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1755.4.11—1824.12.21)发现的。他在《震颤麻痹》一书中描述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不随意震颤动作、肌张力减退、受累部位即使给予支撑仍不能运动、躯干前倾、行走时呈奔跑步态……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如同一种恶魔,使患者永远不能脱身”。过了几个世纪,医学界才明确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02帕金森病的现状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00/10万。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2018年中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明确把帕金森病作为研究的组成部分。
03帕金森病的表现
帕金森病的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也非常隐匿,常常在出现明显的肢体抖动时人们才意识到,而此时可能已处于帕金森病的中晚期了,因此,更加全面地了解帕金森病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将带您详细了解帕金森病的“真实面目”。
一、帕金森病分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包括:
1、手抖、脚抖:不听使唤地抖动,这就是帕金森病典型特征的表现——静止性震颤,一般在安静或者休息时抖得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睡觉时消失。
2、动作缓慢:走路慢、步伐小、常停顿。
3、行走姿势异常:身体前倾、弯腰驼背;走路时手臂无法自然摆动;走路过程中突然感到阻力变大、双脚被地板吸住(冻结步态);起步困难、转弯困难、止步困难。
4、面具脸:面部表情减少,表情冷淡,外人看起来像不开心。
5、肌强直:掰动病人手臂时,常感到僵硬,有明显的阻力。
▲行走姿势异常
非运动症状包括:
1、嗅觉失灵:研究发现,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超早期症状。
2、睡眠障碍:夜晚失眠、白天打盹,容易做梦,出现与梦境有关的突发动作行为,如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还可出现不宁腿综合征,表现为在安静状态或刚进入睡眠状态时,出现烧灼感、蚁爬感等感觉异常,需活动下肢方能缓解症状。
3、神经精神症状:①焦虑症和抑郁症:帕金森病的患者常常伴发焦虑和抑郁。②幻想和妄想:病人可出现是视幻觉的精神症状。③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空间感等高级思维能力的下降,常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但其亦可发生在帕金森病患者身上。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慢性便秘,泌尿功能障碍,如小便困难、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体位性低血压,勃起功能障碍等。
5、疼痛:在帕金森病晚期患者中常见,分布广泛,可表现为内脏和肌肉的疼痛,部位主要发生在颈、背、腹部、小腿、骨关节处等。
6、消化道症状:如吞咽障碍,可出现食物难以下咽、容易呛咳等症状,伴流涎。
二、帕金森不是中老年人“专利”
Q:帕金森病是只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会得吗?
A:帕金森病的发病年龄层从青年人到中老年人不等,而并不是只有50岁以上的中老人才会发病,当青年人出现肢体震颤、行走缓慢时也应警惕帕金森病的潜在发生。
三、帕金森病可以预防和控制
Q:帕金森病可以治愈吗?
当前,人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及认识也不断取得进步,如在治疗方面,从最初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发展到左旋多巴类药物的治疗,手术治疗有微电极立体定向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正在研究的神经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超声刀治疗,也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光明前景。此外还有运动康复、饮食疗法、心理疏导等补充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应对帕金森病尤为重要。从明确诊断、住院治疗、出院后的追踪(包括病情变化、药物调整、服药并发症、康复锻炼),需要医生对各方面进行细化的管理,才能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让患者更有信心去对抗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