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年仅32岁的简稚澄,趁着所有同事离开,悄悄给了自己一针。
虽然同事发现得及时,并立即将她送去了医院,即便医生全力抢救了7天,依然无力回天。
年纪轻轻的她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要了她的命的,正是她给自己注射的那一针动物安乐死药物。
趴在她冰冷尸体边的丈夫,抱头痛哭。他不明白,简稚澄和他刚刚结婚两个月,两人甚至刚刚才度完蜜月。
她工作顺利,已经成为院长,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自杀呢?
当一切谜底揭开时,露出来的,竟然是最恶心的真相。
莫名其妙地自杀
丈夫脑袋轰的一下空白一片,明明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病危了?
他来不及多想,就冲向医院。
简稚澄两个月前刚刚结婚,几天前,两人才度完蜜月回家,同所有普通的家庭一样,在等待着家里新生命的到来。
是呀,再有个孩子,这个家就全了。
可是,美好生活还没开始,简稚澄的生命却戛然而止。
丈夫很痛苦,可是,当他听到医生说的那句“她死于自己注射的安乐死”时,却不愿相信。
他拼命摇头:“不可能,她好好的,为什么要自杀。一定是有人要害她!”
因为在丈夫心中,简稚澄并没有自杀的理由。
他不相信医生的话,决定让警方帮自己找出真相。
接到报警后,警方也迅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
很快,一条线索就露了出来。
警方一查,发现这竟然就是让简稚澄丢命的导火索。
一段抗争经历
2016年初,几个爱狗的人士来到简稚澄负责的桃园市动物保护教育园区,想领几条小狗回家养。
看到有人来领养小狗,简稚澄高兴极了,带着几人在园区里看看,希望她们能看上心仪的小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几人之前也去其它园区看过,但是,这个动物保护园区跟其它的很不一样。
园区里布置地很温馨,有些地方挂着漂亮的小彩灯,小狗们身上干干净净,一看就知道被照顾的很好。
几人边走边聊天,而简稚澄的一句话,更是让大家震惊不已:“这个园区里,收留的小狗达到了1765条!”
一股敬佩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几人知道,收留这些流浪狗,并且照顾他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简稚澄的工作就是这样,但是能够把如此之多的流浪狗照顾好,简稚澄一定是一个资深的爱狗人士。
听到大家的赞叹,简稚澄心里暖暖的。
正如她们说的那样,自己真的从小就特别喜欢小狗。
而她之所以会成为这个园区的园长,更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抗争。
6岁的时候,简稚澄在路边捡到了一只小狗,当时正值严寒的冬天,小狗被冻得瑟瑟发抖,简稚澄心疼地把小狗抱在怀里。
可是,妈妈却一把提起小狗,要求她立刻把狗扔了:“太脏了,恶心!”
在妈妈眼里,小狗身上携带着很多的病菌,而大狗更是一个危险的物种,所以他们家禁止养宠物。
可是,简稚澄是真爱小狗。
虽然拗不过妈妈,但她每次出门,都会悄悄地给路边的小狗喂点吃的,毕竟这些或丢失或被遗弃的小狗,想要活下去,太难了。
可是,在填写志愿后,母女俩却大吵一架。
因为简稚澄填写的兽医。
母亲强烈要求她换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光听听都觉得丢人。
可是,简稚澄却并不这样认为,这就是她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
动物也有生命,不能因为他们是动物,就觉得他们低人一等,很多人无法理解,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可能一只小狗,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依恋。
而简稚澄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为动物做一些贡献,如果能每天跟它们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最终,她赢了!
一段爆火的经历
凭借优异的成绩,简稚澄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去高级宠物院,那里确实很赚钱,但是她清楚,真正需要她的,是流浪动物收养所。
果然,当她第一次走进动物收养所时,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笼子里,一条条狗或者猫,被胡乱地安排在笼子里。
因为缺乏清扫,它们的粪便被踩得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心的屎尿味儿。
作为一名兽医,她当然知道,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生存很不利,因为细菌大量地滋生,很容易让他们生病。
从那时起,她就默默发誓,一定要给这些小可怜们一个更好的环境。
入职后,她一有空就去园区打扫卫生,还要及时将它们产生的粪便清理出去。
她的主动影响了很多人,大家纷纷主动加入这个行列,很快,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可这一切在她看来,远远不够。
一部分是因为生病或者主人不想养了而被遗弃的;一部分是走丢了的;还有一部分则是这些被遗弃和丢失的在外面自由结合,生下来的“小流浪”。
所以,这些宠物原本都很可爱,如果能够把它们好好打理一下,让它们的“颜值”上升,那么一定会吸引很多喜欢小宠物的人收养它们。
如果能帮它们找到新主人和新家,那么它们就可以平安快乐地生活了。
想到这里,简稚澄决定做一个更辛苦的工作,那就是把她们洗的干干净净,并尽力帮它们恢复“颜值”。
毕竟流浪了这么久了,很多动物因为长期缺少打理,患了严重的皮肤病等等,导致它们看起来有些吓人,甚至恶心。
同时,她每天还会轮流给这些“小家伙儿”们洗白白,让它们随时看上去都能美美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她还将园区进行了装饰,在它们的笼子边,放上漂亮的装饰品,更加衬托出它们的可爱。
另一边,她还不忘搞好“宣传”,给它们拍下美美的照片,贴在园区外面,只为了能够被有缘人看到,然后带他们回家。
在她的打理下,园区果然越来越吸引人,几乎每天都有上门领养的人。
听到这里,几人赞叹不已,越发为简稚澄纯粹的热爱和追求敬佩不已。
除了这些人,凡是到过桃园市流浪狗宠物中心的,都会被简稚澄对这些小宠物的付出感动。
其中一些人甚至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让很多人慕名而来。
就这样,简稚澄的名声就被传出去了。
得知这件事的人,纷纷被她的善良感动,更称她是“最美兽医”、“人间天使”。
对于这突如起来的赞美,简稚澄觉得大家过誉,毕竟当初选择这个行业,就是奔着喜欢,如果为名为利,大学毕业时,她就会选择那些向她投出橄榄枝的大型宠物机构了。
但是,虽然简稚澄自己不在乎,但这些消息确实给宠物中心吸引了更多的愿意收养这些小动物的人,对此,简稚澄也算是乐见其成的。
然而,让简稚澄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的最终走向竟会要了她的命!
美名变恶名
警方顺着这条线索一查,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屠夫”、“变态”、“恶心”这样的称呼都不值得一提,关键是很多人点名道姓地诅咒,铺天盖地一样,别说简稚澄了,就连见多识广的警方看了,都要倒吸一口凉气。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很多威胁性质的信息,充斥在简稚澄的手机上。
甚至连她的短信也受到了数量众多的威胁。
可以想象,简稚澄之所以给自己注射安乐死,一定是因为精神遭到了这些网友的极度折磨。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让简稚澄的名声,在短短几月,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经过一番调查,警方也摸清了原委。
有一次,简稚澄接待了几个面目和善的人,他们说喜欢狗,收容所里多领养几条狗。
简稚澄当然欢喜得不行,领着几人好好挑拣了一番。
可是,没过多久,这几人再次来到收容所里,说他们上次领回去的狗,有几个朋友很喜欢,所以再来要几只。
简稚澄心里感叹,遇到了好人。
这些狗狗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这怎么能不让她心花怒放呢。
可以一来二去,当这些人再次出现的时候,简稚澄就发现问题不对劲了。
就算喜欢狗,也不可能要这么多。
是的,他们并不是什么爱狗人士,而是狗贩子。
想到这里,简稚澄内心崩溃,等下次几人还要依样画葫芦时,简稚澄不仅揭穿了几人的真面目,而且也拒绝了几人再次领养的要求。
正是这次拒绝,简稚澄惹怒了这几人。
而这些,更加催生了简稚澄原本就横在心里的愧疚。
网上传的她2年杀了700条狗,这是事实。
原来,大学毕业后的简稚澄被安排进这家宠物收留中心后,接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狗注射安乐死。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简稚澄,同样震惊不已,脑子里更是拒绝。
动物也有生命,收留中心难道不就是要救它们的吗?
宠物收容所里,每天都会有数十条狗被送进来,愿意领养的人少,这些狗就会越积越多。
可收容所只有那么大,如果不将其中的一批老弱的处理掉,新进的那些宠物就没地方呆。
而且,这数千只狗,还需要吃,也会生病,照顾的人也要发放工资,这些都是投入,所以要想无限将他们养老送终,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收容所一般都有要求,12天之内没人收养,就得进行安乐死。
简稚澄心在滴血,却知道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做。
可这对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呢?
每送走一条狗,她的心就会痛一次,为了祭奠这些狗,她特意在院子里为这些狗狗立了一块碑,只希望它们下辈子能找到合适的人家,安稳一生。
可是,网上的喷子却并不问缘由,只知道简稚澄杀狗,却并没想到这样的结局到底是谁造成的。
如今生活好了,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可是买一条狗一只猫,是很容易的事,可是要把它们养好,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卫生、生病,日常的照顾陪伴,很多人都坚持不了,所以最后选择丢弃。
就这样,它们就成了流浪狗、流浪猫中的一员。
这些被遗弃的动物,没有人的干预,便开始大量繁殖,而这就导致出现更多的流浪狗和流浪猫。
其实,即便是这样,生物界也有它平衡的规则,可关键在于,这些却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动物们不加管理,必然会满大街都是,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虽然有动物收容所,可架不住遗弃的口子大,所以,收容所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为流浪狗和流浪猫一个住处,更是为了所有人的生活环境着想。
人人都说生命是平等的,可是一旦干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就只能选择处理他们了。
简稚澄是真爱动物的,她解决不了这样的局面,只能用其他的方式,让它们在走之前过得好一些,如果能找到愿意收留它们的更好。
而更多的,则是她无能为力的。
这些原本带给她爱与希望的生命,一个又一个在她手里终结了生命,没有人比她受到的折磨更深。
当这些和网友们的无差别攻击加在一起,终究汇聚成千钧之力,让她整个内心轰然倒塌。
所以,她才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
虽然,这一年,她才32岁,刚有了新家庭,说不定很快会有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切,都比不上她内心的愧疚。
可惜的是,即便她人走了,却依然没有挽回自己的恶名,网络上关于她的辱骂,依然在继续,也许,这才是这件事最可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