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结婚单身婚姻父母夫妻感情

日剧《被流浪猫捡到的男人》剧照。/豆瓣

有不少媒体注意到,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宠物数量从0.59亿只猛增至1.89亿只,其中城镇宠物猫狗数量突破1亿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虽然内心渴望恋爱和婚姻,但现实困难重重,因此他们把宠物视为家人般的存在。

在新著《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版)中,首创“婚活”“单身寄生族”概念的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指出,“宠物家人化”等现象的出现,表明家庭的形式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

比如,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再如,家人是否可以自行选择?能否以“断亲”这种形式单方面解除与家人的关系?

“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山田昌弘写道。

(文末有福利!)

作者|山田昌弘

编辑|谭山山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日]山田昌弘著,李燕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6

一方面是宠物家人化,

一方面是虐童事件持续发生

所谓宠物家人化,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饲养的狗、猫等宠物看作家人;虐待儿童则指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遗弃孩子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将亲生子女虐待致死。前者是将本来不是家人的动物视作家人,后者则是将本来是家人的孩子视作外人。这样两个极端的现象在近二十年中急速增加,可以说是当下日本家庭的特征。

我意识到宠物家人化现象,源于1985年听一个家庭裁判所的调查官员说,一位老妇人来咨询有关让宠物继承自己财产的问题。这位老妇人与儿子儿媳相处不融洽,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她饲养的一只宠物狗。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讲述漫画师小岛麻子(宫泽理惠扮演)与一只叫“咕咕”的猫的故事。/豆瓣

因担心自己死后宠物无人照看,她想将自己的所有遗产都赠予这只宠物狗,因而来咨询手续上的具体问题。对于她来说,比起有血缘的儿子,这只宠物狗更像自己的家人。

类似的例子相继涌现。国势调查显示,甚至有人到市政府咨询能否将自己的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我也曾听说离婚双方为争取宠物的监护权而诉诸法庭的事情。也就是说,围绕曾经共同喂养的宠物应该归谁的问题,原本的夫妻对簿公堂。

这样的案子并非个例,可以称其为宠物家人化趋势的例证。并非宠物数量增加了,而是将宠物视作家人的人多了。为宠物穿上漂亮衣服、庆祝生日、细心提供美味健康的食物,生病则带去宠物医院看病,死后有葬礼和坟墓。

甚至还有专为失去宠物的主人提供心理咨询的专家。宠物享受着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比家人更好的悉心呵护,主人们心甘情愿为它们花钱,为它们的死悲伤无比,完全将它们视为无法取代的亲人。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截图。/豆瓣

如果说对于宠物家人化我们还可以不当回事,那么虐待儿童事件数量的逐渐上升就是一件只能用悲伤来形容的事情了。在虐待儿童的事件中,施暴者有的是养父母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然而,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施暴者为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的虐待事件。

为什么呢?因为近代以来,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都是无条件的,这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信念。因此,养父母虐待孩子人们还能理解,但亲生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种有违人伦的做法。

然而,对于亲生父母为何开始虐待自己的子女,却鲜有分析,连儿童虐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对此保持缄默。

日剧《母亲》截图。/豆瓣

如果说虐待儿童事件极少发生,或多数施暴者是养父母的话,可能不会动摇“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样的观念。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虐待儿童事件激增,2010年全年甚至达到4万多件(注:2012年达到66807件)。

其中由亲生父母施暴的事件数量同步增加。这恰恰印证了一个事实:亲子之爱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进一步说明的话,例如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如果自认无法养育这个孩子,会将孩子放进一个盒子,以匿名的方式遗弃在医院——这一行为备受苛责,正是因为它抹黑了“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一神话。

此外,在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媒体不去追查子女遗弃父母的原因,而一味纠缠于政府为何没能及时掌握高龄老人行踪这类纯技术层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想回避“亲子之爱与生俱来”的神话。

家人是否可以选择?

宠物家人化,主要是指从一般不被视为家人的对象(宠物)身上看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情,而虐待儿童则是指从一般被视作家人的对象(亲生子女)身上看不到任何家人温情的现象。

以上这两个现象里还隐藏了一个对于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变化——家人是否可以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家人是无法选择的,家庭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亲子关系自不必说,即使是夫妻,一旦结婚,双方的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

但是,在宠物家人化这一现象中,人们选择将宠物这种本来无法成为家人的对象当作家人看待。由亲生父母施暴的虐待儿童事件中,父母选择遗弃自己的子女,也可以说是解除了家庭关系。

结婚、离婚,现实情况姑且不谈,理论上是双方同意成为家人(结婚)或解除家人关系(离婚)的体现。然而,在宠物家人化现象中,其实是宠物主人单方面把宠物当作家人看待;同理,虐待儿童的事件中也是父母单方面想解除家庭关系。

选择成为家人或解除家庭关系,自这些单方面的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还可以继续把这种关系称为“家庭”吗?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婚活”和“一个人”

正如字面所示,这两个词语意味着两个相对立的现象。既有因为想结婚而主动参加各种相亲联谊活动的单身男女,也有认为“为什么非结婚不可”,对结婚持质疑态度的单身男女。这是现代日本家庭特征很重要的一点,代表着两种意义相反的现象。

然而,在现实中组建家庭变得越来越难,这通常表现在结婚、生育方面。现今未婚率居高不下。2010年的国势调查显示,30—35岁的男性未婚率为47.3%,女性为34.5%;据预测,目前20—29岁这一代人终身不婚率将高达25%。

日剧《家庭的形式》截图。/豆瓣

独自生活的单身老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NHK制作的纪录片《无缘社会》如实再现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其结果就是“孤独死”的数量也增加了。

看了如此现实的例子,“丁克”年轻人开始对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深感不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家庭很重要,然而现实中没有组建家庭的人却在不断增多。虽然想成家,但无法轻易实现。

这种状况下就产生了“婚活”和“一个人”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现象。“婚活”指的是面对结婚难仍然义无反顾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家庭的现象;“一个人”指的是认为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总能找到替代品的一种现象。

“婚活”是结婚活动的略称,这是我创造的词语。虽然日本不婚化趋势愈演愈烈,但并非是因为独身主义者的增加。未婚年轻人中有80%—90%都对将来的婚姻有所期待。

未婚男女的同居率低(约2%,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拥有恋人的人数不多(男性约占三成,女性约占四成,出处同上),因此按照这样的状况,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消极等待的话,就无法顺利结婚。

现在已经进入为了能结婚必须有意识地参加联谊活动的时代。为说明这一情况,我创造了“婚活”这个词语。

图/《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最大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丈夫养家的意识还根深蒂固,然而现实状况是如今年轻男性的收入已经不再稳定。

因此,我(和白河桃子)鼓励女性为了维持婚姻生活,做好婚后也出去工作的思想准备。而“婚活”这个词语被大多数人当成一些女性为了和少数高收入男性结婚所要进行的求偶活动。

《一个人的老后》

[日]上野千鹤子著,杨明绮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进入老龄社会是因为人们的寿命延长。一辈子单身的老人、伴侣早逝的老人、有子女但自己独居的老人等,这些高龄独身的老年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老后》讲述了一个人也能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的诀窍,所以很受欢迎。

生活在一个结婚难的时代,与其委曲求全地追求婚姻,不如潇洒地活出自我的这种价值观,在读者中引发共鸣。

家庭重组的问题

“婚活”和“一个人”这两个词语流行的背景里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努力就无法成家的社会现实。同时摆到人们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呢?

如果无论如何都想结婚,那么“婚活”就是必需的。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孩子,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利用人工授精、代孕等手段。但是,积极参加“婚活”并不一定保证可以结婚,离婚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工授精手术也有失败的例子。这样看来,人们不禁开始质疑: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组建家庭吗?

电影《小偷家族》截图。/豆瓣

想要以非传统的方式拥有家庭的人也很多。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讨论,同性婚姻本身正是同性伴侣想让社会认同他们家人关系的表现。在日本一直无法实行的夫妇别姓,问题也是同样的。与家庭解体相反,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一些人想组建家庭的强烈愿望。

以宠物取代现实家人的人、在网络上以虚拟形式寻求家人的人开始出现。女仆咖啡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商业空间里,有人愿意付钱寻求家庭的温暖。

日剧《大龄美女想相亲》剧照。/豆瓣

我认为,家人意味着“珍视我并认为我是重要的人”。一个人能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家人是十分必要的。只不过一直有争议的现实是:家人是否必须是传统形式的?还是非传统形式的家人也可以?

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在这两者的夹缝间,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的是“问题的推后解决”。

单身寄生族的出现

我创造“单身寄生族”这个词语是在1990年,当时年轻人还有可能作为正式职员就业。在那个年代,这个词主要用于称呼那些毕业后不求自立,住在父母身边,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作为零用钱,过着轻奢小资生活的单身人士。这群人自愿将结婚延后。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非正式雇佣和失业的年轻人数量逐渐增加,想自立、想结婚但无法实现,只能被迫留在父母身边的单身青年开始出现。无法结婚而一直随父母居住,年龄渐长,最终这群人就变成了“中年单身寄生族”。

根据总务省统计研究所西文彦研究员的分析,35—44岁与父母同住的单身者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305万人,且还在持续增加。这些人中约一成是父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失业者,他们依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因此也可称之为“养老金寄生虫”。

松田龙平在日剧《0.5的男人》中扮演一个大龄单身宅男。/豆瓣

这群“养老金寄生虫”的将来连同2010年备受瞩目的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长年依靠父母养老金度日的中年子女,隐瞒父母的死讯继续冒领养老金的事件自2000年开始陆续被曝光。

与高龄父母同住的无收入单身者很难被视作社会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父母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上年纪的父母因为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也解决了生病看护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彼此能珍惜对方。

家庭如何重组的问题如果被搁置,作为未来主角的迷惘单身者将会不断增加。日本社会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义家庭并进行家庭形态重组的时候了。

THE END
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的原因养宠物的好处是什么你会有什么反应?当今社会,养宠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平时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喜欢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甚至一部分家庭把养宠物作为生活的重心。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养宠物呢?有哪些让人们产生这种喜欢的因素呢?那么对于喜欢养宠物,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养宠物好吗? http://www.xiangange.com/article/104138.html
2.为什么养宠人越来越多了?-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独居和小家庭模式成为常态,宠物成为了填补社交空白的重要伙伴。 4. 老龄化社会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养宠物作为伴侣,以减少孤独感,同时宠物也能提供一定的生活动力和规律性。 5. 社交与社区建设 ...https://www.jianshu.com/p/d7bb7c4f9d18
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养宠物?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养宠物?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养宠物的现象可以归因于多种原因: 情感需求: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变得功利和疏远。宠物能提供无条件的爱和陪伴,满足年轻人对情感交流和归属感的需求。 缓解压力:研究表明,与宠物互动可以降低压力、焦虑和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社会竞争...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3170492?bizType=29
1.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宠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宠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家里养狗的要每天早起出门遛它,家里养猫的每天都要供着它,人们宁愿每天自己吃粗粮淡饭,也不愿意看着“小家伙们”跟着他们受苦,不论雨下的多大,早起有多难,也会按时带他们出去遛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在宠物身上花费这么多精力财力...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494078/article/details/109221207
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猫?这几个理由有没有戳中你摘要:猫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爱养的宠物之一,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养猫呢?小汪列举了几个原因,看看哪一条能戳中你的心底!以上两位名人对“为何更热衷于养猫”这个问题的解读,非常有代表性,但小汪还总结了几点年轻人爱养猫的原因,看看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1.排解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在当代社会,人们的工作...https://22005.cn/chongwumaozixun/3796.html
3.“萌宠”路上的情绪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养宠中寻求“治愈”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嘉 马昭)螃蟹、守宫、独角仙、宠物兔……在养宠物这件事情上,当代年轻人的爱好越来越多元了。除了猫、狗,还有龙猫、鹦鹉等小宠涌入。养育宠物投射出的情感需求与被“治愈”转化成大量的消费投入,助推萌宠生意经愈唱愈火,日益成为增量市场。 https://www.sanqin.com/2024-08/30/content_10834704.html
4.5900万中国家庭养宠物,据说养猫的人都年轻学历高摘要:“一日吸猫,终身想猫。珍爱生命,科学戒猫”,这句调侃对于爱猫人士来说绝对再熟悉不过,猫凭借着外冷内热的性格及高颜值的外表俘获一众宠物爱好者的心,近年来更是打败其他动物成宠物界新萌主。由于猫主子在萌宠界地位的上升,导致其在网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吸猫”人群当中。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9849
5.揭秘养宠物人的几种常见心理如今,年轻人也加入了养宠物的大军。而且,维持温饱的、一掷千金的,都似乎离不开那些小生灵。而宠物的范围也从猫狗为主扩大到了蛇、蜥蜴、蜘蛛、鸭子……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痴迷于养宠物呢?显然不是简单的“作伴”关系可以解释得通透的。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提出了“物似主人形”的说法:原来养宠物都能体现一个人...https://3g.xywy.com/fk/e2b2504803.html
6.当代年轻人,为何喜欢养宠物?一个朋友曾回忆到:“有一年过年从老家回到北京出租房后,只有一个人的房间,显得格外的冷清,当时眼泪就留下来了。后来养了“小宝”,现在不论加班多晚回到家,它就在那里等着我”。宠物作为一个重要的陪伴者存在着。 数据显示,在养宠物的人群中,主要集中在26-30岁,由于单身人群数量的增加,也是饲养宠物数量增加的原...https://www.douban.com/note/862871109/
7.撸猫狗追大象这届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动物在年轻人聚集的问答社区知乎上,有近2000万用户关注宠物相关话题,每天有上百万年轻人参与宠物相关的讨论。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养宠物?网友分享的一些小故事也许就是答案。 自称“宠物盐究员”的网友“八只包子”,讲了自己凌晨4点从医院急诊室回到家时的经历,“这团毛茸茸的小身影就挡在玄关,拦住了你迈进屋子里的...http://lyynfy.sdcourt.gov.cn/lyynfy/390976/717538/8191259/index.html
8.英语四级作文:养宠物利弊(精选48篇)养宠物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和陪伴,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利弊。 首先,养宠物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宠物是我们忠实的伙伴,它们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和陪伴,为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当我们感到孤独或焦虑时,宠物的存在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心。此外,养宠物还能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https://www.ruiwen.com/zuowen/yingyu/6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