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神经胶质瘤在颅内各种肿瘤中最为多见。其中以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再次为室管膜瘤。发病以男性多见,年龄大多见于20~50岁之间,以30~40岁为最高峰,另外在10岁左右儿童亦多见,为另一个小高峰。
神经胶质瘤的危害
1、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当颅内压等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2、肿瘤增大,导致局部颅内压力最高,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脑移位,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
3、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过中线,可造成楔形坏死。
4、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
5、小脑幕切迹疝,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6、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产生同侧偏瘫。
7、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
8、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搏停止而死亡。
10、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致延髓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不规划。随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脉速而弱,终致死亡。
胶质瘤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
头痛
呕吐
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水肿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癫痫
精神症状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局部症状
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
胶质瘤的治疗
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及化疗。
手术原则就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手术时要注意避开重要功能区作皮层切口,若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时,还应注意保持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严重后遗症,还应注意避免损伤下丘脑和脑干,以防发生危险。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神经胶质瘤重要手段,既可以作为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后的补充治疗,也可以作为非手术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由于胶质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混杂,顾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符合肿瘤生物学特性,治疗效果较理想。目前治疗胶质瘤较先进的放疗设备为射波刀(cyberknife)放疗系统和调强放射治疗系统。
世博高新医院在2015年就引进了新一代射波刀,填补了淄博乃至鲁中地区这一高端技术的空白,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