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例裸眼3D单孔微创手术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成功实施。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李奶奶,术后20小时下床活动。7月15日,术后一周,患者身体全面恢复。
科技让患者受益
日前,海南省肿瘤医院引进了先进的裸眼3D腔镜外科手术系统。顾名思义,它与裸眼3D电视、电影一样,不需借助偏光眼镜,就能达到3D成像效果。
李奶奶成为海南首例裸眼3D单孔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受益者。一个月前,李奶奶出现排便困难和便血症状,在当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医生推荐她到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治疗。
考虑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为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专家团队决定为李奶奶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手术由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海南知名胃肠外科专家余书勇教授主刀,涂瑞沙团队密切协作,约一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手术过程顺畅。次日一早,李奶奶就在女儿搀扶下,下床活动,身体恢复非常快。
“手术视野非常好,还原度高,手术更加精准,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回顾手术过程,余书勇仍有几许激动。他介绍,该院从患者利益出发,持续加大医疗新技术的投入,特别注重微创技术的开展,从普通腔镜,到3D腔镜,再到裸眼3D腔镜,每一次技术革新,最终获益的都是患者。
余书勇教授(左三)团队术后次日看望李奶奶。王超摄
创新永远在路上
余书勇是海南最早从事腔镜微创外科治疗的专家之一,他本人的腔镜微创技术十分娴熟,他率领的该院胃肠外科团队,在海南多次腔镜手术视频竞赛中,独占鳌头。
术中,手术专家只在李奶奶肚脐处开了一个小口,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涂瑞沙介绍,“经脐单孔”技术,手术切口隐蔽,美观性好,由于不损伤肌肉,术后疼痛感会极大降低,患者一般20小时左右就能下床活动,利于术后身体快速恢复。
“单孔”腔镜技术较传统“多孔”腔镜手术难度更高。由于多件手术器械从同一通道同时进入,因此,“单孔手术”非常考验团队的默契配合程度,否则,器械就会“打架”,影响手术效率。据统计,该院胃肠外科团队已完成80多例“单孔手术”。
术后,余书勇表示,裸眼3D技术,与开放式手术目视效果相同,让手术参与者看得更清楚,能更精准的实施手术,有效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尤其复杂手术,能更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损伤。同时,由于不需戴偏光眼镜,手术团队间的手、眼“交流”更加顺畅,更有助于“腔镜微创”手术的实施,让患者更加受益。(海南省肿瘤医院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