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波刀是一种用于全身各部位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的专用设备,它在智能影像引导下,利用机器人手臂将多束高能射线精确、无创地消灭肿瘤。多条射线束聚焦在病变区造成很高剂量照射,而对邻近正常组织得以保护不受明显损害,通过1-5次的治疗,达到摧毁身体任何部位肿瘤的效果。
射波刀放射外科的准确率在1.0mm(毫米)范围以内,如此精确的照射可用于位于重要结构附近、形状复杂的肿瘤治疗。这种功能特点是其用于治疗被认为不能够手术、或其他放射治疗不能够治疗的病变——给许多病人带来新的希望,也对一些能够手术的早期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种无需开刀而达到根治的治疗选择。
Cyberknife于1992年发明,用于全身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截止到2009年1月,全球有50个国家,超过60000位临床治疗病例的验证,在专业医学杂志发表260篇学术论文。
二、射波刀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Cyberknife系统的核心是交互式机器人技术。这套完全一体化的系统持续接收到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病人的位置、肿瘤位置和病人呼吸运动的反馈。基于这种反馈,Cyberknife自动持续地以低于毫米级的精确度对肿瘤组织进行X-射线的照射,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三、射波刀治疗的特点
无切口、不出血、无痛、无需麻醉、无需立体框架、无恢复期、治疗后立即恢复正常活动。
四、射波刀的优势(与以往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如伽玛刀,X-刀比较)
1.定位更为准确射波刀利用体内肿瘤附近的骨性标记物或肿瘤内/附近的金属标记找到肿瘤位置,以往技术为借助体表皮肤标记来定位体内的肿瘤,而皮肤的弹性和变形是高精度治疗的障碍;伽玛刀因为在体部肿瘤的精确性不能达到要求在西方国家只能用于颅内肿瘤治疗。
2.治疗中照射精确度的一致性治疗前、治疗中验证肿瘤位置,并利用电动床自动调整到正确位置,保证治疗中照射精确度的一致性,伽玛刀和X-刀治疗中无法监测患者治疗中的肿瘤位置变化,更无法实现电动床的6种运动方式的调整;
4.靶区剂量分布更为均匀合理通过非等中心照射方式,逆向计划系统设计照射方案,一般靶区周边剂量在80%以上,而伽玛刀和X-刀周边剂量通常在50~60%。
5.治疗周期更短在治疗体部肿瘤时,伽玛刀和X-刀通常在10次以上的照射(治疗精度的限制,单次照射剂量较低),而射波刀一般治疗次数为1-5次(平均3次),在一周内完成。
五、射波刀的治疗程序
第一步:治疗准备,固定,影像扫描定位
第二步:在计算机上制定治疗计划
第三步:无痛治疗整个的治疗过程大约需要30~90分钟。对于单次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后就能够离开医院,并立即恢复正常的活动。对于分期治疗的患者,将进行另外的每日治疗,一般不超过5次。
六、哪些肿瘤适合射波刀
作为全身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专用设备,射波刀可以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可以作为根治性治疗和复发、残留的挽救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结合使用,尤其对于以下肿瘤应用较为广泛。
1.头颈及神经系统肿瘤:如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胶质瘤、三叉神经痛、脊柱和椎管肿瘤、鼻咽癌、口咽癌等;
2.胸部肿瘤: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各种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胸壁转移复发等;
3.腹组肿瘤:胰腺癌,肝癌、胆管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局部复发,及各种腹膜后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