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人从猫黑子到猫医生的故事
猫博士,是网红猫咪医生,华人里最有名的猫科疾病专家(之一)。
2007年创立了全台湾地区第一家猫科医院101台北猫医院,台北市中山动物医院院长(猫博士创立于1994年)……一个一辈子都在为猫服务的人,谁会想到他小时候与猫为敌呢?
先来看下他救猫二三十年下来的变化,可见“猫咪的可爱”热量有多高,吸猫有肥胖风险啊各位!
刚入行↓
入行三十年↓
猫博士是千万猫家长给他封的花名,这位“前型男”本名叫林政毅,是台湾著名猫咪摄影师猫夫人的丈夫。
猫博士、猫夫人
林政毅,1966年12月出生于台北三重,家里有三兄弟。
在林政毅小时候,台湾地区大多养狗(大陆也差不多),但偏偏小他的奶奶养了只猫,是暹罗猫,就叫暹罗。
幼年林政毅
奶奶富养暹罗,用高级香波给她洗澡,小孩子吃白吐司,奶奶却喂猫油葱咸面包、菠萝奶油面包……这让几个小孩对猫嫉恨不已,越看越举得暹罗这张挖煤脸阴险狡诈,不是好东西。
加上后来暹罗发情爱叫,深夜总窜来窜去的,小猫博士吓得做噩梦,这仇更深了,于是三兄弟开始算计怎么报复暹罗。
有天,三兄弟趁着奶奶出国玩的机会,把暹罗引到一个气味辣眼睛的新衣柜里,然后紧关上门,任猫在里头哀嚎乱撞。
孩子们得意了。
但过了会儿,没声了。
猫死了?
大哥小心翼翼把衣柜开了一条缝,就在这时一道黑影从门里光速蹿出,还赏了他道道血口子。
那次,猫跟人,一方受惊一方受伤,谁都没占着便宜。
后来,暹罗四岁零八个月的时候,因为感冒去土兽医那儿打了针,这小小一针却送她去了天堂。
三兄弟虽然一直跟暹罗为敌,但猫死了他们伤心了好久。最可怜是奶奶,白发人送黑脸猫。
还好,奶奶特别乐观活泼,后来陆陆续续又养了三只暹罗猫,每一只都叫“暹罗”。(奶奶,您是怕别人看不懂猫咪的品种吗?)
可能是读懂了奶奶对暹罗的爱,林政毅突然发现,人对猫的情感是一种依赖,甚至是一种生死为期的约定。
于是,读大学时他选择了兽医类专业,并一读就读到了博士。
大学时的林政毅
大学的时候,林政毅交上了第一个猫咪朋友:老黄,一只值得他打一架、写检讨的猫。
老黄是男生宿舍门口的“门卫猫”,只在门廊那里待着不进去,怕是吃过亏。
因为太胖,老黄整个体型像是穿着黄色紧身条纹衫的怪大叔,但他跟林政毅关系好,每天都要送他出门上课,但老黄毕竟胖嘛,走几步路意思一下就回门廊那里继续睡了。
老黄跟林政毅是属于那种哥们感情。
失恋的时候林政毅买包香酥鸡、几瓶啤酒找老黄去,一猫一人静静地坐了一晚(假装不知道某猫是为了香酥鸡)。
林政毅喝了很多酒,老黄也碍着面子来了几口,结果不胜酒力,尿着尿着就倒下了……
那晚,林政毅陪老黄睡在宿舍门口,第二天一早才被教官吼醒。
后来到了夏天,特别闷热,有天林政毅打开宿舍门却听到几个化学系的男生在门廊那儿吵吵闹闹,他本来就烦这些人就走过去想看看怎么回事,越靠近他越担心起老黄。
果然!这帮孙子居然抓住老黄在给他画黑眼圈!
林政毅心疼到火冒三丈,一脚就踹翻了拿马克笔的家伙,跟这群“虐猫”份子打成一团,而老黄则顶着眼圈拔腿就跑。
为了这架,林政毅被罚写了检讨,这没什么,但他从此再也没见过老黄了,他到后来当了兽医很久还时长挂念这个陪自己熬过失恋的猫兄弟。
那一场架,打散了一段人猫情。
读大学期间,原本不爱猫的林政毅就变了,励志要做猫咪临床。
因为那个年代缺少专业的猫科医疗,学校里也没有专业的课程,他只好通过各种办法买外国的猫咪书籍,靠着这些专业书,在上世纪80、90年代,他成了个猫科医生。
1994年,林政毅结婚了,娶了后来被称为猫夫人的简佩玲女士。
同年,这个年轻有为的大夫开设了台北中山动物医院,至今担任院长。
干兽医其实是一份非常劳苦的活,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诊、开不完的刀、读不完的资料……身体累不怕,最怕是心累。
尤其是在面对生命流逝,像抓不住的青烟飘走时,任何一个医师都会陷入极大的自我怀疑。
林政毅说他做几十年兽医真的后悔过。
但他后悔的不是对猫科的钻研,而是对人性的失望。
兽医院也会有医患矛盾,但不是医生跟病患,而是医生跟病患的家属:人。
部分饲主因为心疼毛孩子,会对医生无情打击,甚至谩骂,林政毅说,这时候他会后悔当一名兽医师。
值得么?
医院的病患们↓
某年除夕前一天,整间医院挤满了为了过年带猫狗来洗澡的人,闹哄哄的,这时候进来一位面色凝重的小姐,提着一只快瘦成标本的虎斑猫喵喵。
无论抽血还是肛门测温,喵喵都逆来顺受,一副老病号的样子。
林政毅打开厚厚一打病例,再检查下猫,发现喵喵浑身上下已经没几处血管能埋针了,怪不得被其他医院“放弃”。
“你留在我这里试试吧,”林政毅出人意料地这么回答,完全忘了马上要过年了。
潘小姐激动极了,感谢过之后赶去公司开会了。
这之后是艰难的寻找血管的尝试,喵喵很配合,终于插进一针,但检验结果显示:萎缩的肾脏、高不可测的血中尿素氮(BUN)及肌酐酸(Creatinine)、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贫血、脱水、营养不良……
种种数据指向,喵喵命不久矣。
但林政毅他们没有放弃,别人过年他们开始抢救猫,这一救就是半年,喵喵病情反复,屡屡进出医院。
面对医学的极限跟猫经历的折磨,很多人会选择“安乐死”,但潘小姐坚持不放弃,她对林政毅说:
“我不会让喵喵安乐死的,因为我相信你!我问算命师到底要去xx医院还是你这里,他斩钉截铁地说你这里,我不信鬼神,但我对你有信心!”
她再问林政毅,喵喵还能活多久?
林政毅没有回答,他心里也没有答案。
喵喵最后一次住院的时候,潘小姐在台中出差。
林政毅看着喵喵呼吸慢慢地消退,没有给任何的药物,因为面对着喵喵瘦得脱形的身子,他不想再折磨猫了。
最后喵喵在他的怀里慢慢冰冷,直到寂静……
至今林政毅仍相信,自己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猫是很会忍的动物,等到猫家长发现到异常时,往往已经病入膏肓了,”林政毅说。
养猫的人自己不知道猫咪的问题,他们只是爱到太急了,生怕失去自己的猫咪,他们情绪失控是因为自己无能为力。
但治猫跟治人不一样,猫不会说话,不会告诉你自己哪里痛,只能凭医生判断,林政毅坚持看诊就是在替猫说话,为了让更多猫可以远离死亡。
能救一条命,挨点骂算什么?
林政毅的医术受到了很大肯定,也幸运地遇上了养猫热,2007年他开设了台湾地区第一家猫科医院101台北猫医院(也可能是全中国第一家猫咪专科医院),为猫患者隔离了狗狗的吵闹与气味。
渐渐的,林政毅医生成为红人,成为了大家熟知的“猫博士”。
大约十二年前猫博士开始被邀请到大陆为兽医师们讲课,因为早期大陆也缺少猫科专业的医疗知识,但宠物医疗市场正开始蓬勃发展,所以很多兽医都非常认可猫博士的建树,目前已经讲了好几百场的猫疾病演讲。
现在宠物医院收费贵,也不少见医疗事故(前两天就有一个小姐姐跟我哭诉她的小猫被某全国连锁医院治死了),猫家长最关心的是,我们现在猫咪医疗、生活有哪些欠缺?
猫博士讲,他在大陆巡讲十几年,最感动的是养猫人的心非常真挚,但是宠物医疗体系却不匹配家长们的爱:
2、宠物市场那么大,高校里开设的专业教育却非常有限,对应的人才供给不足。
3、大陆爱猫人群在流浪猫的救助及保护的观念,及立法当然还值得进一步期望。
医院救助↓
与民间公益救助,是两个体系↓
很多人会觉得,猫博士跟猫夫人是猫咪双档,一个开猫医院,一个救流浪猫,流浪猫能为医院宣传品牌,医院能为流浪猫提供救治,简直双赢。
但猫博士却说老婆对自己的事业没啥帮助:
“她在猴硐猫村从事流浪猫的救助,而这一块这是兽医师们最害怕的,因为爱心这顶大帽子压下来,动物医院会倒闭的。我们会尽我能力去提供救助,但我们毕竟是靠这个维生,不可能无穷止尽地提供免费医疗。”
让猫博士害怕的是前几年猫夫人在猴硐做猫咪救助,却被攻击借猫敛财的事(可戳→猫夫人在猴硐了解下情况)。
猫夫人跟她的伙伴们在猴硐喂猫的日常
猫博士十几年前就开通了新浪博客,一直默默地发文(没啥人看),他选择在大陆为猫夫人在台湾经历的网络暴力的声援。
但无论他怎么辩护,他始终明白,救助流浪猫的公益性与宠物医院的营利性永远互为矛盾,但真正矛盾的还是人跟人。(国内很多所谓的爆料其实就是利益冲突,我小猫咪不懂就说到这了,别被轻易带沟里)
一边是老婆的用爱心救猫,一边是自己的用医术救猫;爱心要纯粹就得无偿奉献,但医术要精进就得赚钱进修、买设备,在两头挣扎的最后结论是:
猫博士想回学校教书,他现在在台湾的亚洲大学兽医系担任兼任教授,退休后打算全心培养更多更好的猫科医生。
这也许是一个真正成功后,还葆有良善的医生,能留给这个难免一病的世界最好的礼物了:希望。
希望有一天,猫跟人看病没那么贵;
希望有一天,猫跟人的病都能治好;
希望有一天,猫跟人能在一起很久很久……
故事中部分猫咪因年代久远没有留像,已用网图代替,如有侵权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