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详细介绍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治疗妊娠合并肺结核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妊娠合并肺结核应该吃什么药。
妊娠合并肺结核诊疗知识
妊娠合并肺结核一般治疗
1、加强产前保健:多数患者在孕前已明确诊断而及时治疗,妊娠均可获良好结局,如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未被普遍重视,个别肺结核重度患者,一旦怀孕可发生不良后果。
4..抗结核药物治疗妊娠期已不主张应用链霉素。目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多采用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及胸科协会推荐的方案。可用2~4种药联用,总疗程为6~9个月。药物的数目可以依据有无结核菌的抗药性而调整。
以下几个因素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恰当的药物剂量;多药联用;足够疗程。药物可以每天给药也可以间断给药,或两种方法交替。可依据病人的依从性而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依从性不好的病人要密切监督,改用每周2~3次给药,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病人的预后。近年来有固定剂量的复合剂问世,便于临床监督,对提高患者用药物依从性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
(1)异烟肼:是最早使用的有效抗结核病药。对结核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疗效较好,用量较小,毒性相对较低,易为病人所接受。可以口服,胃肠吸收良好且价格低廉。药物可以在全身各种体腔及体液中保持较高的浓度,甚至可以杀死干酪样病灶里的细菌。
其用法与用量:10~15mg/(kg.d)
尽管异烟肼可以穿过胎盘,也可以在乳汁中,但目前尚未发现有致畸作用,因而在孕期甚至在孕早期也是可以使用的。
在这接近50年的使用历史中,虽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但绝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它是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药。
(2)利福平:是一种口服杀菌剂,经胃肠道吸收后可分布到全身组织与细胞,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结核菌DNA依赖性RNA多聚酶,
其用法与用量:10~20mg/(kg.d),
(3)吡嗪酰胺:是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治疗结核的有效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小剂量有抑菌作用,大剂量有杀菌作用,在酸性环境中发挥最佳作用,可自由进入细胞内,因而可以杀死细胞内的病菌,从肾脏中排泄。
其用法与用量:15~30mg/(kg.d)。
(4)乙胺丁醇:也是一种毒性较低吸收较好的抗结核药,较小剂量(15mg/kg)即起到抑菌作用,而较大剂量(25mg/kg)则有杀菌作用。其真正的药理作用尚不清楚。
其用法与用量:15~25mg/(kg.d)。
(2)分娩期的处理:产程开始更注意热能的供应和休息,防止由热能供应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多需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以免疲劳过度使病情加重。如需剖宫产者,均行硬膜外麻醉为妥。产后注意出血感染。
(3)产褥期的处理:对于活动性肺结核产妇,必须延长休息和继续抗结核治疗及增加营养,并积极防治产褥期感染。新生儿应与患母隔离,并及时接种卡介苗。如果产妇为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则其婴儿需用INH每日15~20mg/kg,持续1年;如果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及胸片均阴性,则可用卡介苗;如皮肤试验阳性而胸片阴性,则需继用INH1年;如皮肤试验及胸片均为阳性,则需另加他抗结核药物。
7.关于终止妊娠和绝育问题如果孕妇合并肺结核充分接受了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结核对孕期、产褥期的妇女和胎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大多数结核病患者,不提倡疗病性流产。但如有以下情况时应终止妊娠:
(1)妊娠剧吐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3)严重的活动性肺结核伴有肺功能减退,估计不能耐受继续妊娠及分娩者;
(4)活动性结核需要及时治疗,而药物又对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者;
(5)肺结核合并反复咯血者;
(7)HIV感染或AIDS孕妇合并结核病者;
(8)各型肺结核进展期病变广泛及有空洞形成者;
(9)耐多药结核菌感染者;
(10)已有子女的妇女,应规劝其终止妊娠和考虑施行绝育术。
8.新生儿处理(1)患活动性结核的母亲在接触婴儿前,应至少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而且婴儿也应进行INH预防性治疗。
(2)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孕妇分娩后,如果新生儿不能立即给予INH预防治疗或母亲对INH耐药,应给新生儿接种冻干卡介苗,预防感染。
(3)若无活动性结核的母亲已接受预防性治疗且又无再次发生活动性结核的证据时,可以接触新生儿。
科室:性病
擅长:hpv感染,hpv病变,尖锐湿疣,生殖疱疹,梅毒,淋病,生殖感染等
擅长: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宫颈病变、梅毒、淋病、湿疣疱疹等性传播疾病。
擅长:HPV感染、HPV阳性筛查、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淋菌性尿道炎各种性传播疾病等;尤其对各类型HPV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与治疗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HPV感染、HPV筛查、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等各类性传播疾病。科学清毒,拒绝二次伤害,临床疗效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