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运营方案详解,运营策划及方案分析?
95%的社区似乎都无法逃脱三个月沉寂的结局,很少有社区能长期运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长期激活社群。
首先,分析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分析其实是社群运营者在建群之初必须要做的一个动作。毕竟这是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基础。如果你不了解你群里的用户,那么你的跟进方法和技巧就像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地,没有效果。
那么,分析用户画像的第一步是什么呢?通过一些方法和渠道去了解你的用户。下面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方法——问卷调查、一对一沟通和大数据分析。
社区的核心内容
价值输出
对于大部分群聊来说,前期想让群里几百个人像朋友一样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依靠群聊的价值来链接和吸引群成员。
不同的群聊输出值自然不同,这也是根据用户画像决定的。但总的来说,只有社区有价值,成员才会活跃,群聊才会被珍惜,社区才会长久发展。
第二,情感联系
作为一个长期的运营目标,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情感联系是非常有价值的。群体内部的情感联系,往往是群体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本质上,最好的运营模式就是和群友交朋友,互相交朋友。虽然难度不低,但是只要你做到了,社群的长期运营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确定社区结构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总是更愿意进入一个大的群体,而实际上是活跃在一个小群体中。
“150法则”表示,社交互动的人数最多为150人,精准沟通、注重深度接触的人数在20人左右。最好的方案是根据团队的定位,组建团队成员,合理安排。并不是群聊越多越好。
一般的社区,没有管理员的话题引导或者价值活动的输出,群聊很难活跃起来。大多数人话不多,但也不退群。他们可能很少参加活动。好在群成员基数增大后,群内会有少部分人对某个话题比较了解,愿意在群内交流。他们在不同的群体中会被冠以不同的名字(kol、koc、kos),但在小白和新成员眼中,这就是大神的代表。另外,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白新/新成员,不要‘我不知道’。很多时候,小白和大神的对话占据了群里一半以上的聊天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继续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呢?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在群体中输出价值,然后与群体中活跃的成员保持联系,建立情感联系。
其实重点是你能不能持续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简单来说,小白可以回答群内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答后都能认出大神,甚至还有福利加成。这样,社区才能长期持续运转。当然,这只是对一个常见的知识社区的分析,更多的社区要根据不同的用户画像做出不同的分析。
一般来说,持续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持续满足成员的需求。寻找并提供解决方案是管理者应该做的。
四。成为一个团体的过程
前面说过,持续社群活动的本质是不断满足会员的需求,那么我们是如何走完整个流程的呢?其实就是简单的“试点-稳定-扩大-复制”。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在社区开始的时候成立一个小组。然后管理者就活跃在这个群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试图运行自己的一套社群流程和生态。业务顺利运营后,他们会不断扩大试点社群的成员数量,最终复制试点群体的创建过程,形成多个社群规模。
第五,建立社区意识
最后说说如何培养成员的共同体意识。运营经理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有价值的不是你的社群,而是你的社群成员。还有人认为你的社区有价值,是因为它的成员强大,产生的内容价值高,能稳定解决成员的需求。所以,想要建立一个好的社群,一定要在自己的生态中找到关键的社群成员。
简单来说,通过控制社区的关键成员,你可以继续让成员/潜在用户更好地了解你的社区。公众对社区的良好了解,恰恰是社区长期振兴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