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全麻对身体的影响麻醉的方法手术全麻对身体的影响麻醉方法养生频道

外科疾病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则离不开麻醉。麻醉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全身麻醉和部位麻醉。全麻具有镇痛完全,意识丧失便于消除伤病员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肌肉松驰便于外科医生操作,麻醉后不良并发症少,发生意外便于紧急处理等优点。如果麻醉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并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全麻是安全可靠并深受外科医生和伤病员欢迎的麻醉方法。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麻占所有麻醉方法中的90%以上。诸如开颅、开胸、心脏手术等特殊手术必须在全麻下才能更好地保障伤病员的安全。

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部位麻醉仍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医院麻醉水平提高很快,全麻率逐渐上升。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的头脑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误解,认为全身麻醉有害大脑、影响记忆力等。

麻醉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有许多安全可靠的麻醉药不断问世,为麻醉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当今采用的全麻药进入人体后多数不参与人体代谢,以原形从人体排出,并且对人体各脏器功能影响很小,迄今还没有发现对人的大脑有损害作用的麻醉药。极个别人在应用某种静脉麻醉药后可能会出现短暂可逆性的精神症状,但很快能自行缓解。因此,全麻药和全麻方法本身对大脑没有损害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全身麻醉的实施主要可分为麻醉前处理、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恢复等几个步骤。

1.吸入麻醉

(1)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由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在麻醉史上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是广为知晓的吸入麻醉剂,但是由于其不稳定和易燃易爆等特性,现代手术室内多需要电刀等设备,由此*可能导致爆炸,现在临床已弃用。吸入麻醉已经发展成为实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根据呼吸气体与空气接触方式、重复吸入程度以及有无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吸入麻醉可以分为开放法、半开放法、半紧闭法及紧闭法四种。按照新鲜气流量的大小分为低流量麻醉、最低流量麻醉和紧闭回路麻醉。

高浓度快诱导法是先用面罩吸纯氧6L/min去氮3分钟,然后吸入高浓度麻醉药,让患者深呼吸多次意识消失后改吸中等浓度麻醉药,直至外科麻醉期。可行气管插管,实施辅助或控制呼吸。

2.静脉麻醉

(1)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给药法、分次给药法和持续给药法。由于受到自身一些局限性的影响,静脉全身麻醉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强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化的静脉自动给药系统的问世,使静脉麻醉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注入、分次注入、连续注入和靶控输注(TCI)。

3.复合麻醉

目前临床麻醉中都是同时或先后使用几种不同的麻醉药物或技术来获得全身麻醉状态。这种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麻醉技术,达到镇痛、遗忘、肌松、自主反射抑制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麻醉方法,称之为平衡麻醉。平衡麻醉强调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每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还可减少各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这种方法在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降低医疗费用等诸多方面都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麻醉理念。

静吸复合麻醉是平衡麻醉的典型代表,对患者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技术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称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简称静吸复合麻醉。其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由于静脉麻醉起效快,诱导平稳,而吸入麻醉易于管理,麻醉深浅易于控制,因此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占主要地位。静脉麻醉诱导和吸入麻醉维持充分展现了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各自的优点,是麻醉技术向麻醉艺术的升华。

除以上三种全身麻醉外,还有基础麻醉、监护性麻醉等全麻技术,它们的麻醉程度不同,但本质上并无明显区别。现在临床上开展的无痛检查/治疗技术越来越多,例如无痛胃镜,无痛人流等,这其实也是一种全身麻醉技术,给予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常用)和镇痛药物,达到患者入睡和无痛的状态,但是多为短小操作,大多不需要插管控制呼吸,但是有呼吸抑制、误吸性肺炎等风险。

临床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的思维方式介于外科和内科医师之间,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减少患者面临手术的恐惧和围术期的疼痛和安全。麻醉科医生是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安危的保护者。

麻醉医师需要利用各种药物维持一定的麻醉状态,还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安全无痛的手术条件。但患者、手术和其余情况千差万别,仍然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其中有部分情况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1.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误吸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呼吸道梗阻、Mendelson综合征、吸入性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预防误吸主要是针对构成误吸和肺损害的原因采取措施:

(1)减少胃内容量和提高胃液pH;

(2)降低胃内压,使其低于食管下端括约肌阻力;

(3)保护气道,尤当气道保护性反射消失或减弱时,更具有重要意义。误吸的处理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免发生气道梗阻窒息和减轻急性肺损伤。具体措施包括重建通气道、支气管冲洗、纠正低氧血症、激素、气管镜检查、抗生素及其他支持疗法。

为了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性,手术患者常需要术前禁食水,通常禁食6~8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可以控制在2小时。

2.躁动

全麻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呈嗜睡、安静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和脑功能逐渐恢复趋于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表现为不能控制的哭泣和烦躁(躁动)不安。躁动的出现除了与术前、术中用药有关外,术后疼痛等可能是引起躁动的重要因素。

3.全麻后苏醒延迟

4.术后恶心与呕吐

(1)倾向性因素如早期妊娠、糖尿病和焦虑的患者;

(2)胃容量增加;

(3)麻醉用药与方法全麻比区域性麻醉多见;用药以氧化亚氮、*以及新斯的明为多见;

(4)手术部位与方式牵拉卵巢和宫颈扩张术,腹腔镜手术,斜视纠正术以及中耳的手术等为多见;

(5)手术后疼痛应用*类药、低血压和大量饮水等。胃肠减压导管刺激也常引起呕吐。对有明显发生PONV倾向的患者才考虑使用药物,一般不需预防性用药。主要药物有丁酰苯类、吩噻嗪类、胃动力性药、抗胆碱能药、抗组胺药、5-羟色胺拮抗剂等。

4.支气管痉挛

在麻醉过程和手术后均可发生急性支气管痉挛,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气道变窄,气道阻力骤然增加,呼气性呼吸困难,引起严重缺氧和CO2蓄积。若不即时予以解除,患者因不能进行有效通气,不仅发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甚至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

发生支气管痉挛的原因有气道高反应性、与麻醉手术有关的神经反射、气管插管等局部刺激、应用了具有兴奋性迷走神经、增加气道分泌物促使组胺释放的麻醉药、肌松药或其他药物等。其中,气管插管等局部刺激是麻醉诱导期间发生气道痉挛最常见的原因。既往有呼吸道慢性炎症、抽烟或支气管哮喘史的患者发生率较高,麻醉期间避免应用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选用局麻药进行完善的咽喉部和气管表面的麻醉,阻断气道的反射,可防止因刺激气道而诱发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的处理包括:明确诱因、消除刺激因素;如因麻醉过浅所致,则应加深麻醉;面罩吸氧,必要时施行辅助或控制呼吸;静脉输注皮质类固醇类药、氨茶碱等,两药同时应用可能收效更好。

5.低氧血症和通气不足

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仍是全身麻醉后延缓术后康复、威胁患者生命安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麻后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因神志未完全恢复,舌后坠而发生咽部的阻塞;喉阻塞则可因喉痉挛或气道直接损伤所致。对舌后坠采用最有效的手法,是患者头后仰的同时,前提下颌骨,下门齿反咬于上门齿。据患者不同的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气道完全畅通。如果上述手法处理未能解除阻塞,则应置入鼻咽或口咽气道。但在置入口咽气道时,有可能诱发患者恶心、呕吐、甚至喉痉挛,故应需密切观察。极少数患者才需重行气管内插管。

1.低氧血症不仅是全身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昏迷、死亡。易于引起麻醉后低氧血症的因素有:

(1)患者的年龄>65岁;

(2)体重超重的患者,如>100kg;

(3)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要比区域性麻醉更易于发生;

(5)施行腹部手术者对呼吸的影响显著于胸部,以肢体手术的影响较为轻微;

(6)麻醉用药:如苯二氮卓类与*类药物并用,用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呼吸的影响要显著于异丙酚。

2.通气不足系指因肺泡通气的降低引起PaCO2的增高。手术后通气不足的原因有:

(1)中枢性呼吸驱动的削弱;

(2)呼吸肌功能恢复的不足;

(3)体内产生CO2增多;

(4)由于呼吸系统急性或慢性疾病所影响。

6.急性肺不张

急性肺不张是指患者骤然出现肺段、肺叶或一侧肺的萎陷,从而丧失通气的功能。急性肺不张是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多见于全身麻醉之后。大面积急性肺不张,可因呼吸功能代偿不足,使患者因严重缺氧而致死。

发生急性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患者存在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急性或慢性梗阻,术后最常见的原因是气道被黏稠的分泌物所堵塞;慢性气管炎;吸烟;肥胖;老年患者肺容量小,如非阻塞性肺病,胸廓畸形,或因肌肉、神经肌肉和神经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障碍或受限;

7.通气不足综合征

中枢性或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包括:

(1)呼吸道分泌物多,且引流或排出不畅;

(2)胸部或上腹部大手术患者;

(3)外科手术切口疼痛;

(4)镇痛药应用不当;

(5)应用具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8.高血压

全身麻醉恢复期,随着麻醉药作用的消退、疼痛不适,以及吸痰、拔除气管内导管的刺激等原因极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尤其先前有高血压病史者,且多始于手术结束后30分钟内。如果在术前突然停用抗高血压药物,则发生高血压情况更呈严重。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疼痛、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术中补充液体超荷(volumeoverload)和升压药应用不当、吸痰的刺激、和其他如术后寒战,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等。

9.脑血管意外

患者先前多存在有脑血管病,而在麻醉手术过程(围手术期)中,意外地发生了脑卒中,其中约有80%是因脑血管供血不足(或血流太少),称为缺血性卒中,另外20%则属于出血性卒中(如脑实质性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所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局灶性、多灶性,也可以是弥散性,反映出因单一或多个血管的病理改变而引起脑功能急速的障碍。高龄(超过65岁)、高血压、糖尿病、外展血管病变、心脏疾病(冠心病和房颤等)等都是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高危因素。

全身麻醉期间因为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对患者意识和肌力的监测受到影响,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发生。

10.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MH)是由吸入强效的挥发性麻醉药和*诱发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呼出CO2和体温骤然增高、心动过速,并出现肌红蛋白尿等。MH以白种人多发,但在不同种族中均有报道,说明MH并非种族特异性。儿童MH发病率(1/15000)明显高于成人(1/50000)。儿童好发年龄多在10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MH以先天性疾病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斜视、上睑下垂、脐疝、腹股沟疝等多见,在其他外科疾病中也有散在报道。目前认为MH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亚临床肌肉病。MH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爆发型(22%)、咬肌痉挛型(22%)和流产型(57%)。爆发型最严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高碳酸血症和高钾血症、快速心律失常、严重缺氧和酸中毒、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5℃~46℃。多数患者在数小时内死于顽固性心律失常和循环衰竭。

全麻

是指手术通过静脉给药或者吸入给药,让病人失去意识,完全放松。

优点:使用全麻进行手术时,患者会意识消失,身体放松、安静,有利于手术平稳进行。对医生来说手术的可控性很好。

缺点:患者的意识会消失,无法完成手术过程中医生的一些指令性要求。

半麻

由医生将麻醉药注入支配手术部位的神经丛,使病人需要手术的区域失去痛觉。

优点:简便易行,如果组织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缺点:失败率相对较高。因为,半麻是麻醉医生是在盲探情况下进行的,有可能造成穿刺层次不够,或者药直接扎到神经,严重时会造成神经损伤或感觉功能障碍。

认识麻醉药的3大误区

对于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甚至是医务人员来说,麻醉药品长期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背后,因而在认识和使用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1

再疼也忍着,怕用麻醉药

纠偏:充分的止痛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常见很多病人有了疼痛不敢和医生沟通,能忍就忍。

专家表示:疼痛,特别是癌症疼痛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也是许多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据统计,中晚期癌症病人或终末期病人的疼痛发生率高达60%到100%。

当疼痛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就会表现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注意力减退以及无望感等心理问题,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实际上,癌症疼痛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而且有很多药物可供选择。只要采用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实施规范化的治疗,同时注意处理不良反应,完全可以充分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疼痛。

误区2

麻醉*,沾着就上瘾

纠偏:只要规范地使用麻醉药品就能“扬长避短”

许多人即使备受病痛煎熬也不愿使用麻醉药品,主要就是害怕自己会对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甚至会上瘾。

专家指出:所有的药物都具有两重性,有对人体有益的一面,又有其有害的一面,麻醉药品和*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是不是麻醉药品和*就不能沾了呢

所以,因镇痛等医疗目的使用麻醉药品而导致的身体依赖并不能算成瘾。

精神依赖性是指药物所产生的一种带有愉悦性质的特殊精神效应。如果用药者为追求特殊精神效应的产生而反复用药,就会形成强迫性、周期性用药行为,也就是上瘾了。但是,一个因疼痛等医疗原因使用麻醉药品、*的人极少会对药物产生精神依赖性,极少会成瘾。

因此,只要科学、规范地使用麻醉药品和*,就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有益的治疗作用,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做到用药安全有效。

误区3

麻醉*,临床被滥用

纠偏:并非如此,麻醉药品是临床必不可少的镇痛药物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专家认为:麻醉药品是临床必不可少的镇痛药物,尤其对剧烈疼痛,只有使用以*为代表的强效*类药物才能得到缓解。因此,联合国在制定禁毒公约时既对它们实行严格管制,同时也体现了另一个重要宗旨,那就是必须确保医疗及科研方面对麻醉药品的合法需求。(据中华麻醉在线)

面对麻醉师术前该说啥

过去有没有做过手术和麻醉,有没有出现过意外的情况。

家族成员中,是否有人发生过严重的麻醉意外情况。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以及治疗和恢复的情况,服用过哪些药物。

THE END
1.二次手术取钢板遭罪吗,是全麻还是半麻专家文章二次手术取钢板遭罪吗,是全麻还是半麻 二次手术取出钢板时,通常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不会遭罪,而这种手术全麻或局麻都可以,而具体使用哪种麻醉方式将由医生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来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1.全麻: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其可以让患者在手术期间完全睡眠,不会感觉到外界刺激和疼痛。全身麻醉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https://m.bohe.cn/article/mip/xfi55cj9kth8i4h.html
2.宫腔镜要全麻还是半麻宫腔镜要全麻还是半麻 宫腔镜指宫腔镜手术,全麻指的是全身麻醉,半麻指的是局部麻醉。宫腔镜手术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判断。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并且手术操作简单,通常是局部麻醉。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操作复杂,通常需要全身麻醉。如需进行宫腔镜手术,建议前往正规医院。https://m.miaoshou.net/mip/article/wVZrpnl0d9DnGO4z_0e1bf46ed3f1c0d1.html
3.宫腔镜手术全麻还是半麻巢内网特邀李燚医生为大家讲解宫腔镜手术全麻还是半麻的问题。https://m.chaonei.com/mip/audio/14100175.html
4.全麻半麻还是局麻,谁说了算?通常情况下,在做下肢手术、下腹部手术、盆腔手术以及肛门手术的时候会选择半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的人并不适合做半麻。如全身感染性疾病者、严重高血压者、贫血者,做半麻的时候容易出现神经损伤,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其进行全麻。 3.局麻 局麻,也就是局部麻醉,是将局麻药物打在手术局部,让手术局部的神经传导功能...http://paper.hndnews.com/h5/html5/2023-12/29/content_149523_188161.htm
5.全麻,还是半麻?推荐这样选医院新闻区域阻滞麻醉包括颈丛神经组织(脖子部分)、臂丛神经组织(胳膊部分)、腹横筋膜神经阻滞(肚子部分)、腰丛神经阻滞(大腿前部+小腿前部)、骶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大腿后部、小腿后部+脚);其中下肢手术常用的腰麻,就是我们所说的“半麻”,是指在脊髓神经周围注射麻醉药物,满足脊髓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但是腰麻患者...https://www.zzusah.com/2023/yiyuanxinwen_1204/7727.html
1.做宫颈癌手术是半麻还是全麻问题描述:医生建议小姨做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想咨询一下,这个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呢? 医生回答 许志平 副主任医师 肿瘤外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这个手术是在全麻下做,这是因为腹腔镜的手术需要使用二氧化碳将肚子撑开,再做手术,就不能进行所谓的半身麻醉,连硬膜外麻醉也不行。需要通过辅助呼吸,也就是进行全麻...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html?questionId=5965029
2.开颅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开颅手术全麻多久能醒→MAIGOO知识摘要:开颅手术属于一种大型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充分暴露颅内组织结构,对于各种神经系统病变肿瘤,进行手术治疗。那么开颅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呢?由于开颅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因此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让我们阅读下文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开颅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 ...https://m.maigoo.com/goomai/314342.html
3.想问下宫腔镜做息肉摘除手术是全麻还是半麻,手术费用大概多少左右?我是全麻的,住1天院,手术的时候睡着了没感觉,手术后我麻醉反应有点大吧,吐了好几次,然后从手术前打点滴一直挂到半夜12点~算是小手术了吧,但是不想再来一次了。 赞 回应 Whispershu (姑娘还是那个姑娘) 2017-12-09 21:02:48 我是全麻的,住1天院,手术的时候睡着了没感觉,手术后我麻醉反应有点大吧,...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04963686/
4.手术到底是半麻好还是全麻好?半麻后会长期腰痛?全麻后会变傻?如果是下半身,比如说是腿部及会阴部手术,常规建议半麻。因为半麻的副作用要比全麻小,后面我会介绍半麻及全麻的副作用。 半麻、全麻都可以,但是建议全麻的情况:手术大,时间长,患者在一种姿势下不能耐受的手术、患者有精神异常不能完全配合的手术、患者过分紧张要求睡着的手术、半麻穿刺部位有感染等。 https://sns.guahao.com/mip/topic/CeKpG124266921328803841
5.子宫肌瘤全麻还是半麻对于子宫肌瘤手术,如果是微创手术,也就是腹腔镜手术是全麻,如果是开腹的子宫肌瘤手术,是半麻,也就是腰麻。根据肌瘤的情况,位置、大小,选择是否是微创治疗还是开腹治疗。 目前,绝大部分是选择微创手术的,微创手术对人体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是如果当肌瘤较大时或者位置不好,也是选择做开腹手术治疗。无论是何种手术...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666504/
6.宫腔镜手术半麻好还是全麻好即时问答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https://m.imask.xywy.com/ques/7649839.html
7.骨折手术全麻还是半麻呢?科普问答医患互动导致骨折还挺严重的需要做手术才能好。所以想了解一下这个手术的情况。骨折手术全麻还是半麻? 相关回答(1) 优选 李庆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 全麻手术的时候,自己没有意识,怎么讲呢,看情况的,比如可以局麻的,但个人很害怕手术,这样为了不引起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等变化,降低手术风险,就会考虑全麻,一般手术...https://www.ght120.com/ask/7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