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气镇静舒适化STA局部麻醉牙周韧带切断器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的概念:
微创拔牙是指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减少并发症,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痛苦,利于术后恢复的拔牙方法。微创拔牙的关键在于减少创伤,降低不良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拔牙窝骨量的损失,保持牙槽窝特别是颊侧骨壁的完整(尤其是前牙美学区)。
一.著——微创拔牙的理念
技术方法提升
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精细化
降低治疗风险
减少骨丧失
减少并发症
减少意外损伤
微创拔牙的原则要领
1.微创拔牙要求创伤最小,而不同器械造成创伤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是钳,挺,凿。因此临床上要考虑如何选取合理的器械,尽量用微动力系统代凿去骨,增隙。
①钳子只是夹住牙之后进行颊舌侧的摇动,然后将牙齿进行直接钳出,避免颊舌侧骨板的创伤。
②挺子的创伤进一步加大,挺子的适用范围在断根,如牙冠折断之后用挺子。
③凿子用在骨黏连,浅龋,挺患牙挺不松没办法时才配合凿子进行增隙,由此带来的创伤很大。
临床上要合理运用器械。例如上颌第一磨牙的拔除,断根已经非常小了,你还是用一个宽刃的挺子配合凿子再取,很可能就捅到上颌窦里去了,这时就要考虑用微动力系统,如涡轮机,超声骨刀进行去骨增隙,尽可能把创伤降到最低。
2.对牙槽骨保存的技巧为多分牙,少去骨;
3.另外,在微创拔牙时应防止损伤,如邻牙损伤,对颌牙损伤,软组织损伤等,这就要求施力可控,做到手保护,手控制;
上颌有上额窦,要看清楚它的位置,如看看有没有邻牙损伤,对颌牙损伤,拔牙挺牙时,要注意牙龈切口不要切的太大,避免软组织损伤影响血供,避免在缝合之后组织产生坏死,软组织就会有损伤,拔牙时,挺刃放在近中的位置,而不是以邻牙为支点,会把邻牙撬松造成邻牙损伤。扶好挺子,避免滑脱刺伤腭侧黏膜,掌握好支点,所有的施力应做到可控,做到手保护手控制,而不要只用一个口镜拉开口角,不控制挺子的方向,造成创伤。
例如上8牙胚,还没有牙根,颊侧冠面有骨壁的阻挡,根面其实就在上颌窦里,这样你使劲的一敲或者一推,就很容易掉到上颌窦里。这种牙的拔除,我们应该在6,7之间切瓣然后进行涡轮机的去骨,显露出上8之后,尽可能用血管钳或者钳子钳取出来。如果贸然用挺子往里挺的话,很容易就掉到上颌窦里去了,一定要施力可控,尽可能在直视下完成,不要盲目操作,尤其上8的视野非常局限。
4.拔牙时楔力,切削力并用,不用杠杆力;
放在近中牙槽嵴,作为一个支点,一转,配合切削力和楔力把牙弄出来,增隙,尽量往牙槽骨那进行,如果以邻牙为支点,邻牙有可能会松或者牙釉质微裂,造成邻牙损伤,支点找不准,拔牙会非常费劲。要掌握好力的使用,懂得怎么使力,怎么去旋转挺子,找好位置,这样拔牙变得事半功倍。
5.原则上尽量不翻瓣或减少翻瓣,翻瓣过大容易影响骨的血运,但在使用涡轮机动力系统拔牙时不可避免。
颊侧的骨膜对于颊侧骨板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不到万不得已,我们在切牙美学区的拔牙不要进行翻瓣,要不然会导致术后颊侧骨板的吸收会非常的迅速,主要是影响了骨的血供。有时候有些断根在涡轮机拔牙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如完全骨埋伏的阻生智齿,不得不切开牙龈黏膜,才能显露出牙齿,切割时底部要足够的宽度,保证充足的血供。
二.著——微创拔牙去骨方式
1.切削去骨
切削去骨,主要用拔牙刀(拔牙挺),创伤相对较小,使用方法为顺牙根弧度冠根向往复切削运动,用薄而锋利的工作端切断牙周膜,楔力挤压牙槽骨,以扩大牙周间隙,注意不使用旋转力和杠杆力。
2.旋转去骨
旋转去骨,主要应用动力系统(仰角手机),创伤相对较大,在磨除骨的同时,牙槽嵴会有一定量的丧失,因此注意在旋转去骨时,要沿着牙长轴在牙冠颊侧及远中间隙应用沟槽制备技术去骨,避免平行降低牙槽嵴高度。
3.压电震荡切骨
压电震荡切骨,多应用超声骨刀,与拔牙刀类似,用于切削硬组织,同时对软组织形成保护,有软组织识别性(放在舌神经,牙龈黏膜上也切不破),可减少切开翻瓣。上颌窦的外提升,去除颊侧骨壁后不容易伤到内侧的上额窦黏膜,上颌窦外提升术常用超声骨刀,而不会去采用涡轮机去除上颌骨外侧骨壁,应尽可能减少切开翻瓣,涡轮机的话,切开翻瓣性能大,必须要把瓣拉开,不然在切割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把黏膜卷进去了,产生撕裂。
三.微——新的拔牙技术带来的变革
特殊器械的应用:
笑气镇静舒适化治疗
牵引拔牙系统
STA局麻注射
物理拔牙钳
辅助开口器
P型牙挺
牙周韧带分离器
涡轮机
超声骨刀
1.Benex牵引拔牙系统
前牙区夹舌侧骨板多为束状骨,拔牙后,由于缺乏功能性的受力承载,拔牙后会出现束状骨吸收的情形,这些骨吸收过程中,可能让原本非常薄的颊侧骨板完全丧失。
无论是即刻种植还是延期种植,理想的牙龈形态,充足的骨量都是种植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Benexsystem进行微创拔牙,技术简便可行,能最大限度保留拔牙窝周围软硬组织,临床效果可靠。
操作:
①分离牙周纤维韧带
使用牙周膜切割器进行牙周膜纤维韧带的切割。
②松动/切断根部牙周膜
将微创拔牙刀从近远中向进行松解,插入放置30秒,如果牙齿牙根较为粗壮,插入停滞60秒。
③孔道预备
使用钻孔车长从根管口沿着牙体长轴方向进行钻孔,去除根管内容物,以防止后期Benex金刚砂钻被玷污。
④使用特殊的Benex金刚砂钻头进行二级预备
沿着原有的孔道方向进行金刚砂钻头的二级预备,保证钻针沿着轴向位于牙根中央,保证7mm深的孔道预备,在预备过程中保证降温,沿着牙体长轴方向进行垂直提拉。
⑤旋入牵引螺丝
根据情况,使用辅助工具盒中不同型号的牵引螺钉。
⑥放置牵引器
将牵引器放置在邻牙的牙冠上,将圆形可旋转支撑盘的开口朝向口腔前庭方向,便于观察牵引螺丝。
⑦牵引拔除
第一次旋转施加1~3分钟的持续张力后,使牙周纤维撕裂(出现龈沟渗血),后持续旋转加力至牙根从牙槽中脱出。
2.Sapian牵引拔牙系统
可高温消毒的手机内自带动力系统,可以让钻头插入牙根,钻头的柄(shank)上自带金属“圆球”,金属局部托盘与硅胶垫相连,然后将其放置在相对应的牙弓区段内,可以将托盘作为支点,杠杆作用于“圆球”的根方,以此将牙根拔除。
牵引拔牙系统优势:
①在牵拉过程中,锥形牙根逐步脱离牙槽窝,并不挤压唇颊侧薄弱的骨板,术后也不需要复位牙槽窝,故不造成牙槽突微小骨折,有利于唇,颊侧薄弱牙槽骨的保存,适合即刻种植。
③拔除残根时,无根折和牙根进入上颌窦或下颌管的危险,传统的残根拔除因锤子的敲击,容易造成牙齿进入上颌窦的风险。
⑤以邻牙进行缓冲支撑,进行牵引,不会像传统的牙挺拔牙对邻牙造成损伤。
牵引拔牙系统缺点:
①适应证窄,要求前后邻牙有足够的牙周潜力来承担拔牙时的牵引。
②口内空间太小,不利于牵引器的装载,不能用于后牙拔除。
③不适合多根牙的拔除。多根牙拔除需要强大的牵引力,且脱位的力方向与螺纹钉的牵引力方向(即单个牙根的根管方向)不一致,容易使螺纹钉从根管中滑脱。
④对于牙根过短(小于7mm),牙根预备长度不够或牙根阻力过大的牙齿,失败率较高。
3.超声骨刀
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通过特殊转换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经高频超声震荡,使所接触的组织细胞内的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从而将需要切割的骨组织彻底破坏。
1988年意大利口腔颌面外科医生Tomaso将其改良并首次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包括牙拔除手术。
超声骨刀的优势:
①超声骨刀是一种微米级的切割,切割时震动幅度小,能有效控制骨切割的方向及深度,因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②超声骨刀具有很强的硬组织识别能力,不易损伤软组织,是一种选择性的切割,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阻生齿拔除时黏膜和血管,神经的损伤。
③由于超声骨刀工作时是刀头的微幅振动,对牙周组织不产生额外的冲击力,从而避免了颞下颌关节损伤,骨折和牙体移位至周围组织的风险。
④超声骨刀工作时切割产热少,再配合大量的冷却水在刀头和术区形成水雾,能保证组织活性,利于创口愈合,同时,水雾可快速将切割产生的碎屑冲洗干净,进而保证术野清晰,便于临床操作。
⑤超声骨刀配有多种刀头和工作模式,使用时可根据部位以及骨厚度的不同,灵活选择相应的工作刀头和工作模式,使手术快捷,安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超声骨刀的缺点:
①去骨分牙时的切割效率偏低。
②设备昂贵,刀头价格高且在切牙时容易损坏。
③需要专门消毒安装,增加了助手的工作负担。
4.物理拔牙钳
物理拔牙钳是一种非创伤性提取系统,它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预测和非常规的拔牙方法,而不管医生的拔牙经验或牙齿状况,同时提供了良好的患者体验。
物理拔牙钳工作原理是作为一个挺子,而不是钳子,其工作工程类似于Ⅰ类杠杆机制。
*一个钳喙连接到缓冲垫,它作为支点,被放置在口腔前庭深处。
*另一个钳喙放在牙体组织的舌侧,尽量保持在骨水平上。
*它最常位于牙齿的舌侧或腭侧进入牙龈沟。
物理拔牙钳操作要点:
②可以接受很少量的唇颊侧动度,目的是垂直“提升”1mm。这种水平的动度能断裂牙周膜,促使牙齿松动。
物理拔牙钳的优点:
①微创,简单,快速,易于初学者掌握。
②简化了拔牙步骤,省去了使用牙挺的操作,从而避免了因使用牙挺不当而引起的邻牙受累及口腔软组织损伤。
④仅用4把新型微创多功能拔牙钳,即可代替原来繁多的拔牙器械,拔除全口牙齿,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减少了临床消毒和其他费用,降低了拔牙成本。
⑤拔牙完成后,复位颊舌侧牙槽骨,缩小拔牙窝,保存血凝块,促进创口愈合。
物理拔牙钳的缺点:
①不适用死髓牙及阻生齿。
②缓冲支点钳喙有可能导致牙槽骨骨折。
③该器械虽然简化了拔牙过程,但适应证窄,仅适合一部分完全萌出的活髓牙拔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5.辅助开口器
辅助开口器附加了舌档,可以让操作器械进行准确的放置,避免阻挡视线,及舌体运动带来的干扰。
6.牙周韧带切断器
这些牙周韧带切断器都是带有手柄的薄刀片(带锯齿以及不带锯齿的),能干净利索的切除牙齿周围的软组织。
*施加一定的压力,能有效的刺入牙周韧带,辅助牙齿脱位。
*使用直的牙周韧带切断器(或带角度的牙周韧带切断器),向牙根方向用力推进或者用槌敲击增隙。
新型的牙周韧带切断器头部使用镍钛记忆金属,可以适应根部形态变化,更好地切断牙周膜。
7.涡轮机
涡轮机的工作原理:0.6MPa的气压经过调压成0.2~0.3MPa的气压吹动涡轮继而带动车针高速运转,用以切割牙体,1958年,Kilpatrick首次报道将涡轮机用于阻生牙的拔除。
涡轮机的优点:
②振动幅度小,可减少患者术中紧张,恐惧心理。
③切削的方向和范围易于掌控。
涡轮机的缺点:
①车针折断。
②导致皮下气肿。
8.P型牙挺
Singh等对常规牙挺杆进行了改进,用”U”型挺杆替代了直型挺杆,挺刃与常规牙挺一样,与挺柄位于同一轴线上,“U”型挺杆与挺柄相连,形似英文字母“P”,因而得名P型牙挺。
P型牙挺的优点:
①与常规牙挺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大体相同,容易掌握。
②“U”型挺杆,可以容纳颊侧软组织,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口角的牵拉。
③四个象限的牙齿均可用同一把P型牙挺拔除。
P型牙挺可专门用于第三磨牙拔除,可避免口角皴裂,颊侧黏膜擦伤等并发症,但其推广使用尚需时日。
P型牙挺的缺点:
①结构较常规牙挺复杂,没有常规牙挺操作精确度高。
②适应证较窄,仅用于第三磨牙拔除。
③研发与生产脱节,目前市场上鲜有成品,不利于普及推广。
9.STA局部麻醉注射系统
现在主推无痛微创拔牙,显然对于患者而言,无痛化口腔治疗是首要的。如果看牙不疼,就可以持续性接受治疗,患者会对医生更容易建立信任感,操作更娴熟。
造成麻醉过程中疼痛的主要因素是进针时的刺痛,以及麻药推送过程中产生的胀痛。
特别是有些经验不是很丰富的牙医,在推药时把握不好力度,力度偏大致使推药过快时,产生的胀痛,灼热等不适感,甚至会超过进针时的蛰刺感。
STA局部麻醉注射系统可应用于:
1)牙周韧带注射PDL
①定位准确,使牙周韧带内注射更加舒适。
②麻醉剂流速低于患者的疼痛阈值,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③起效快速。
2)传导阻滞麻醉Block
①传统注射器进行下颌传导阻滞时,注射针会偏斜而导致麻醉失败率增加。
②使用SPA可以增加手感及可控性,无针的偏斜,提高精确性,起效快速。
3)儿童治疗(PEDO)
①手柄外观与传统注射器相比,更不具威胁性。
②手柄可以为躲开患者的视线而折断,以避免患者产生焦虑。
③注射速度小于患者的疼痛阈值。
④注射轻松,舒适,患儿及父母满意。
4)STA注射同样适用于口腔美学治疗,腭部注射,牙体牙髓治疗等。
STA局部麻醉注射系统优点:
舒适,准确,高效,安全
①视觉恐惧降低,注射疼痛减轻。
②医生执笔式握持,指尖精确控制注射针定位,操作稳定。
③可双向旋转进针,避免注射偏斜,准确到达目标位置。
④计算机控制匀速给药和回吸,自动形成麻药通路,避免麻药入血风险。
STA注射参数:
①医生用脚踏启动计算机自动给药,回吸。
②致密组织(如牙周膜,腭部)的注射,采用“缓速”给药。
③非致密组织的注射,“缓速”给药1/4药筒后,再切换到“快速”。
④不建议使用“涡轮速”进行给药。
10.笑气镇静舒适化治疗
如果带孩子去看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孩子害怕补牙,拔牙了,不肯上牙椅,或者紧紧捂住嘴巴,任医生和家长磨破嘴皮也不张嘴。
牙科恐惧不光孩子有,大人同样也有,如何克服恐惧,顺利的进行治疗?
笑气,学名为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无甜味的麻醉性气体,英国化学家普利奇特利于1771年发现笑气。直到1800年,戴维才发现笑气可以长期吸入,并会产生欣快感,所以取名“笑气”。
后来,医生发现笑气能使病人丧失痛觉,而且吸入后仍然可以保持意识,不会神志不清。笑气的使用会给牙科医生带来极大的便利,牙医韦尔斯在1844年成功的利用笑气镇痛拔除牙齿,成为第一个将笑气应用于牙科的医生。
笑气镇静舒适化治疗的优势:
①镇痛迅速
笑气吸入体内只需要30~40秒即产生镇痛作用,再加以局部实施麻醉药剂,2~3分钟即可迅速进入麻醉状态。
②镇痛效果可靠
据报道,经笑气麻醉,92%的患者完全无疼痛,只有8%的患者有轻微疼痛,无一例受术者感觉中度或重度疼痛,可以达到优良的临床治疗效果。
③镇静作用强与麻醉作用
在持续吸入笑气麻醉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而不是全身麻醉状态,患者可以主动配合治疗,避免了全身麻醉并发症,因此患者乐于接受。
④术后恢复快
治疗后2~3分钟即可行走,休息10~20分钟即可离院回家。
⑤镇痛方式简单
吸入镇痛,避免了静脉注射镇痛药的疼痛,由此,笑气麻醉特别适用于儿童牙病科,儿童治疗时的镇静和麻醉。
⑥易于接受
笑气麻醉在吸入时对呼吸道无刺激,味甜,草莓芳香味,或甜蛋糕芳香味,特别是儿童,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