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犬MCT病例,共计20例。
1.2术前评估
对病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基本的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并对肿物及可疑淋巴结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使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或Diff-Quik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诊断为MCT。根据WHO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1.3手术方法
采取边界性切除(距肿瘤边界小于1cm)大范围切除(距肿瘤边界23cm)、根除性切除(如截肢术)。
1.4组织病理学检查
样本经4%甲醛固定,制作石蜡切片(3-5μm),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根据Patnaik对犬MCT的组织学分级依据进行分级(表1)。
表1.犬MCT组织学分级标准
2.结果
2.1患犬体征
患犬平均年龄为8.5岁(范围6-14岁),包括杂种犬(5例)、藏婺(2例)、京巴(2例)、金毛(2例)、雪纳、瑞巴哥、吉娃娃、拉布拉多、巴吉度等13个品种。其中雌性犬6例,已绝育雌性犬3例,雄性犬10例,已绝育雄性犬1例。
2.2肿瘤特征与分级
肿瘤发生部位包括胸壁皮肤(6例)、后肢皮肤(6例)、包皮周围(4例)、前肢皮肤(2例)、腹壁皮肤(1例)和耳部皮肤(1例)。经临床分期,单个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的1期病例18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Ⅱ期病例1例,有多个肿瘤并发局部淋巴结转移的Ⅲ期病例1例,未发现有全身转移的Ⅳ期病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1级2例,2级15例,3级3例(见图1)。
图1.犬皮肤MCT的组织学检查
A:1级MCT;B:2级MCT;C:3级MCT(H.E.)
2.3手术类型
边界性切除14例,大范围切除5例,根除性切除1例。同时,对2例经细胞学检查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实施了淋巴结切除术。
2.4预后
3.讨论
肥大细胞(Mastcells)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在外周组织发育成熟。皮肤MCT是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的肥大细胞肿瘤性增殖,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气
3.1发病特征
MCT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犬,但是任何年龄都有发病的报道,在我们的研究中,患犬的年龄从6岁至14岁不等。13个品种没有显示出品种好发性,且性别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从发病部位来看,胸壁、四肢和雄性犬包皮周围皮肤发生率较高。肿瘤发生的部位与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但是由于包皮周围手术范围较局限,若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则对整体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我们统计的4例发生于包皮周围的MCT,为达到足够的手术边界,对其中1例患犬同时实施了阴茎截除术和尿道造口术。对于四肢的MCT,为达到足够的手术边界,必要时可实施截肢术。
3.2临床表现
MCT的生物学行为多样,分化不良的MCT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表现为弥散性或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淋巴结、脾脏、肝脏和骨髓均出现肥大细胞浸润。极少数情况下,肿瘤细胞突然大量,肿瘤细胞突然大量释放组胺可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和虚脱。在我们统计的病例中,仅2例出现经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局部淋巴结转移,未发现向其他部位转移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统计的20例病例中,有7例患犬同时伴有其他类型的肿瘤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同时出现的肿瘤包括乳腺肿瘤、口腔肿瘤和皮肤其他类型的肿瘤;其他疾病包括子宫蓄脓和膀胱结石。由于肿瘤患犬多为老龄犬,在就诊时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查;对皮肤的多个肿物应分别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各自的性质,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3细胞学诊断
通过FNA细胞学检查对MCT的诊断率为92%-96%肥大细胞容易脱落,为圆形细胞,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可鉴别胞浆内颗粒。大量富含胞浆颗粒的肥大细胞以及背景中的颗粒是典型的细胞学征象;另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和代表胶原溶解的粉红色无定形物(见图2)。Diff-Quik染液对胞浆颗粒的着色性不确定,肿瘤细胞可表现出“荷包蛋”样特征(见图3)。我们统计的20例病例均能通过细胞学检查做出诊断。并通过对局部淋巴结进行细胞学检查判断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见图4)。
图2.6岁雌性杂种犬右前肢皮下MCT
M:肥大细胞;F:成纤维细胞;C:和胶原溶解(FNA,Diff-Quik)
图3.14岁雄性京巴犬阴茎旁皮下MCT
M:显示肥大细胞;E:和嗜酸性粒细胞(FNA,Diff-Quik)
图4.7岁雄性杂种犬包皮旁皮下MCT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M:肥大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3.4组织学分级
3.5MCT的内科治疗
治疗MCT的一线药物包括长春花碱(2mg/m2IVq7d)和泼尼松(2mg/m2POq24h,一周后减量),二线药物为洛莫司汀(60-70mg/m2POq21d),但通常将长春花碱和洛莫司汀进行交替使用。
此外,在欧洲和美国,目前已有2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犬高级别的MCT(Palladia,Kinavet/Masivet)。对所有MCT患犬都可使用抗组胺药,但抗组胺释放引发的胃肠道或全身反应。包括使用H2拮抗剂:西咪替丁(4mg/kgPOq8h)、雷尼替丁(2mg/kgPOq12h)、法莫替丁(0.5-1mg/kgPOq12-24h);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0.5-1mg/kgPOq24h)来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使用H1拮抗剂苯海拉明(2-4mg/kgPOq12h)可降低组胺对外周血管和伤口愈合的影响。
4.结论
犬MCT生物学行为复杂多样,致使病理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MCT可通过细胞学检查确诊,同时应对患犬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检查。组织学分级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有限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级MCT即使通过边界性切除,预后良好。2级MCT生物学行为差异大,预后谨慎。3级MCT预后差,在进行大范围切除之外,还需辅助化疗及全身用药。
参考文献:略
今日精彩课程推荐
本节课程前45分钟由蒋玉洁老师带来:猫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后45分钟由刘婷婷老师带来:老年猫慢性胰腺炎的营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