考上好的大学,交到好的朋友,好好学习,吃得饱穿得暖,因为我们肯定担心。另外希望我的孩子不受委屈,得到更好的呵护,美国的寄宿家庭没有办法做到像中国家长那样对孩子贴心的呵护,甚至早上起来老早就准备好热的早餐等等,甚至有的时候在美国寄宿家庭里边,家庭不会起来给他们准备早餐,他会告诉他冰箱里有牛奶,有面包,你自己吃一点面包冷牛奶,中国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受委屈,孩子会觉得受委屈,所以走读中学项目上,更多在生活上的挑战是不是能够在孩子出国之前把这样一些问题开诚布公跟孩子讲好,疏导好,这样的话孩子在落地以后,到美国以后,面对这样的差异性,他可能就会觉得相对没有那么大的挑战。
中国VS美国之“观念不同”
我们希望传递真实和客观的声音,的确我觉得低龄留学机遇和风险并存,小孩子一旦出国留学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条没有办法回头的路,不论他适应还是不适应,都要顽强和坚强地走下去,我希望中国家长在决定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中学之前,能够对美国文化,美国不同中学的类型,适应的孩子,包括对孩子自我的客观的分析,能够有更多的了解,不论你未来花多少钱,请什么样的专家,他第一个规划事情就是孩子的父母,抛开排名观念,抛开费用的观念,抛开地理位置的观念,我们更多崇尚中国家长带着孩子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的中学,未来在给孩子选择上,有更多的认知,同时我们建议中国的孩子,能够更多地去参加美国中学夏令营,真正感受和体验他适不适合或者喜不喜欢美国中学,在这样前提下,孩子出国以后,面对的挑战可能相对小一点。
希望这些内容对各位家长和孩子有一定帮助,今天我讲座内容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提。
问:老师你好,我孩子比较小,你觉得是让她到寄宿家庭还是我过去陪读呢?过去陪读是否对孩子更好?
卢巍: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陪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我个人的观点,私立中学让孩子出去读书,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让孩子锻炼独立自主,追求更好的教育平台,第二个,更多的是去在更好的教育平台上,开发孩子的潜在的兴趣爱好、素质和能力,陪读有陪读的好处,陪读过程中,可以降低孩子在文化差异和生活上的挑战,但是陪读也有不少弊端,因为孩子回到家庭里讲的都是母语,以我们这么多年的观察,孩子在美国培读的家长,这些孩子语言提升速度和融入的速度是相对比较慢的,但是这里边如果孩子去读七年级,比如说初中七年级、八年级,陪读还是有意义的,如果过去读高中,九年级以上的话,在孩子心智相对成熟,语言相对还不错,学校所在的社区是比较安全前提情况下,我是鼓励第一年能够进入到走读中学寄宿家庭里边去,如果他跟寄宿家庭产生确实没有办法融合或者产生了摩擦,无法调节情况下,家长这个时候再过去陪读也未尝不可,让孩子的适应在纯粹的寄宿家庭里,虽然有挑战,但是更利于他的融入。
问:谈一谈走读艺术高中方面。
问:最晚几月份考完托福和几月份递交申请?
关于走读中学可以参加TOEFLJunior考试和托福考试,TOEFLJunior是一个月考一次,不同的城市会有一些差异。我们的建议,如果申走读中学,至少提前半年完成相应的考试,可能更好一点。
问:如果孩子去美国读寄读,父母需要全拜访美国寄宿家庭吗?
问:有什么认证资质或者机构认证码?
卢巍: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者当地的政府来对寄宿家庭的资质进行认证,现在的认证更多是对美国的安置国际学生第三方托管方会有一些认证,但是所有被选为美国寄宿家庭的这些家庭都要接受背景调查,现在会在美国有专门的公司做寄宿家庭背景调查,通过美国家庭提供的ID号码对他的信用记录,工作情况、收入情况、上税情况,包括他是不是有虐待妇女儿童的记录,包括他一公里以内的范围的邻居有没有犯罪记录,这些方面去进行背景调查。
问:有没有国际学生入读11年级的问题。
问:美国寄宿家庭那么多,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应该怎么样提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本次讲座的速记整理,已经全部上传“国际学校APP”,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