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缝合就犹如外科医生的签名,但线节处容易形成瘢痕、细菌定植等问题,而切口美观也是许多患者的需求,因此对于缝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您真的了解经常使用的倒刺线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了解下伤口缝合新革命——倒刺线吧!
自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倒刺线以来[3],已被应用于许多外科领域,包括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美容整形等手术[4]。
说起倒刺,您可能会想到它——鱼钩。通常将蚯蚓、昆虫等作为诱饵挂在带倒刺的鱼钩上,一方面诱饵不容易脱落,另一方面倒刺也减少了鱼儿咬钩后逃脱的可能性。
图源网络
再来看看猫的舌头、啄木鸟的舌头、“刺客”豪猪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没错,就是都有倒刺的分布,而且它们有另外一个关键的特征,它们的倒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科学家们正是受此启发,开始了倒刺线的发明。
“
早在1951年
Mansberger就首次提出了单向倒刺线这一概念。但当时由于技术限制等原因,直到1956年由JohnAlcamo所设计的第一款单向倒刺线才横空出世,他认为在缝合线表面设有凸起、凹槽、齿状倒刺或针状物等多种不同的结构,可以增加缝线在人体组织中的滑动阻力[6]。该缝线也在1964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1967年
AlanMckenzie提出了双向倒刺线的概念,并使用由尼龙和金属两种材料制成的倒刺线在狗的尸体上进行肌腱修复试验。这也是首例被记录报告的应用倒刺线进行手术的案例。
1997年
MarlenSulamanidze在俄罗斯发明了一种带倒钩的聚丙烯线,旨在提拉面部皮肤以防止组织下垂。在获得俄罗斯专利后,他在世界各地讲学,并推广了带刺缝合线可以逆转面部衰老的想法[5]。
2004年
倒刺线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
早期倒刺线大多被应用于整形科,直到2008年Greenberg等学者首次在妇产科手术中使用倒刺线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7]。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室开始使用倒刺线进行软组织的缝合。
倒刺线主要由缝线主体和缝线上的倒刺构成。线体的倒刺分布、倒刺的大小和间距是倒刺线整体的核心,能够最大程度的给组织提供支张力[5]。
倒刺的形状:倒刺线的设计原理是在单股缝线的基础上采用激光切割、机械切割、挤出以及添加增塑剂等方法[8],在缝合线上切割或添加一定角度的倒刺。通常用切割深度、切割角度等参数来描述倒刺的几何形状。倒刺线的几何形状将会影响到缝线的锚定性和力学性能[6],缝线倒刺的切割深度与缝线的抗张力强度成反比[9],即倒刺越深,抗拉强度越低[4]。
倒刺的排列:一般呈现360度均匀分布排列、螺旋状排列、交错排列、随机排列或上述排列组合的方式。螺旋状的排列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倒刺排列方式[6],其能较大程度利用缝线表面,更利于锚定组织。
倒刺线工作原理:倒刺线表面螺旋或线性分布的倒刺,可使得缝线沿特定方向穿过人体组织而不会发生反向移动,就像是一个个单向阀,通过倒刺与周围组织的接触和摩擦,实现自锚定。倒刺线的自锚定特质使得它可以牢牢抓住组织并保持张力[10]。一般来说,倒刺的密度决定其抓持力,倒刺的密度越大,其抓持力越强。双角度切割出的倒刺,对缝线主体的强度损失较小,能够更好地维持抓持力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的保持了缝线的抗张力强度。
图源:NeubauerNL,SchinkPJ,PantA,etal.Acomparisonof2methodsofvaginalcuffclosureduringrobotichysterectomy.IntJGynaecolObstet.2012Oct2.doi:10.1016/j.ijgo.2012.07.015
1)根据材质的不同,倒刺线可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类
2)根据排列方向,可分为单向倒刺线和双向倒刺线
单向倒刺线上的倒刺均沿着同一方向分布,是由单丝纤维制成。和传统缝线一样,单向倒刺线只在线的一端装置了缝针,而另一端则装置了环形线圈,以方便缝合线的初始锚定,将缝线牢牢固定在组织中[6]。单向倒刺线不会改变一些医生传统连续缝合的习惯。
双向倒刺线上的倒刺以两端不同方向呈现分布,防止缝线沿着两端任一方向在组织间滑动。它的两端都有装有缝针,同样是用单丝纤维通过微加工技术制成的,这种技术会在缝合线的圆周上以螺旋模式切割倒钩。
图为单向倒刺线(上)、双向倒刺线(下)
很多人会有疑问,不打结的倒刺线真的安全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2011年美国发现频道的MythBusters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两本厚达800页的书籍一页一页的交叠好,然后尝试拉开两本书,但是失败了。后来他们又找来10个壮汉或者汽车拉开,也是均以失败告终。直到最后他们用一辆装甲运兵车和一辆轻型坦克对拉,才将两本书分开。这就是摩擦自锁现象。
虽然闭合的伤口外观看起来张力是均匀分布的,但是依靠打结固定的缝线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张力在伤口上的不均匀分布,这种张力梯度可能会微妙地干扰伤口的均匀愈合和重塑,过度的张力还可能会导致伤口发炎、裂开、引起缺血、坏死等症状[4]。而倒刺线完美避开了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手术缝合收尾工作变得更加简单。许多研究显示,使用倒刺线缝合的伤口强度与传统缝合线相似或者更高[11]。
操作更简单,节约手术总成本
减少术后并发症
不论什么材质的缝线,其打结处都是比较脆弱的,其次便是紧邻线结的周边。有研究显示,考虑到缝线材料在打结处滑动的影响,以及打结和收紧导致的缝合线伸展,拉伸强度普遍会降低35%到95%[7]。
在腹腔镜手术中由于线结容易松开,因此有些医生可能会将结打得比较紧,但这也会使局部组织坏死,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组织过度重叠,这些都会导致伤口更加难以愈合及其他线结并发症等,倒刺线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些并发症的可能。
愈合速度更快,更美观
由于倒刺线上的张力分布比传统缝线更均匀,因此可以消除破坏愈合的高张力点,从而使伤口更牢固[7]。同时使用倒刺线不会增加体积,其缝合后的创面平整、无线结,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美观。但倒刺线一旦穿过组织就无法回收,因此仍然需要医生考虑好下针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