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大”。面对一些似大非大,似小非小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的跳跃性是大人们难以想象的。在不断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所拥有的“痛苦”与“折磨”。同时我也得到了最宝贵的经验财富。
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突破口,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针对毕业班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感,不断改善班组管理,使之更好地达到树立良好班风、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
一、了解学生培养优干
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使其成为有用人才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应了解学生,包括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状况、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才能特长、性格特征、人际关系、成长经历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登记造册。然后注意观察培养有上进心,富有管理经验,能以身作则,敢于做事,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吸收为班委成员。我强调的优秀班干部的起码标准是八个字——大胆负责、以身作则。因为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他们联系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他们肩负着两重责任:既要对老师负责,也要对班内每个同学负责。因此说,如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班级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尊重学生关爱心灵
开家长会,我化整为零,按照学生的表现、性格、能力、特长分别召开,以避免在全体家长面前数落孩子的不足,给学生一个尊重,肯定优点为主的机会,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有个学习成绩特困难的孩子家长说:“老师,您是怎样找到我孩子的优点的?在我的眼里,孩子太差了,听了您的话,我对孩子也有信心了。”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爱,他也就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潜力的人,这样无形中就会促使学生进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言传身教以诚取诚
言传是教育的基本方式,身教更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费尽口舌讲一百个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做一个样子。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对学生来说,接受教育除书本外,还主要通过班主任的言谈举止、行为及由此体现的品格与气质,应特别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我对班里的学生首先以诚恳的态度介绍我的优缺点,并且希望学生随时随地不拘泥方式方法指出我的缺点错误,我要求学生待人做事,诚实面对。如在大、小测试中,不弄虚作假,学不会、考试不理想我不予以批评,抄满分不光彩,也令我非常失望。要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老师,面对家长,考试成绩不好要努力学习,把不会的学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个个心地坦诚,交往守信,班中形成了很好的班风。班里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当我说错话误会学生,当我为某事而激动,都会说:“对不起。”而且诚实地剖析自己的错误根源,学生有了错误缺点,也像我一样及时地向老师和同学做出自我批评,这样,班里随着一声声真诚地道歉,一个个矛盾则被化解,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四、“换位”思考正确引导
学生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水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时常采取“换位”思考法,从学生角度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多掂量“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哲理,多次避免了过激行为的发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能接受。学生偶尔有些过失在所难免,有的事情只要学生自己或经过班主任的暗示、点拨而有醒悟,大可不必指责学生,不如轻轻抚摩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来得有效,这是催人改正,激人上进,而不伤害学生自尊的一味良药。正确引导学生,能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在班级荣誉感方面的共鸣。
五、树立舆论培养荣誉感
当然,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是要以下面引导为主,每天的评比重点就放在比进步上。慢慢的,学生的是非观念明确了,班上出现的好人好事多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也更自觉了,学生真正做到了“维护集体为荣,损害集体为耻”,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小组竞赛联系起来。
六、勇于竞争强化意识
同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量化管理,以此来督促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我的具体做法是:
1、以值日干部的值日记载来监督各个竞赛小组每天的学习、卫生、纪律、两操、考勤、行为习惯、仪表、课外活动等情况;每周对小组竞赛情况评一次量化分,评出红旗小组;
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
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问。
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
记得在唐丹取得“城大建材杯”亚军的时候,棋艺编辑部就让我采访这个渐渐升起的棋坛新星,笔者通过北京的几个棋友妹妹,终于联系到了这个呢称“糖糖”的女孩儿。听那几个妹妹说,唐丹就因为嘴甜,才得到了这个名字,特别是见到下棋的人时,总是叔叔伯伯的叫得特别亲切,那些叔叔伯伯,还有哥哥姐姐们,往往被叫得像大热天吃了冰镇西瓜一样舒坦,晕晕忽忽地就把自己的棋艺倾囊相授给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了。当我发短信说要采访她时,却被她客气地拒绝了,她说:“康叔叔,我的棋艺还不行,没有什么可写的!”
大班有学生30多人,开始他一个都下不过.连炮2平5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下棋输了就哭,这时候张老师便一边哄她,一边责备她没有大将风度。让张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总爱哭鼻子,“没有大将风度”的小丫头,才学了三个月,大班里就已经没有对手了,她在象棋方面展示出来的天赋令人吃惊。随后又转到北京象棋高手王亚军那里继续深造,这一学就是两年多。
王亚军好交友,许多棋手如马鸣祥、魏国同,以及外省棋手孙庆利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在王老师家学棋两年后的一天,孩子们在一起下棋时,一个姓于的伯伯说:“你们谁赢了,就给点美元币当奖励。”这个于伯伯还带来不少贴图、画片和冰棍什么的,当时大家特别高兴,乒乒乓乓下起来。下棋前规定,一个大人和好几个小孩下车轮战,如果赢了大人,那个大人就得给孩子们买糖。叔叔们的棋很厉害,都是北京一级棋士,对付这些孩子自然不在话下,许多孩子们都输了,可他们却赖着死不认输,吵闹叔叔们掏钱买吃的。
只有唐丹还不错,进入决战,和师兄们下起棋来,他们相约大战了六盘十分钟快棋,唐丹当时快棋下得不是很好,而师兄则是快棋高手,应该说,结果是一目了然的。可没有想到的是,奇迹出现了,唐丹前三盘竟然全胜了,不仅唐丹感觉跟做梦似的,连老师和叔叔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她毕竟是孩子,把握不好自己的心态。后三盘棋两人下得飞快,唐丹拍钟拍晕了,看见什么子就走什么了,结果连输三盘。最后他们决定加赛一盘五分钟超快棋,双方下了好多回合,最后唐丹输了,师兄得了美元币。那些早都输了的小孩都急了,吵起来了,于伯伯被吵晕了,没办法,拿出了好多美元币和贴图画片。小孩们一拥而上抢光了,可唐丹一心在想刚才输的那儿盘棋,对钱和画片视而不见,结果她什么都没有得到。“也就是去年,于伯伯还说起这事了呢!还给了我几个美元币,让我留作纪念!”正因为她把心全放在棋艺上,才使水平突飞猛进,不久她夺得了西城区少儿象棋赛冠军,并得到专业高于的首肯。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
向浩瀚星空许下诺言,
让年轻的心永不改变……
唐丹性格倔强,争强好胜,对比赛有着强烈的争胜欲望。年初,北京景山棋苑举办了第二届“狗不理杯”象棋特奖赛,有包括特级大师苗永鹏在内的众多男子高手参加,小唐丹在本次比赛中的韧性令每个人赞叹。1/4决赛巾翻盘,一举淘汰特级大师苗永鹏,震动了棋坛,接着一路杀进决赛。决赛前夜,小唐丹突然有些低烧,妈妈季学翠说不行就不去比赛了,但是唐丹还是决定下完比赛,向师兄学习一盘,最后她获得了亚军。
唐丹训练十分刻苦,每天都在5个小时以上,回家后也不放松,继续打谱摆棋,有时晚上还在网上找高手对弈。为了提高棋艺,她也挂点彩头,不过最大的彩头就是一顿饭。难能可贵的是,长了棋的她非常谦逊,没有架子,没有张狂,没有忘本,对那些曾经指导过、帮助过她的人都特别尊敬,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着。
一战称王后,她对我说:“我能有今天,是和所有人的帮助分不开的,你应该多写写他们,那些棋队的哥哥姐姐们,他们都和我下指导棋,靳玉砚大师、蒋川大师、龚晓民大师、刘君大师、常婉华大师,还有前年代表北京出战象甲的湖南张申宏大师,今年代表北京出战象甲的天津王跃飞大师,还有外地的一些老师,如胖叔叔孙庆利等等,他们都无私地帮助过我,还有棋院领导的鼓励和北京中加集团的支持!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是张强老师,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张老师带我进入象棋专业之路的!刚去棋院,老师给我
下指导棋,让先让马,我都输。老师很忙,义要电视讲棋,又是北京队教练,但即使这样,老师总是抽空教我。从2004年3月到现在,这三年多,老师都是在百忙中教我棋,就在今年还抽空带我去河北棋院学棋。在河北棋院,刘殿中老师、阎老师、胡老师,还有河北棋院的队员们都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这次个人赛,老师本来很有希望小组出现的,都是为了帮我准备棋,自己的棋就没有下好!老师不仅教我棋,还告诉我很多人生道理和棋以外的文化知识。记得4进2时,我对赵冠芳那盘棋,慢棋下和后,双方加赛快棋,赛前要休息10分钟,当张老师和阎老师看见我出来,赶紧叫我好好休息,站在阳台边,老师让我静心,让大脑放松一点,因为有老师在,我心里踏实多了。虽然快棋下得不好,但那是因为我水平还有不足,最后很幸运的获胜了。”谈起恩师,她的声昔竞有些哽咽。
还有对她影响很深的就是她的爸爸了,多少个日子,存唐丹学棋或比赛时,爸爸都在外面等她,不管刮风下雨,父亲的舔犊深情,更坚定了她要把棋下好的决心。因为她没有北京户口,只有取得特级大师的称号,才有希望留在北京。她说:“我很清楚家庭生活的不易,我很喜欢下棋,也会坚持到底的,以前我下过决心,争取在23岁前拿到特级大师称号,用自己的努力争取留在北京队。”她就是这么一个懂事的孩子。
“伊泰杯"2007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始了,小组赛时,她的名次并不是很好,可她没有气馁,结果后来居上,终于闯进决赛。决赛前,棋院领导窦书记还亲临赛场为她助威。她的对手是素有“冷面杀手”之称的特级大师欧阳琦琳,双方此前在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上有过一次交手,唐丹先手取得了胜利,应该说唐丹具有心理优势。
北京棋院院长谢军评价她说:“唐丹全家从安徽来京,家庭经济情况不算好,13岁到队里训练时水平还不高,但从那时起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女孩。她一门心思用在棋上,在队里除了下棋,没见她做过别的,这在同龄孩子中难得一见。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会准时到棋队,来了就把书包一放,开始打扫卫生……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儿时。”
夺冠后的唐丹,并没有过多陶醉在胜利的喜悦里,她冷静地说:“我这次夺冠,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我最佩服娜姐(王琳娜)的全面,比起一些男棋手来也不差。我还特别喜欢风姐(张国凤)的善于攻杀。我更崇拜胡明老师和谢思明老师,她们都开创过一个时代。和她们这些老牌冠军相比,我还是有些距离的。我今后还要努力,争取把距离缩到最小!我还年轻,争取用更好的成绩,唱好自己的青春之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赞《马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程吉俊就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宋城棋院院长冯光明开的茶馆,才知道去那里是要花钱挂彩的,一盘五元或者十元,于是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程百恩看见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很奇怪,便问为什么,当听完儿子说完原因时,他二话没说,拉起儿子就去了茶馆,掏钱让儿子和那些大人们下彩棋。刚开始时,程吉俊总是输,每天输个几十元不在话下。他家的条件并不很富裕,当时就有好心人问程百恩:“这么小你就教儿子下彩棋,而且还总输,你是想把他培养成赌棍吗”每听到这话,程百恩便笑笑说:“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说不定能下出出息来,只有下彩对方才能把全部水平发挥出来,才能学到些东西!”每输一盘棋,他都让儿子把棋记住,回家复盘,研究到底是怎么输的。就这样,程吉俊通过大量的实战提高了棋艺。用他的话说,他的水平是一年长3先,没有多久,无师自通的程吉俊便把杭州所有棋馆的象棋高手全部杀败了。
为了让儿子学好象棋,程百恩把心都操碎了。2004年,程吉俊去外地参加省棋士赛,那时程百恩工作很忙,但他还是抛开工作陪儿子去比赛。他知道儿子从没有一个人去过外地。临走之前他这样对妻子说:“工作再重要,怎么有我们儿子重要呢!”
2005年,职业中学毕业的程吉俊,被分到省直机关一家汽车修理厂,当上了一名汽车修理工,成了朝八晚五的上班族。修理工的工作又脏又累,每天下班他都像散了架子一样,可即使这样他也没忘记研究象棋,经常打谱到深夜,并拜象棋大师陈孝为师。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先后获得2005年“之江饭店杯”省直机关第七届运动会象棋赛冠军,2006年杭州市象棋协会主办的“棋协杯”象棋赛冠军。2006年浙江第五届“西摩杯”棋士赛冠军。
这一连串的成绩自然引起了省象棋队有关人士的注意,不久他便到省象棋队培训了。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李贺《马诗》
小鲤鱼游啊游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龙门前,龙门高高地矗立在眼前,如果跳过去是一种命运,跳不过去则又是一种命运。它能跳过去吗2007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个人赛上,少年黄竹风就像这条小鲤鱼一样,心里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抽签前他一直在心里说着,别人都可抽到,千万别抽到陶特大啊,如果抽到他,一定死定了。可他却偏偏抽到陶特大,黄竹风心里又怕又难受,那天晚饭也吃得很少,只怪自己怎么那么晦气呢这是三十二强的角逐,只有战胜这位有“长白猛虎’’之称的绿林棋王,他才能晋升国家大师。坐在陶特大的面前,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黄竹风1992年2月6日生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浙江绍兴,父母都是中学语文教师,爸爸黄文苗足个棋迷,常在家里和朋友下棋,因为怕正咿呀学语的黄竹风吵他,就把不用的象棋子给他,让他坐在床上码着玩。黄竹风最先认识的汉字就是“象、将”这些字。五岁那年,爸爸和朋友下得正酣,黄竹风边玩边看他们下,突然黄竹风喊了起来:“叔叔,你的马怎么这样跳啊。”原来那个叔叔在跳被蹩了脚的马。虽然当时黄竹风不知有蹩马脚这个词语,但直觉已经告诉他这样跳马有点不对。爸爸吃惊地看了他半天,笑着和妈妈说:“我要教他学棋,这小子或许有下棋的天赋。”从这开始,黄竹风开始了他的学棋生涯。
刚学棋的时候,他的水平很差,随便一个懂棋的人都能下赢他,但他就是不肯服输,总是缠着别人和他下,这让他的水平提高很快。有一次,有个开食品店的老板自认为棋力不错,看黄竹风在下棋,就要让个马和他下,还大度似的说,如果黄竹风能赢他,他店里的所有物品都可拿来吃。结果那个店主平下竞连输五盘,每次赢棋后,黄竹风不拿别的,就拿一包“上好佳”。
1998年4月在绍兴县“伊娜杯”小学生比赛中,还在幼儿园的黄竹风居然得了第六名。老爸兴致高昂,一有空就陪黄竹风下棋,还让也喜欢下棋的外公带着黄竹风去老年乐园等地下。1999年8月,绍兴体校的郭连涛老师带着黄竹风去参加了在浙江丽水举行的第13届全国青少年宫希望杯象棋赛,黄竹风竟然得了幼儿组冠军。郭老师大喜之下对黄竹风说:“你需要什么奖励”没想到黄竹风只说了两个低微的要求:一是要买一支奶油棒冰吃,二是要去当时的绍兴华谊公司坐一次摇摇车,这两个要求都没超出1元钱。
这次比赛极大地激发了黄竹风学棋的兴趣,爸爸开始买棋书让他破残局。当时他的案头经常放着的就是《象棋杀着大全》,同时爸爸还实施奖励机制,破一个残局就能得到许多好吃的东西。渐渐地,黄老师这个在陶堰镇数一数二的棋手,和儿子下棋也感觉吃力起来。到了1999年下半年,黄老师再也不是儿子的对手了,于是儿子一有空就缠着爸爸带他出去和高手切磋。三四年下来,父子俩的足迹已遍布大连、上海及省内的杭州、丽水、台州、余姚、湖州等地,目的都是为了一件事――找人对弈。1999年7月起,绍兴市体育局破例让黄竹风参加每年的浙江省少年儿童象棋赛。2003年7月,他获得了浙江省少儿象棋赛冠军。
黄竹风一共参加过5次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2000年获lO岁组第八,2003年获12岁组第五,2004年获12岁组冠军,2005年获16组第八,2007年获16岁组冠军。可是让他难受的是,从2007年起取消了以往得到冠军可获大师称号的规定。在成人赛里获取名次的一次是在2005年5月,当时他获得了绍兴市“飞达铜业杯”象棋锦标赛第一名,这是黄竹风第一个市级成人赛冠军。同月,黄竹风闯入了宜春“五洲房产杯”全国象棋等级赛12强。同年12月跻身浙江省第十届宋城忆慈成人组6强。而且在当年的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获得了乙组第14名。2006年6月获得“长城电子杯”全国象棋区县级锦标赛第四名,2006年10月获得“楚河汉界杯”全国象棋等级赛男子第四名。同月获得浙江省第四届“西摩杯”棋士赛男子冠军,这是他的第一个省级成人冠军。
2007年1月浙江省举行第11届“宋城海宁忆慈杯”象棋赛,在这次比赛中有很多高手参加,如张申宏、陈寒峰、邱东、廖二平、傅光明等大师,以及刘宗泽、俞云涛、陈建国、程吉俊等绿林豪强。黄竹风发挥出色,以9胜l和1负的战绩夺冠。从2002年起,他每年都代表宋城棋院队参加全国象棋团体赛,尤其是2002年,他才9岁,比赛前因为贪玩,左脚趾骨折,每次去赛场,都是由宋城棋院的冯光明老师、华东老师背着。冯老师不但
在棋艺上悉心相教,而且在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
“除了爸爸,浙江象棋界的业余高手俞云涛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早在1999年8月,我就拜他为师。俞老师人品棋品都极佳,棋风顽强细腻,只要是星期天,我就去柯桥(当时俞老师在柯桥工作,两年后才回了他的老家台州)向俞老师学棋,让我练就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我算是个极幸运的孩子,学棋以来,得到了很多师长的鼎力相助,如绍兴体校的郭连涛老师,上虞市棋协的孙焕才、卢腾老师,绍兴象棋界的沈继相老师、李荣富老师、陶五三老师等等。暑假进浙江省队集训后,于幼华老师、陈孝老师及队员们都尽力帮助我,让我的棋艺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里我还想感谢在经济上大力资助我的余姚氧气厂的罗总经理、梁峰厂长,浙江高压开关厂的陶寿林总经理等。”当笔者问他都有哪些人对他的成长有过影响时,黄竹风这样回答。
去呼和浩特参加个人赛前,爸爸约黄竹风去河边散步,问他对这次比赛的看法,黄竹风说发挥得好些是小组出线,最理想是获得大师称号。爸爸笑笑说:“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幸运自然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取得好名次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棋的磨炼!”这次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共分4个组,每组由近30名棋手参赛,黄竹风“不幸”被分到由许银川、柳大华、卜风波、于幼华等六七位特大组成的“死亡之组”,出线希望渺茫。然而4轮战罢,黄竹风2胜2和,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第5轮尽管他执黑不敌许银川,但很快又凭借先行之利战胜广东小将张,最终以3胜3和1负积14分的战绩突破重围。如果按照去年的规定,只要获得小组前四,便可晋升为国家大师,但是今年把这个规定取消了,他要晋升国家大师,必须要杀进前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