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孩童吃洋芋,今日马克啃牛排,这张截图真乃魔幻现实主义……
在“算法为王”的当下,感谢视频平台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出精准捏合、精准推送的智能滑稽剧。
赤裸裸的阶级鸿沟,冷冰冰的阶层隔断,根本无需太多言语来描绘这种图景,甚至这幅图景还不足以勾勒出全貌,因为事实上连洋芋都吃不上的孩子都依然有,同时吃得丰盛于区区战斧牛排的狗狗,也大量存在。
2019年,中国人均单只宠物的年消费金额约为5561元,相较于2018年的5016元增幅约10.9%。其中人均单只宠物狗的年消费金额约为6082元,宠物猫的年消费金额约为4755元。
即:在国内养一只狗平均花507元/月,且这是包含太多“平价养宠”的人在内,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
美团王兴曾对中国消费市场做出论断: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然而就在去年双十一,猫主粮已经超越婴了幼儿奶粉成为新的“碎钞机”。
于濆有吟《古宴曲》,恰如其味: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吃,自不用说,一顿价值上万的宠物吃播相信你我都看过;
喝,普普通通的水,偏不普通喝,饮水机也有喷泉款,流水变着花样来,猫咪狗子也讲究上了过滤水;
拉撒,人的马桶都全自动了,宠物马桶自动清理便便、自动换猫砂、解放主人双手,当然也是必须的……
还记得韩国电影《寄生虫》吧,里面高贵的女主人在出门前一遍又一遍地交代女佣人,这只猫要这么喂,那只猫要那么喂……
在资本的分层定义里,(穷)人不如(富人的)猫/狗。
《古宴曲》这首诗其高明之处就在于:雉扇朝车,嘶马张宅,字里行间不见人影,却又一笔一画皆是达官显贵;乃至用足足两句来描摹婀娜多姿、披金戴银的燕娥——不过一个服务员罢了——但是,这伺候宾客的服务员都如此华贵娇熠,那么她所服侍这些宾客,其尊贵高居,仅凭画外之音已足够叫人领略。
同理,通过一条条30秒的宠物奢华吃播小视频,观众看到的是主人的爱心吗?是宠物的幸福吗?都不是,而是小小屏幕背后的“雉扇朝车,嘶马张宅”。
这就是时下流行的宠物吃播,连一只畜生都吃得远超社会平均餐食水平线,可想而知主人的经济条件。
别急哈,这些狗奴们,我一句话就可以拍死你们这个群体当中的七成:
“只要不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圈养至少两只狗狗;②给予它至少100㎡的活动空间;③每天陪伴它玩耍至少10小时——那么,你都是在虐待狗狗!”
震惊了吧?你以为只有那些对动物暴力打杀的变态才是虐待?
七成以上自以为自己活成所谓“狗奴”的养狗人,你们才不是奴,被奴的是你们的狗!就像我用的词——“圈养”,很少有狗主人会这么承认吧?然而你们对狗狗不是圈养是什么?它有自由吗?
请问到底是主人陪伴宠物,还是宠物在陪伴(闲下来的)主人?
好一点的放任它在家里自由活动,但更多的怕它毁坏撞倒家具物品,于是栓绳or关笼。且即便是放它自由活动,它也是极度孤单的。
很多主人还喜欢自己上传用家中监控拍下的狗狗在家里百无聊赖、除了在趴在门口可怜兮兮地等待主人回家之外,什么事都做不了,然后一听到主人回来的动静就立刻兴奋摇尾巴、仿佛顷刻间活了过来……
这些上传者还洋洋得意,“看,我家狗子对我多依赖忠诚,我不在家它满脑子都是我、就眼巴巴等着我回来呢!”
恬不知耻!这种对狗狗的软性虐待的痛苦,丝毫不亚于暴力殴打。
更不用说某些拿狗狗当赚钱工具、开直播强行秀爱心的,要么强制狗狗暴饮暴食、往嘴里塞食,要么走猎奇路线、喂食一些诸如牛心兔血、跳跳糖、油辣椒……
对于宠物吃播的博主来说,吃播内容就等同于产品露出,他们只有一喝目的:变现。
所以,这帮群体还要「伪自黑」得自称狗奴吗?告诉我,你哪里“奴”了?真正为奴的是谁,是主人还是狗?
在你们“心爱的狗狗”面前,你们简直是包藏不住的、压榨狗狗剩余价值小资本家!
我忍不住在这里改编一下恩格斯讽刺资本家做慈善的这段名言——“你们吸干了无产者最后的一滴血,然后再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满的伪善的心灵感到快慰,并在世人面前摆出一副人类恩人的姿态(其实你们还给被剥削者的只是他们应得的百分之一),好像这就对无产者有了什么好处似的”
那么就是:“你们改造了狗狗最后的一滴血,然后再对他们施以小吃小喝,使自己自满的伪善的心灵感到快慰,并在世人面前摆出一副铲屎狗奴的姿态(其实你们还给被狗狗的只是他们应得的百分之一),好像这就对狗狗有了什么好处似的。”
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改造狗狗的血”呢?
社会在进步、生活质量在提升,于是一部分人酒足思淫欲,吃饱没事干,开始想和狗狗“做朋友”,去让狗狗各种交配、乱伦、杂交,几十年来就衍生出了直到今天这番花样繁多、样貌各异的宠物狗品种以供人类玩乐的局面。
狗狗长得可爱就得当你们的宠物、被你们玩乐、陪你们玩耍?请问凭什么呢?
好了,以上是骂的部分。
但是分析一个社会现象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不能只知道骂和谴责,更要看到本质。
尤其,骂一个群体并不代表要驱离和抛弃他们,正如我们痛骂那些工贼、精神资本家、伪布尔乔亚们,骂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彻底与之对立,而是教育、拉拢,使之回到无产阶级的阵营、摆脱资本家的洗脑。
可以看出,很多养狗人真的是拿狗狗当自己的亲人、当自己的儿子女儿去疼爱,有的恨不得把所有家当都花费在狗狗身上。
去年的双十一,加拿大品牌PetcureanGo出售的九种肉全猫粮原价达到了639元/16磅,但也抵挡不住铲屎官们,排到了“最受欢迎进口品牌”第三,以致于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流传着诸如“50块的零食精打细算觉得贵,500块的猫罐头毫不犹豫付款”、“自己买牛奶要等购物节囤货,给猫主子买羊奶粉却毫不手软”的故事或段子。
很多铲屎官们不惜在用自己的消费降级,换取宠物的消费升级。
这份投入和爱恋,你能说他是假的吗?你能说他主观上有剥削“狗狗阶级”的想法和欲望吗?恐怕也不尽然。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来看《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80/90后宠物主的占比已经达75%以上。
应该说,这一群体的养宠理念更为先进、更趋近时尚、更热爱投身宠物吃播——但同时,他们也是今天被996、715压榨最凶狠的阶群。
再看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的单身成年人规模已超过2亿,其中有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预计到2021年会上升到9200万人。
脉脉数据研究院曾对上万名职场人进行“孤独感”调查,有近61.47%的人平时会感到孤独。这样一批单身且独自居住(租房)的年轻人,被称为“空巢青年”。
他们孤身一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城市打拼,其强烈的情感寄托和生活便利需求所衍生的经济产业链,就是「孤独经济」。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股市的持续低迷等因素,以“孤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达到高峰,而搜索人群超过六成就是80后、90后两大年龄群。
这则新闻当时也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共鸣,由于高房价、高物价、高昂子女教育成本等一座座大山的横亘,中国国内结婚率、出生率不断下降的事实一样是无法回避。
不知道多少中国年轻人是一边抱着自己的宠物、一边浏览那则韩国的新闻的:“钱这么难挣,哪里结得起婚、生得起娃,还不如养只狗/猫当儿子。”
宠物消费,正是“孤独消费”中的大头。
这就说明了高投入养宠物的人群,不仅仅是那些顶层或上上层的高资本人士,向宠物倾注消费的业态链实际早已经下延。
而人一旦被积压,往往就容易偏激,一个用力过猛就真的把自己的宠物当成了亲人、儿子、女儿。
这也就是那么多如邪教一般疯魔的极端狗粉的塑成缘由。
他们对宠物所施加的投入,已经远远超出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乃至超出自身生活基准的吃喝穿戴,因为宠物已然成了他们逃脱社会压迫的唯一自留地。
昨晚,所有人的注意力应该都集中在蚂蚁集团的闹剧,但有一个新闻被悄咪咪地忽略了:“中央建议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