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上门,同区的都是30元一次,远点的就加个两三元;春节期间,价格加到同区70元一次。”目前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的郑同学在春节期间通过提供上门喂养服务,赚到2024年的“第一桶金”,从除夕到元宵,他先后为21名同城的宠主提供上门喂养服务,总收入近8000元。
据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提供上门喂养服务的人员表示,目前服务价格已回归日常的20~30元/次。某平台的卖家小莓(化名)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按照平日20元/次的标准开价没什么生意,价格提高后反而接了不少单,“一个客人说她看到便宜的反而不敢下单,主要担心上门的人会因为收费低而不用心照顾宠物。”
另外,不少宠物店、猫舍
等实体店铺看到商机,
也纷纷在提供寄养服务的同时,
尝试为周边小区居民
提供上门喂养服务。
钟先生在荔湾区经营着一家宠物店,今年过年期间,店里接了不少上门喂养的单,“我的店不大,只有5个寄养位置,早就被订完了。很多宠主来咨询时都会询问能不能上门服务。”钟先生表示,上门服务大部分都是喂养猫咪的订单,“只需要加一下食物和水,清洁猫砂,确认猫咪的状态并拍摄视频发给主人。”
热潮背后是养宠观念的升级
海珠区某连锁动物医院执业兽医师李医生称,往年宠物医院很少有咨询上门服务的宠物主,今年问的人明显多了,他在值班期间,还遇到三例由上门喂养人员送来看急诊的病例。
上门喂养有风险
有人或需赔几千元
不少在春节期间
勤劳接单的“斜杠青年”
小赚了一笔,
但也有人钱没赚到,
反而惹上麻烦甚至需要赔钱。
市民赖小姐告诉记者,今年过年期间,她受小区住户委托上门喂猫,本来只是帮忙,顺便赚点零花钱,但在上门过程中猫咪受到惊吓突然逃窜出门,她在小区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后来委托专业寻宠人员帮忙寻找,找到时发现猫从楼道露台坠落到下水道受了伤,她还要为此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找猫3000元;猫坠楼后腿摔断了,得动手术,预计手术费6000多元。这些费用我还在和主人协商,对方认为这是我失职造成的,大概率都是由我承担。我上门喂一次猫也就赚50元,这笔买卖亏大了。”
医生说法:
上门喂养模式非万能
需综合研判再下决定
执业兽医师李医生表示:“宠物和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大部分猫对陌生人是比较敏感的,因此陌生人出现在家里时它们会产生应激,有的猫应激会躲起来,有的猫应激则会逃窜。大部分猫是在室内生活,基本不出门,所以跑出去后迷路找不到家的情况非常常见。在室外的陌生环境下,猫又会再次应激。如果所处环境并不安全,比如马路、高处等,往往很容易发生事故导致受伤。因此,上门喂养并不适用于每一户养宠家庭,最好是根据宠物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并征求医生的建议,综合判断是将宠物寄养、带走,还是留守家中找人上门喂养。”
律师建议:
签订书面寄养协议
围绕上门喂养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广东几何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伟建议,宠物主人和宠物托管方应当签订书面寄养协议,约定寄养期间万一出现问题的归责情况,避免产生纠纷,同时对双方也都是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