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计划生育,90年代的跨国收养,一部分是计划后的产物。
1970年代末,计划生育出台以控制人口高速增长。在“只生一个好”的情况下,一些女婴和残疾儿童被弃养,这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
加之当时的国民生活经济条件普遍缺乏,到了1992年,我国开放跨国收养,第一年就有206名儿童被送到美国。
在所有跨国收养中,有超过一半是女婴,同时还有超过一半的孩子被美国家庭收养。
这是媒体的渲染、以及历史的配合共同因素之下决定的。
1993年,《纽约时报》曾以大篇幅报导了一名武汉弃婴被收养到纽约的故事。美国福音派也发起募捐,鼓励信徒收养。
在当时,原为主要送养国的韩国,正在决心洗去“婴儿送养国”的标签,送养人数大大减少,这也吸引了一部分美国家庭把目光转移到我国。
2005年,美国接收了我国7903个孤儿,这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
但在今年,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潘妮洛普患有唐氏综合征,收养机构说,整个收养过程大概要9至12个月,所以需要再等半年,就可以接回家了。
但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病毒打乱了这一切,我国暂缓海外收养,此后三年病毒时期亦是如此。
那个时期受限于经济条件和生育问题,许多国内家庭都不太能够接受收养一个孩子,而那些天生患有疾病的孩子被抛弃的例子也存在,这些都给了跨国收养一个平台。
但在今天,随着低生育率和不孕的走高,加之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国人能够接受的收养认知也越来越频繁,终止跨国收养成了必然。
现在人口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同时我国不育率比例也增加到了12%,国内对收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到今天,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三胎,但2023年的生育率依然只有1.02,在极低的生育率和较高的不育率之下,国内收养的需求可能都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也很难继续延续跨国收养。
除了人口因素之外,负面舆论也是一个因素。
根据美国一家收养机构网站显示,收养一个国内孩子的中间费用高达2.5万到4万美元,而那些被送往国外的孤儿,也未必就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
2011年,邵氏孤儿事件也被曝光,该事件揭露了2000年至2005年间,某地计生员涉嫌强抢超生婴儿,然后送到孤儿院牟利。
而那些送往国外的婴儿中,也有不乏被虐待的案例。
去年,一名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被收养者向其养父母提告,表示自己长年被关在地窖,还遭受殴打挨饿。
跨国收养的终止,有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
90年代,人口是负担的观念,如今看来显然是错误的。如今我们已经全面实施三胎,但2023年的生育率仍然只有1.02,还不足生育更替水平的一半,今天人口毫无疑问成了财富。
民政部的数据也显示,跨国收养的数字每年都在减少。
2005年是送养的高峰,约有1.3万名孤儿被送往国外。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000人,2019年时只有970人,受到新冠病毒影响,2020年这个数字则只有63人。
当人口变成了稀缺性的东西,停止跨国收养是自然而然的做法。
但剩下的问题依然还在于:那些被遗弃的孤儿怎么办?
而美国,则是其中一个潜在的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美国接受的孤儿里,有高达80%都患有先天残障或疾病。
这些孤儿到了美国之后,大多都会接受医疗系统的救治,即便是得不到彻底根治,也有机会在适当的资源下成为最好的自己。
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收养国,但收养和被收养乃至其中牵扯到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等因素的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