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了国内宠粮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这个话题。全球疫情之下进口管制逐渐放严,痴迷国外宠粮的人该怎么办?宠物主粮行业乃至自身养宠人士,都讲国产粮利润巨大,后台很多用户留言希望大宠深扒一下国内宠物食品行业,那么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国产部分厂家的脉络。猫粮狗粮,国产和进口并无本质区别?
“国产宠物粮和进口宠物粮并无本质区别,给宠物挑选粮食时最应该看的是配料表包含的营养成分,而不是进口或者国产”——大多宠物店老板都这么告诉消费者。
我们首先结构一下进口和国产粮食的售价构成(一般正规销售流程的简单整理):
进口粮销售路线
国外品牌总部→国内总代理→区域代理→分销/门店(线上/线下)
进口粮=成本+总代理利润+区域代理利润+分销利润+关税
PS.进口狗粮关税,截止2020年关税15个点增值税17个点,相当于400元里面60元都是关税。
国产粮销售路线
国内品牌总部→区域代理→分销/门店(线上/线下)
国产粮=成本+区域代理利润+分销利润
总结:销售环节决定了利润层级和比例,价格构成决定了售价的高低,而关税就像公摊面积一样不可避免。
而另一个最大的造成售价差异的因素,是成本。
总结:仅就粮食本身,部分国外品牌(售价榜单前三)的原料取材可以秒杀众生,相信很多消费者也是奔着这一点才选择进口品牌。
而大多数宠主之所以喜欢进口品牌,主要原因是国外的品牌发展早,在中国大众刚开始重视人宠关系的初期就先入为主,树立了比较好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当然不管什么,我们内心都会有国外的东西比国内的好这样的想法)。
从宠物市场发展初期到现在,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还有六七成的份额都在这些进口品牌上。而国内宠粮不停被曝光之类的新闻频出,常此以往,进口品牌在大众的心中就越来越好。
现在的近况
但其实,中国的宠粮制造企业在初期大多数都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干粮的市场毛利率比较高,国外市场又广阔,利益自然趋势企业进行对外贸易。
但是随着国外宠物市场趋于饱和,国内宠物经济的崛起,国内的毛利率远高于境外,一些有实力的大品牌开始转向国内市场,开拓主粮市场。
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有超过3000个品牌是OEM代工生产的,主要的代工基地有河北、上海、安徽、山东等地。
但,国内真正有自己工厂、研发、配方的只有几十家左右。
大多数品牌会选择代工是想趁早分大蛋糕。
然后我们说说国产粮,国产粮重点在“国产”两个字,现在越来越多的进口品牌由于市场竞争、利润透明化、操盘成本等,开始选择国内生产,我们统称为国产粮,我们要辨别正规国产粮、伪劣国产粮、正规进口粮、走私进口粮和伪造进口粮五大类。
做一个名词解释:
—代加工
就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通过合同订内购的方式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
解释:用自己的配方、技术,甚至自选原料供应等,以自己的监控和生产标准来制约,委托有能力的生产厂进行生产。
—贴牌代加工
贴牌加工即商家自己不生产,而是委托其他生产企业生产,而品牌是自己的。
解释:通过考察,觉得某个厂家的某种产品有市场价值,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来销售。
—跟风入市,资本质量参差不齐。
大企业的风向牵动了万千中小企业,于是国内宠物市场,尤其是宠物食品中的宠主粮市场迅速崛起。
大家都看中了这块蛋糕,但企业实力高高低低,储备资产多多少少,社会责任感有的有、有的没,这些最基本的因素就导致了这些“企业家”选择了三种模式进入宠粮市场。
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宠粮品牌有三种模式:
有钱有实力——自有品牌+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赚钱有钱差点实力——自有品牌+自有技术+自有配方+代加工——赚钱没钱没实力——发掘市场上的潜力产品+贴牌代加工——赚钱
(不点名了,简单粗暴的归类,能领会到内含就行。)
—技术壁垒逐渐消失,转为营销和渠道壁垒。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公开透明自己的配方,让消费者看到(提高信任度),到目前为止,整个宠物行业其实在生产工艺上已经几乎不存在任何的技术壁垒。
所以要想获得可观的利润,降低成本的首选就是代加工/贴牌代加工。
所以有些人吐槽现在很多宠粮在各大媒体上过度营销,是个营销品牌。
呃
ta不营销,ta还能干什么呢?
花一百万只为提高百分之一的蛋白质含量吗?那样低的投入产出比,是个老板都不会选。
关键是消费者也不会因为这细微的质量差,而选择这个品牌。
以上这些就导致国内的宠粮市场好好坏坏,真真假假。
实则你不知我,或者我不知你。
下面试近几年来比较火、有代表性的宠物食品企业,这几家也是国内主要宠物粮生产区域的代表,由此我们是可以看到国产猫粮狗粮的一些状态。
一、以北京通州怀柔地区为生产集中区域
代表:玛氏集团
你可能不知道玛氏,但是你肯定知道:德芙、M&M’S、士力架、宝路、皇家、伟嘉、宝路……
玛氏就是他们的总公司。
玛氏集团的宠物食品组合定位偏向中高端,在猫和狗的食品品牌中,中高端主粮产品的份额都超过80%,这其中就包括了Pedigree(宝路狗粮)和Whiskas(伟嘉)。
2001年——收购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
2007年——并购NUTRO天然宠物食品公司
2014年——收购宝洁三个品牌、近80%的宠物食品业务
超越雀巢,成全球宠物食品龙头。
二、以天津为主的生产集中区域
代表:中宠(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宠成立于1998年,当时国人养宠还停留在用剩饭剩菜喂养的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中宠也主要以外贸食品为主。
到了2002年,中宠和日本伊藤公司合资,成立烟台中宠食品。而大家都知道,山东烟台是我国重要的肉鸡养殖地区,这也成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旗下拥有12个自主品牌,11家现代化宠物食品用品加工工厂,销售渠道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中宠官网
2017年8月,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下图为中宠的实际控股
公司拥有子公司16家,包括6家海外子公司(2家美国子公司,1家加拿大子公司,1家欧洲子公司,2家新西兰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宠物食品及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上海地区
代表:福贝
福贝于2002年筹建,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工厂有三个,分别在上海、宣城、浙江。
虽然福贝有自主品牌“比乐”,但是只要业务还是ODM,代工服务的品牌有317个。
福贝的发展和中宠很相似,
2005年,就出口到俄罗斯,
2007年,进入日本宠物市场,
2010年,通过欧盟Traces认证,获得出口欧盟的注册商标和出口资格,正式出口至欧洲市场。
来自天眼查
四、以河北邢台为主要生产集中区域,
代表:华兴、荣喜。
河北粮,这是被宠物粮界不齿的三个字。
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但是因为原材料造假,营养成分虚标,结果导致大量猫狗食用之后出现死亡的现象。
其实这与宠物粮产业基础有关。
河北原来是中国主要的饲料生产区域,后面由于产业链整合和大公司垄断,导致一些小型饲料厂就转型做起了宠物食品,但这些生产饲料的产线其实并不适合生产宠粮。
华兴
代表作:力狼系列,郎仕系列,奥丁系列...
华兴,主做低端粮。所以华兴的低端粮在全国的占有率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第二名加第三名都不是他的对手。比如你去线下的宠物店,十有八九都有力狼。
来自网络截图
代加工的宠粮都是垃圾?
—大型加工厂的起订门槛可以排除一些小微资本
不能说代加工的都不是垃圾,也不能说都是垃圾。
但有一点可以很确切的说。大厂的代工门槛并不是小资本随意能承受的。起码在起订量上,会排除一大批微小企业。
来自大型代加工的代加工流程
—大型加工厂的设备是基本的保障
除此之外的瓜
——中宠和福贝之间的意乱情迷,雾里看花,只有鬼知道。
7月初的新闻——情意绵绵皆大欢喜
中宠股份拟受让上海福贝51%股权_中证网
7月底新闻——雾里看花,想入非非
中宠股份:终止收购上海福贝不低于51%股权事项
尴不尴尬
???????小朋友,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玫斯到底产自哪里?
代表作:玫斯,艾尔
是的,现在营销做得很火的玫斯。和容喜有千丝万缕让人浮想联翩的关系。
在玫斯的旗舰店搜索,会发现一些喵喵喵。
猫粮的生产厂家有两个:北京佳普斯进出口贸易,玫斯江苏宠物食品科技。
来自玫斯天猫旗舰店
北京佳普斯进出口贸易是什么呢?
玫斯官网显示:玫斯的公司是北京佳普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玫斯是进口品牌,是由北京佳普斯引进国内的。
但如果询问玫斯的客服,客服好像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事,知道的不止小编一个哦。
而且查询之下,会发现企业法人旗下还有一家知名公司——荣喜。
哈哈哈哈
消费者觉醒会是国产宠粮崛起的主要因素。—消费者越来越不好骗了
不管在哪个行业,近几年商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挑了”。
其实究其根本还是在说,企业的发展肯定是循着消费者的需求来走的。
当需求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严格时,就会让供给方提高质量,钻研产品本身。所以中国宠主的觉醒,一定会是国产宠粮崛起的主要因素。
—中国制造是势在必得
和那些已经发展了百年的国外宠粮品牌对比,国内宠粮现阶段还稍显逊色,除了起步晚之外,企业还要面临跨越式发展及生存等压力。
————
“国产”并不是原罪,弄脏宠粮市场的也不是“国产”。“国产”应该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骄傲,我也愿意相信,国产宠粮一定回成为“世界之光”。
最后这段话是我最近看到一段国产宠粮比较贴切的描述。
国产宠粮在前期探索的阶段的确走了很多弯路但弯路的最初目的是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希望以后少走弯路
别一棒子打死一个人,这是成年人都懂得一句话,所以也别一棒子打死全部的国产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