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变大,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好像都在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但是一有个问题也是不合忽略的:城市中的流浪动物如何安置?这个也是社会文明不可缺少的部分。
流浪动物带来诸多问题
据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的一组数字显示,目前北京市犬类动物的注册量已超过60万只,猫的注册量也达四五十万只,再加上没有注册的、农村养的动物,大约有一百四五十万。
但随之而来是流浪动物数量的急剧上升。目前北京市的流浪动物多为被主人遗弃,旧城区主人搬入新居、家中有人怀孕、孩子上学、外地来京人员离职搬迁等都是造成遗弃宠物的原因。据市农业局兽医管理处处长王滨介绍,目前北京的流浪犬数量不多,流浪猫较多,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数量增加较快,由于流浪动物居住环境的恶劣,心理的恐惧、惊吓和缺乏健康的食物、清洁的饮水,大都患有不同的疾病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卫生问题。
今年以来,在北京市的远郊和近郊区,各发生1起无主犬咬伤人并致其感染狂犬病死亡的病例,在邻近省市今年也已发生多起无主犬、猫造成的人狂犬病病例。无主动物(犬、猫)的存在已对公共卫生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危及市民身体健康安全,应当将其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常规工作。
流浪动物“民间救助”困难重重
“我捡了一条狗,求助有关动物关爱社团收留”、“我在车站发现一只猫,快不行了,求求大家救救它”,记者在网上发现关于动物救助、收容的帖子很多,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
在国内某家著名动物保护组织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一个求助的帖子,说的是由于狗粮、猫粮涨价,他们压力很大,基地面临断粮,希望大家广为宣传一下,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
全国比较著名的动物救助组织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由创办人张吕萍个人的投入和社会捐助维持,但也是困难重重。
三部门将联合救助流浪动物
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李全录表示,除了非犬流浪动物收容中心,目前海淀区已成立非犬类流浪动物收容暂存所,内设饲养区、隔离区、饲料库、兽医室、办公室、接待室、留观室、展示室,设计年收容动物800只。“今后,有条件的区县也要建设非犬类流浪动物收容暂存所。”
而据介绍,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去年向市财政申请了这项资金,有四五十万左右,用于先期开展工作。今年启动这个工作,主要是从原来的经费里调取。
流浪动物收容后可被认养
对于无主动物如何处置王滨说,根据北京市动物收容管理办法,动物收容场所和暂存场所应当为收容或暂存的动物,提供适当的食物、饮水和活动空间,避免收容动物受到骚扰、虐待或伤害。
保护动物体现文明进步
对于政府部门参与救助流浪动物的行为,很多网友发言表示了支持。
“这是城市管理进步的标志,政府办了一件很好的实事,有助于流浪动物收容认养的良性循环。”网友“爱护小动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