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新型消费的优势与短板

摘要:作为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与消费产业融合的产物,新型消费的出现推动了线上平台与各类线下实体店的合作发展,并催生出各类在线服务,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以及互联网健身等新业态,极大丰富了消费内容,提升了消费体验,满足了消费需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以新型消费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消费规模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消费升级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及多元化特征。其中,服务性消费比重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已占最终消费支出的近50%。尽管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线下实体消费受到较大影响,但是线上消费逆势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二者形成巨大反差。与此同时,各类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方式不断创新,消费内容更加丰富。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以新型消费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消费规模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新型消费涵盖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居民消费方式已从单纯的线下、线上发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低交易成本的线上消费和高用户体验的线下消费相互赋能,各类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与互联网消费方式伴生的共享经济、二手经济、拼单网购、跨境消费等多种新型消费方式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消费内容,提升了消费体验,更好满足了消费需求。一般来讲,新型消费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与消费产业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推动了线上平台与各类线下实体店的合作发展,并催生出各类在线服务,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以及互联网健身等新业态。从技术、业态及渠道角度来看,新型消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技术催生出社交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直播带货、在线服务等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经全面进入电商直播领域。直播带货品类由服饰扩展到吃穿住用行等多个方面,覆盖日常生活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在AI大数据、人脸识别技术推动下,在线教育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个性化服务场景更加多元,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更多消费者学习深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选择。在线医疗也进入创新发展期,由最初的“连接”线上线下过渡到利用互联网“赋能”医疗产业链,一些在线医疗平台甚至借助AI辅助诊疗系统建立自有医疗团队,为用户提供咨询、转诊、挂号、在线购药等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在线医疗全天候服务优势,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有效提升用户在线问诊体验,较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借助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工具,智慧零售、无人零售等新业态与线下实体店建立无缝衔接模式,将传统的“货、场、人”模式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人、货、场”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不同渠道界限,全渠道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一些智慧门店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出虚拟云货架、互动云货架、AR试妆镜、RFID试衣屏、VR样板间等,与消费者实现智能互动,有效改善线上消费体验,同时有助于精准营销,为线下实体店多渠道引流,取得较好成效。

在新技术和物流配送体系支撑下,快递企业积极布局智能快递柜以满足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需求,逐步解决“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难题,进一步提升消费便利化程度。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已从传统人工操作时代快速步入智能时代。自动化技术设备应用从前端分拣、运输环节延伸至末端配送环节,并且在末端配送模式上呈现多元化、智能化趋势,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以及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已逐步应用于快递物流配送过程中。与传统配送方式相比,这些智能配送设备既能在非常时期免去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还能显著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新型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新型消费有效改善商品供给体系。新型消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导要素投入与产业提质升级相融合,将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要素赋能生产端,实现端到端全链路数字化,改变制造业产业链生态,重构生产流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升级,使生产企业联合发展、集群式发展成为可能,为个性化、多样化生产提供支撑,提高生产企业运营能力。同时,新型消费倒逼生产要素流向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如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高端装备等,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新型消费积极推进流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消费的推动下,供给侧与消费侧之间可以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从而显著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在更高水平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例如,流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识别潜在消费者,深刻并全面洞察消费者偏好,精准识别消费者潜在需求。如今,全方位优化消费者体验,丰富消费者选择,已经成为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支持互联网企业拓展线下实体性业务,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为传统实体企业提供改造升级服务,使其更好融入信息化时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实体企业突破传统零售的消费空间限制,实施多渠道经营,以互联网平台为流量入口,以自身实体门店为形象展示和体验场所,更有针对性地对接消费者需求,优化企业商业模式。

新型消费发展面临的问题

传统产业发展观念与新型消费需求不匹配。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定制化生产等新技术投入应用,消费升级势在必行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方式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传统产业长期形成的经营方式、观念、思维习惯等不易改变,同质化、低层次竞争较严重,粗放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有效改变,产业集中度也比较低,再加上技术、工艺、产品都处于成熟期,对于发展新经营模式、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往往缺乏足够动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固化,且年龄结构偏大,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难度,难以适应新型消费发展需要,制约了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本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支撑的新型消费企业对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有广泛需求。而现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既懂技术又能洞察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带动,但是由于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难以达到电商从业人才的要求,而从农村考出去的优秀人才更倾向于留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发展相对滞后。

流通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一般来讲,新型消费多萌发于流通领域,但是总体上流通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够,物流企业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导致综合竞争实力不强,难以适应新型消费发展要求。

促进新型消费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对新型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广泛调研基础上,逐步消除现有制度规定与新型消费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或限制性条款,构建适用于新型消费的政策体系。一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综合应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贷款支持和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手段,支持新技术、新模式的加快应用和商业推广,鼓励面向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领域企业创新和传统企业转型。二是实施多种措施引导社会资源向新兴领域集聚,激励参与新型消费市场的各类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创新生产方式和流通模式。三是加大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供给,尤其注重提升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引导优质服务资源渠道下沉,更好满足不同地区消费发展需求。

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其消费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应积极调整消费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增加居民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补贴,提高社会保障基准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力。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快电商、快递进村,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渠道的双向畅通。同时,加快推进“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推动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扶持一批农村电商主播,带动农产品销售,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THE END
1.叫了只鸡加盟叫了只鸡加盟费用多少怎么样加盟介绍 加盟优势 加盟流程 加盟条件 加盟介绍 实力好品牌 线上线下相结合 提供一站式餐饮解决好方案 上海股咚汇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提供一站式轻餐饮解决方案为使命,以打造国内快时尚餐饮品牌孵化基地为愿景。形成了以线下实体店群为基础,以品牌线下体验馆为展示,线上创业、金融、教育和集采四个互联网餐饮平台...http://wap.jiameng.com/cyjm99/
1.依托学科优势发挥设备效能联动多方资源—机电工程学院联合...2022年5月—6月,学院2019级本科生在中试基地完成了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的拆装实习。学院采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机械学科优势、结合长期以来与生产企业构建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克服困难,探索出了疫情时代下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及劳动实践教育的新模式。https://jwc.xatu.edu.cn/info/15494/195878.htm
2.专业解析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环境优势 1、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金融学课程都已经建设线上资源,主要以学校优慕课为载体,学生可以登录账号进行线上学习、线上讨论;课程主要还是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课堂教学同时会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金融学专业的学习学生需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同时课外还要关注社会经济...https://www.eol.cn/shandong/yuanxiaochuanzhen/202004/t20200413_1721204.shtml?ivk_sa=1023197a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与发展策略内容线上线下教学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和口语技能,对于学生学生思维以及认知的构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所以要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借助线上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融合线下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024
4.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诉源治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青光法庭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线上依托“青光人民法庭便民工作站”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律咨询、司法公开、便民互动等专栏,做到每周更新,强化以案释法。线下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下沉村居入列轮值,开展普法宣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推动法治观念...https://xtlyfy.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11/id/7626379.shtml
5.培训需求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5篇)三、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培训模式 目前我市采取的是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培训模式,线上培训学时不得高于总学时的50%。这一培训模式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线上培训的优势,学员可以通过线上培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遵循了技能培训重实操,重技术的培训宗旨,学员可以通过线下培训进行实际操作的练习。既节省了培训...https://m.yjbys.com/diaoyanbaogao/1410524.html
6.关于线上线下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关于线上线下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线上线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线上线下的教学反思 篇1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fansi/5319419.html
7.小学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2篇)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3381.html
8.线下狂热,线上演唱会还香吗?平台有扩张有张望南方+2022年5月,“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被写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而此后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发展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 去年以来,平台不断以技术创新推动线上演唱会形态升级,如今年1月7日,张杰第一场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19/c791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