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成立于1983年,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苏州大学肿瘤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江苏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江苏省肿瘤免疫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生物免疫治疗学)的重要参与科室。
科室面积约3000m2,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收治患者4000余人次,核定床位107张。目前拥有TrueBeam(瓦里安)、AXESSES(医科达)、Precise(医科达)三台直线加速器,可覆盖全范围的放射治疗技术:颅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体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BRT)、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门控快速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GatedRapidArc)、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各类技术手段,配备有三维超声引导系统(Clarity)、四维激光监控与摆位系统(Sentinel)、四维CT图像引导系统(4D-IGRT)、六维床自动摆位系统,可在精准打击肿瘤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其中瓦里安还是全世界首个可进行一键式非共面放射外科技术HyperArc的直线加速器,尤其适用于对精准照射要求很高的脑部肿瘤。我科还配置了专用西门子模拟定位CT和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Mosaiq放疗网络管理系统、BluePhantom三维水箱以及VMAT调强计划剂量验证设备Compass,满足了保障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要求的需要。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人才梯队。现有医师20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中级医师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硕士以上学历占85%以上(其中博士9名),护理人员47名(其中省市级专科护士3名),技师10名(其中物理师4名)。本科室近年来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常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常州市预防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卫健委项目1项,另外承担省市各级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论文10余篇。
一、主要疾病诊疗范围
1.各种良恶性疾病如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唇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腔鼻窦肿瘤、甲状腺癌、涎腺肿瘤、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和头颈部少见肿瘤;
2.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原发气管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乳腺癌;
3.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结外原发淋巴瘤和髓外浆细胞瘤;
4.消化道肿瘤: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肛门区癌;
5.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睾丸恶性肿瘤和阴茎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外阴癌;
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室管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和椎管内肿物;
7.软组织肉瘤、骨肿瘤、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疤痕增生、甲状腺突眼等。
二、特色技术
1.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
该技术是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完全具备适形放疗的优点外,IMRT技术可实现照射野内的剂量强度调节,不仅能使肿瘤区域(比如临床可见区、亚临床区)实现不同剂量的照射,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而且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几率,减少治疗后的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加速器治疗机会根据放疗方案自动围绕患者旋转多个角度,或者重复停止和启动,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治疗肿瘤。
2.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
3.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IGRT)
4.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BRT)
该技术是指图像引导下以肿瘤根治性治疗为目的的高剂量照射,最大的特点是分次剂量大,治疗的天数短,可以作为早期肺、肝、胰腺等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
5.自适应放疗(AdaptiveRadioTherapy)
该技术是指通过引导图像(CT、MRT),持续对放疗治疗过程中病人肿瘤和器官的运动、形变、摆位误差等进行监测、分析,并随时调整治疗计划及剂量。
6.门控快速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GatedRapidArc)
7.4D-CT呼吸时相融合控制技术
该技术用来减轻呼吸运动影响的技术,在CT扫描同时监测患者呼吸周期,在后期的定位图像中便可以追踪到肿瘤的运动,在内靶区ITV的勾画时准确地补偿呼吸运动的影响,从而减少了治疗范围。通过呼吸时相融合控制技术可以进一步缩小治疗范围,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