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史悠久,在康复护理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如果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中医康复护理技术运用到康复工作中,就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身体功能、心理状态与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那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作用呢?
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是中医康复科中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经过数千年间无数中医专家的发展与传承,逐步成为系统的专科医学。
按摩疗法消耗物资药品较少,大多用各种手法拨乱反正,去瘀化滞,以达到康复效果。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在发展衍变过程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悬灸
悬灸是一种安全、简便且有效的中医康复疗法,常用于调理身体、缓解疼痛、改善气血循环等。悬灸的原理为草药或艾叶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将其悬挂在穴位上时,热量会经皮肤传导到深层组织。通过此类热力刺激,能够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物质与氧气的供应,提高新陈代谢速度,从而调节身体的各项功能。
在悬灸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艾叶。艾叶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热的性质,可以散寒驱寒,疏通经络。同时艾叶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具备镇痛、抗炎作用。在艾叶燃烧的过程中,此类成分会通过烟气,大量进入人体,被人的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从而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但孕妇、糖尿病、哮喘患者不适合做悬灸。由于悬灸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伤害。
蜡疗
蜡疗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具有疏经活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通过温热效应透过皮肤吸收,扩张局部皮肤毛细血管,可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消除炎症,经脉得以温通畅行,筋骨、关节得以气血温煦滋养,瘀除痛减。
随着中医康复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大多使用电热蜡疗包,原理是利用可控温电热系统对封闭在袋子体内的石蜡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充分融化后断电恒温使用。其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携带、效果显著、安全卫生等特点,深受患者的喜爱。患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如觉得温度过高,可以用毛巾包裹或衣物隔着热敷,防止烫伤。避免摔打、重压、折叠和过度弯曲蜡疗包。使用结束后,患者适当补充温开水。有出血倾向、化脓性炎症、高热、结核、妊娠、肿瘤、感觉障碍、肿瘤、体质虚弱者等患者禁用。
拔罐
拔罐是历史悠久、效果良好的一种中医疗法。拔火罐的原理源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和气血循环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贯穿全身,通过经络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而拔火罐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畅通,从而使患者康复。
在进行拔罐疗法时,所使用的器具虽然相对简单,但由于操作方法不同,衍变出了各种各样的拔罐方法。不同的拔罐方法针对不同的病症,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从而获得最佳效果。如火罐法的密排法以泻实作用为主;疏排法则以补虚作用为主;留罐法以祛寒作用为主;闪罐法以驱风作用为主;走罐法以活血通络作用为主;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作用为主;刺络(刺血)拔罐法则以逐瘀化滞、开闭通结为主。药罐法则以选取药物不同,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驱风、散寒、通经、活血、舒筋、止痛或镇静安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