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一词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听见,虽然太监是一类身体残疾的人群,但是因为自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所以人们也已经习惯,并没有觉得有不妥之处,虽然人们已经对太监习以为常,但是却对他们的事情有些疑惑,比如他们的“宝贝”是如何保存的,能保存多久之类的。
其实在古代皇宫里,太监原来是指宦官中的高级官员,在《诗经》《周礼》《礼记》这些古籍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尤其是在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并不只是后来用于服侍王公贵族的下人。
所以这些宦官的“宝贝”在一开始并没有草草扔掉,而是会受到宦官的重视,被妥善保管起来,为了避免腐烂,有一种方式是先将其装在石灰盒里保持干燥,然后用湿布抹干净,浸泡于香油之中,待油渗透了,装在小木匣里,密封包裹,如此一来就能长久保存了,而对于“宝贝”的重视程度,他们会先选个黄道吉日,然后当日将其悬挂在自家祠堂或家里的正梁上,寓“高升”之意,象征受阉者在宫廷能“步步高升”,所以一旦“宝贝”遗失,对宦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因为身体是祖宗给的,没了此物,在宦官死后,就不能与遗体一同焚烧,无法在阴间面见列祖列宗。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很多影视剧中也有演过,皇宫里甚至会有一个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宝贝”的地方,并且标记好每个人的名字,以备之后取用,在太监这一派里,官职越大的人就会越在意自己“宝贝”的安全。
我国封建时期的王朝统治者总是坐拥三妻四妾,为了确保他的后代都是自己的,不会带上绿帽子,所以当时有了一个不人道的职业——太监。而在当时的太监会被阉割,刚开始太监的存活率很低,可随着技术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太监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朝廷为了扩大收入下令阉割机构开始保存太监的命脉,每个太监都会在年老离开王宫时赎回自己的“宝贝”。
太监通常也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被迫进宫,他们每个月的钱都得资助家里,因此他们会尽可能去的去攒钱,如果你不努力攒钱,所有的钱都会给你的家人。当你年老时你还得养活自己,还得去把你的“宝贝”赎回。为什么古代的太监们如此努力地想要挽回他们的“宝贝”呢?
可能是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本身让他们做太监已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可如果死去还不能拥有完整的身体,那死后到冥府那里去,冥府不让自己转世。即使自己勉强转世,下辈子还是太监,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太监虽然文化素质比较低,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的影响他们的想法,进入他们的心灵,因此,太监觉得这辈子这样的生活已经够了,希望下辈子可以完整的做一个男人。
为了能够享受下辈子的幸福,他们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完整,这样当有一天去到地府,自己才能转世投胎。对于一种虚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