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材料一问计于民集民智,问需于民顺民意。2023年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浙江省w村组织召开“乡村夜话”,通过与村民群众零距离交流,围绕本村发展问题及具体事项决策,干部群众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村民为村集体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投票表决村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村民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对村干部的工作定期进行评议,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乡村夜话凝聚了民心,把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拉呱说事”的乡村夜话中,共“话”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推荐3】40年前的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成为全国“村民自治第一村”。40多年来,合寨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不断深化开拓村民自治制度内涵和潜力,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请根据材料内容填表。
材料
体现基层自治的知识
①
②
③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百节之乡”,长期以来,节日、婚丧嫁娶中农村滥办酒席成风,攀比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干部群众很头疼。自从有了“合约食堂”,大家攀比少了,小小的“合约食堂”正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课堂”。
“合约食堂”主要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共同制定“合约食堂”配套管理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合约食堂”承办宴席种类、标准、规模、申报流程等,规定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拒办其他名义的酒席。针对以往办酒席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现象,由群众推选乡贤人士等成立“寨管委”,负责“合约食堂”管理和运行维护,对违反规定行为及时劝导制止,不听劝导的,由“寨管委”成员、村两委共同对当事人和酒席主办者批评教育,并纳入“星级文明户”量化评比考核。有一些村寨把“合约食堂”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室、普法工作室和道德讲堂,将本村的道德榜样记录在册,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区的成都,提出完善“微网实格”社会治理机制,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积极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方法路径。
成都市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热心商家、保安门卫等群众力量,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优质服务,推动各方力量入网进格:“微网实格”社会治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目标,推动难题实质性化解;依托数字赋能,实现社区精细化管理,居民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就能查看政务办理、社区活动、场馆预约、车位等重要信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一年。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要环节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铺好法治之轨、畅通法治之道。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高质量立法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任务落实落地的重要途径。各级司法机关持续深化司法体制及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完善保障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体制机制,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动态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变化。法治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就是要将法治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转化为推动法治变革的动力。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建设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十年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编纂了民法典,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完善了香港选举制度……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大力加强产权保护,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司法干预“三个规定”。加强立法和执法队伍建设,推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和人民警察单独职务序列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取得新的进步。
法律护权益,温暖半边天。"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进二十大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根据新时代妇女工作特点和妇女事业发展的要求,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消费结构的改变,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涉及粮食安全的法条散见于农业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中,我国亟需制定一部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项性法律。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下简称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了粮食安全保障法的送审稿。司法部先后两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企业的意见,赴地方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02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草案。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党政同责”首次被写入法律,地方政府管粮、抓粮从此“有法可依”,中国饭碗有了更坚实的法治支撑和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
【推荐3】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法者,治之端也。
新闻速递二疫情期间,我们常见的流调数据公布方式是直接公布患者姓氏、居住地等信息,并公开患者逐日逐地的行踪。2021年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一份“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只提地点不提人”。1月24日起、北京市公布的流调报告也隐去了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信息。两地做法引来多方点赞,认为“不提人,恰是因为心中有人”。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