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500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安徽亳州
阻生齿又称之为智齿,是牙科常见的口腔疾病,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牙周疼痛、牙冠周发炎、邻牙松动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1-2]。以往传统拔牙术中利用凿骨劈冠法进行治疗,创伤性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手术疗效不佳[3]。随着微创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微创拔牙技术开始应用在临床中,本文就微创拔牙技术在拔除阻生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阻生齿拔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6~66岁,平均(46.75±4.27)岁;病程2.4~8.7个月,平均(4.53±1.10)个月;低位近中阻生3例,中位近中阻生13例,高位近中阻生5例,低位垂直阻生2例,中位垂直阻生5例,中位远中阻生2例。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7~68岁,平均(46.82±4.32)岁;病程2.6~8.8个月,平均(4.59±1.14)个月;低位近中阻生4例,中位近中阻生10例,高位近中阻生6例,低位垂直阻生4例,中位垂直阻生3例,中位远中阻生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症状、X线检查结果证实存在阻生齿,并符合拔牙指征;②阻生齿均位于下颌者;③无心血管疾病者;④肝肾功能正常者。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口腔健康水平比较:术前,两组生理障碍、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社交障碍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理障碍、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社交障碍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口腔健康水平比较(±s,分)
组别n生理障碍生理性疼痛功能限制社交障碍总分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对照组305.34±1.103.18±0.756.24±1.343.30±0.785.10±0.973.05±0.664.48±0.692.80±0.4821.16±4.1012.33±2.67观察组305.40±1.132.04±0.526.30±1.412.00±0.565.13±0.991.96±0.474.52±0.731.15±0.3121.35±4.267.15±1.86t0.2086.8420.1697.4150.1197.3680.21815.8160.1768.719P0.8360.0010.8660.0010.9060.0010.8280.0010.8610.001
阻生齿在下颌第三磨牙、尖牙中比较常见,其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及滋生细菌,导致牙龈发炎、疼痛,并可能导致脸颊肿胀、张口困难、颞下颌肌紊乱,因此需要尽早拔除。阻生齿拔除术具有较大的难度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十分重要[4]。
综上所述,微创拔牙技术是拔除阻生齿的有效手段,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身体炎症反应以及提升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