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我科因“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增生”需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17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温等离子刀组、超声刀组及传统组,每组各39例。①等离子刀组男20例,女19例,7~62岁,平均30岁,平均病程7.4年;②超声刀组男26例,女13例,6~63岁,平均24岁,平均病程5.5年;③传统组男24例,女15例,6~53岁,平均29岁,平均病程5.6年。117例排除伴有其他疾病及慢性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扁桃体肿瘤、鼾症、慢性肾病、血液病及心脏病等影响本次手术预后的基础性疾病。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统计,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中患者的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先予面罩吸入性麻醉及静脉麻醉后,再行经口或鼻的气管内插管。手术均由同一位熟练操作低温等离子刀、超声刀及传统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有经验的高年资主任医师。
患者均采用CoblationII型低温等离子手术器械(ArthroCare公司,美国)的EIC5874型刀头,使用温度约40℃~70℃,用DAVIS开口器暴露双侧扁桃体,并充分暴露扁桃体及其下极,以扁桃体钳钳夹扁桃体中部并向内下牵拉,沿腭舌弓游离缘外侧约2mm处自上而下切开黏膜,向上暴露扁桃体上极包膜,沿包膜自上而下切开并暴露下极,在包膜与周围间隙内进行切割至扁桃体完整切除,边切割边电凝止血,直至扁桃体完整切除。低温等离子系统切割能量7档,凝血能量4档,使用过程中若遇出血,即用等离子凝血功能进行止血,术毕检查创面并止血,必要时采用缝扎止血。因术中活动性出血不易止血,共有3例(2例左侧,1例双侧)采用缝扎止血。
患者术中采用Harmonic超声刀系统(强生公司,美国),耗材器械为超声刀蓝手柄(FCS9)配合弯形多用剪,工作频率55.5kHz,功率输出设定为3~5档,使用温度为50℃~100℃。用DAVIS开口器充分暴露扁桃体及其下极,用扁桃体抓钳向内下牵拉扁桃体,用镰刀做一弧形小切口,稍作分离,暴露被膜,再用超声刀沿扁桃体上极被膜切开,用扁桃体抓钳向内牵拉扁桃体,紧贴被膜表面离断扁桃体被膜外组织后,可见创面呈白色,沿扁桃体被膜自上而下切除扁桃体,在处理扁桃体下极时,沿腭舌弓及腭咽弓向下切至三角襞,可清楚地暴露扁桃体下极,以便完整切除扁桃体,避免扁桃体残留及过多的切除舌根部淋巴组织。切除时无出血或出血量较少,手术过程中仅使用扁桃体抓钳、超声刀系统。检查创面并彻底止血,观察无出血后,术毕。术中若遇不易止的活动性出血,可采用缝扎止血,共有1例(右侧)。
用DAVIS开口器撑开口腔,保护切牙及口唇部黏膜,充分暴露扁桃体,可窥及扁桃体下极,用扁桃体抓钳牵拉扁桃体向内下方移动,镰状刀弧形切开腭舌弓处黏膜,再沿腭舌弓半月皱襞反转切开后,并沿扁桃体切开其与腭咽弓处的黏膜,寻找扁桃体白色包膜,自上而下用扁桃体剥离器完全剥离扁桃体至下极,再用圈套器套除扁桃体后,即刻棉球压迫止血,检查创面未见出血,术毕。对于活动性出血点予以缝扎止血,共12例(4例左侧,2例右侧,6例双侧)。
术后均予静脉补液及抗生素治疗3d,止血药2d,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均给予活性银离子漱口水漱口),嘱其进食软流质饮食2周,术后6h后可予冷流质饮食,一般住院治疗6~8d,术后随访6个月。
等离子刀组与传统组各出现1例原发性出血,予以压迫止血后等离子刀组血止;传统组1例入手术室再次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术后止血术,查找到出血点行缝扎止血。等离子刀组1例、超声刀组1例、传统组2例出现继发性出血,出血量均未超过50mL。等离子刀组1例离院后未按规定饮食出现咽部出血,但来院时已自行停止出血;超声刀组1例术前体温正常,术后第2天出现发热,此后监测体温正常,但观察创面见扁桃体伪膜形成较厚且较污秽,伪膜脱落过程中可见少量渗血,予棉球压迫止血处理;传统组均于住院期间出血,予冰水漱口及棉球压迫后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