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15年24期

目的:旨在分析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对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46例,将其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没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发病规律。结果46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1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ST段抬高的特征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26%。临床处理时,可结合患者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早期鉴别有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度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入院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8例患者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成人水平。采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段后,58例患者4周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Ⅰ~Ⅱ级(死亡或植物生存)18例,Ⅲ~Ⅴ级(神志清楚,自理生活能力有或无)40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为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治疗中合理应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有颅内血肿、脑疝、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脱位与合并脊髓损伤中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经X线和CT检查,均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功能A组5例,B级3例,C级4例,D级38例,相较术前A组10例,B组13例,C组20例,D组7例明显改善。相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促使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腮腺术后涎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腮腺手术病例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手术,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33例(超刀组),另选取电刀手术30例设为对照(电刀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式一致。并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涎瘘等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刀组所得出的各项数据均低于传统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可减少术后涎瘘的发生。

目的:观察空氧混合仪联合简易呼吸气囊在早产儿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早产儿抢救中使用空氧混合仪联合呼吸气囊进行复苏,观察复苏效果和预后。结果复苏效果明显,患儿预后良好。结论空氧混合仪联合呼吸气囊作为早产儿复苏抢救装置使用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目的:观察磁致伸缩治疗技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牙周炎顽固性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牙周炎经传统牙周治疗后仍然有牙龈出血的患者采用磁致伸缩治疗仪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生理盐水加甲硝唑冲洗,术后每周1次局部牙周袋内上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连续4周,观察牙龈出血改善情况。结果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6%。结论采用磁致伸缩治疗技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牙周炎顽固性牙龈出血,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入住我院并有明显引产指征的1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对其中80例进行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引产,设为观察组,另80例为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进行引产,两组间孕妇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球囊宫颈扩张器在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方面的效果都优于缩宫素,说明其在计划分娩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名尿毒症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好。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2例,其中17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5例行鼻内镜下联合改良Caldwel-Luc术式,观察22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无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无复发。结论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中,鼻内镜下行切除术是一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但与Caldwel-Luc术式联用效果更佳。

目的:评价金属材料制作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患者的36颗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进行临床观察,按照牙体缺损部位分为一类洞型缺损和二类洞型缺损,使用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0.5年,1.5年及2.5年进行回访观察。结果36例高嵌体除2例观察末期松动外,其余在观察期内未见损坏,基牙未见继发龋及折裂,边缘密合性良好。36例高嵌体牙龈炎发生率无差别。结论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修复效果较理想,是一种临床疗效较理想的修复形式,但由于本实验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衰引起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0例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以及结合呼吸机面罩、气管插管等治疗方式,观察分析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动脉血气等指标。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过治疗,24h之后,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1±3)次/min、心率为(86±8)次/min,治疗前呼吸频率为(36±4)次/min、心率为(123±10)次/min,动脉血氧分压有所上升,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机治疗可以让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得到改善。

目的:分析观察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麻醉科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且在每组均有3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对其应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同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中,试验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硬核性白内障临床治疗效果,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治疗中,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治疗效果好。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抽取湖北省宜城市孔湾镇卫生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的优势。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2月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传统组予以抗血小板常规治疗,rt-PA组患者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不同。结果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rt-PA组改善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的疗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患者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5年4月的120例胃溃疡病例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7%(40/60),低于观察组的87%(5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期间两组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9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aO2较对照组提高,PaCO2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取得显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治疗,使用曲美他嗪对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实施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

目的:分析三联疗法对于Hp阳性D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89例D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药物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及埃索美拉唑。结果治愈83例,好转5例,未愈1例,81例Hp根除,根除率为91.01%。结论应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改善Hp阳性DU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采用125I粒子联合氟尿嘧啶缓释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125I粒子单纯治疗;观察组采取125I粒子联合氟尿嘧啶缓释粒子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患者采取125I粒子联合氟尿嘧啶缓释粒子可提高疗效。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1~12月我院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优秀。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2014年2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分析对比进行普通护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干预产生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患者的病情。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必要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强化认知干预训练。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得分、Barther得分、NIHS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护理纠纷资料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原因、患儿家属的原因、医院环境、制度以及社会问题等。结论针对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能让儿科护理中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用讨论和查找的方法对新生儿吸氧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绘制鱼骨头等形式查找出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的原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防范吸氧管脱落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在品管圈成员的指导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我科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较以前显著下降,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和共同参与意识,有效提高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食道癌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食道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得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得分情况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分别是(29.00±5.02)分和(29.30±6.30)分,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有效降低不良病症发生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的:探讨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后的延伸护理方法,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的11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延伸护理,采用WHOQIL-10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接受延伸护理能够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临床中使用该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对接受护理干预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2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96.2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是71.25%,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效果,让患者的复发率降低,所以临床中对疗效影响明显。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急诊科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42/4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1%(3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保证了护理质量。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收诊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作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目的: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舒适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提升(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母乳喂养产妇,将所有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完成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幼保健过程中实施母乳喂养的产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产妇的满意程度,对于新生儿以及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法分为电切组和激光组,分别给予经尿道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情况,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激光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低于电切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法均能有效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绿激光治疗更为安全高效。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口腔科收治且采用常规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中抽取43例作为常规组,选取同期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的43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种植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种植组临床总有效率、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相比,口腔种植修复的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且较为安全可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回顾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现状,结合国外养老护理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培训体系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为了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骨干医师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技能,我们引用高校教育中的导师制带教法进行培养。从选择导师、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报告书写、撰写综述等多个环节实现“一对一”的师生互动,促进了骨干医师的主动参与。导师制能够使骨干医师获得再学习能力,同时导师自身建设得到强化,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进修医师培养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青光眼位列全球不可逆致盲眼病第二位,致盲率高。我们用氪绿激光联合Nd:YAG激光,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周边虹膜成形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房角镜对联合激光手术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证明联合激光治疗初次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目的:分析利用关节镜行微骨折术对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2013年5月~2015年1月治疗的98例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微骨折术组、对照组,每组49例,分别采用微骨折术、清理术进行治疗。结果微骨折术组总有效率为89.90%,对照组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关节镜行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治疗,而对比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比组。结论运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具有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的9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接受哪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突出。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完成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指标均有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6%;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要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使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目的:探讨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96例Hp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RAC组、OAC组和LAC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目的:本次对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P<0.05。结论对于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可以采取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有利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率高,且能降低患者的肌钙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2013~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30例全凭静脉麻醉胸外科患者,对其临床麻醉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血流动力学治疗稳定,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治疗效果突出,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高,降低了误吸麻醉药引起呼吸道和肺循环的不良反应几率。

目的:研究与分析围术期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对老年患者全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5~80岁非心脏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术中泵注尼莫地平,对照组泵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2d、4d、7d进行MMSE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d,MMSE评分均比术前1d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2d的MMSE评分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2d、4d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中应用尼莫地平对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

目的:探讨金龙利咽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咽炎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效果较好。

目的:观察升陷塞流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升陷塞流汤随证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72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50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5.8%。结论升陷塞流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从中药的质量、采收、加工、保管、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这些方面均可影响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发挥。结论针对这些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使用中药的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才可有效发挥中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情恶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和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甲硝唑口服用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及体征状态,3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结果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功效。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应用补肺汤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处于慢性持续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补肺汤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2个月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结果2个月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呼气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肺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病情。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补气通络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络汤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论治的用药需要,结合药物自身性质,以及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独有的绿色传统制药技术,应该认真借鉴、继承和发展。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明确原理、探讨理论、使生产自动化、企业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助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国际化,提高炮制品的内在质量。

目的:研究对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9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先进行常规治疗,然后给予观察组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7.50%),且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和单剂减少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新发房颤的效果。方法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三组,氨氯地平组(n=85),贝那普利片组(n=87),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合剂组(n=84),疗程均为18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记录新发房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合剂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数值较单药组降低明显(P均<0.05);新发房颤率低于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药组。结论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及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可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和左心房扩大,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且新发房颤发生率较低。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的74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目的:探析脑血栓治疗中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8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脑血栓,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目的:研究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行尼莫地平联合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期1个月,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行尼莫地平联合川芎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实用价值高。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观察组中的25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论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分析匹多莫德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应用,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一共对6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抗感染治疗,使用止咳化痰和雾化吸入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治疗,根据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用药治疗后,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患儿的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比起对照组改善的幅度更大一些,P<0.05。结论匹多莫德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能够降低患儿反复感染的几率。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匹多莫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和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血压、血糖,且降低患者尿白蛋白量,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38例(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目的:对厚壁型胆囊癌以及慢性胆囊炎的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厚壁胆囊癌患者32例和慢性胆囊炎患者6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CT诊断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厚壁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胆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前者的厚度比后者要大。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粘膜完整率、轮廓清晰度要比厚壁胆囊癌患者要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者的胆道阻塞几率和位置有差异性,厚壁胆囊癌患者的发生几率比慢性胆囊炎患者要高。结论使用螺旋CT进行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扫描诊断,可以观察到两者的差异性,临床中能够使用该种诊断方式来进行区分鉴别。

目的:分析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胸部X线与CT扫描特征,并将两种扫描结果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CT表现:58例(80.00%)怀疑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2例(3.33%)CT表现不典型,经病理学检查与纤维气管镜证实;CT征象主要包括肿瘤周围改变、转移情况及形态学特征三方面。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均可作为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手段,但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50例。对患者的经手术病理以及临床治疗追踪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结节往往表现出分叶、毛糙、密度不均匀(病灶内空泡征、支气管充气以及磨玻璃密度等)、胸膜凹陷征以及血管聚集等,而良性结节往往表现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以及钙化灶等。结论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密度、边缘情况以及周围结构等都有清楚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目的:探究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脏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对比良、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ADC值情况。结果肝脏血管瘤的ADC值高于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以及肝囊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以及肝囊肿患者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有效鉴别灌注ADC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分别给予所有患者普通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扫描诊断,对三种诊断方法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超和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结节性质、误诊率、发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普通B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和CT扫描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帮助医师准确判断结节性质,了解发病情况,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方法优于普通B超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副乳腺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治和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经高频超声及临床诊治的21例副乳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并鉴别诊断。结果副乳就是多余的乳房,一般发生在腋前区或腋下,也可见于胸壁、腹部等。副乳大多成对出现,对称分布,一般都比正常乳房要小,平常期的副乳实质回声一般略低于正常乳腺组织或强弱相间,高于脂肪组织,边界不整齐,无包膜,乳腺小叶结构不完整,实质内大多无明显的血流分布,与正常乳腺有明显分界,可发生小叶增生、导管扩张、纤维腺瘤、副乳癌等。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副乳腺病变为实用和有效的检查手段,且适用于哺乳期妇女,便于临床诊治和随访。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门诊经临床证实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0例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均表现为双侧卵巢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为正常卵巢的2~3倍。小卵泡数目增多,单个切面内卵泡数目>12个,多沿包膜下呈“车轮状”排列。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院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由于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结合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大班授课,每班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包括举行“学生交流”,转变学习方式和翻转课堂的应用,较好地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教育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100名实习护士进行研究,将这些护士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我们提供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在完成半年的实验周期后,实习老师会提供试卷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考核,围绕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两组的考核情况。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评分结果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能够让实习医生的护理能力得到提升。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的护生200人,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研究组护生采取临床路径式带教法,对比两组实习学员在带教结束后的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具体护理操作情况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护理操作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法相比,临床路径式教学能够使实习护理人员更好的掌握护理理论知识、操作熟练度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手术室护理技术视听教材的建设,是将传统手术室护理的诊疗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更全面、更科学、更标准、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直观的描述,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显示出来,对推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顺利实现管理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已经进行绩效考核,但因为各地方医疗机构的考核标准不一,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传统的行政考核方法,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考核目标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医疗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究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策略。

影像科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及争创三级综合医院活动中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1]及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2],顺利通过考评。在此总结评审对影像科的作用: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提高,应急急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改善;体会:认为评审标准缺少一些具体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资料较多。建议评审标准应吸收部分专业技术标准以供参考使用,应着重强调医院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0%,低于观察组93.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超短波理疗配合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口服金刚藤胶囊结合超短波治疗组)和临床对照组(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组)各32例,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观察组治疗症状治疗痊愈22例,症状治疗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6.875%;经对照组治疗症状治疗痊愈15例,症状治疗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37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结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急性左心力衰竭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为16.00%,对照组为4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呼吸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康复。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介入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目的:对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我科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进行术后药物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镇痛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7例术后疼痛患者,97例疼痛完全消失,其余20例疼痛得到缓解,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镇痛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利于疾病恢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对比出院1周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控制论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心理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控制论,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血液透析安全,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32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实施保暖护理、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辅助建立循环、合理用药等护理措施,分析抢救效果。结果328例窒息新生儿,经过抢救及相应护理,4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其余患儿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和科学娴熟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致残、致死率,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因此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30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抢救成功,3例患者因心肌梗死面积大,且因各种情况延误了佳抢救时机,后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0%。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27例抢救成功的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治疗过程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的认同。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6例)和康复护理组(29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和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6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74%(36/38),略高于对照组的89.47%(34/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分比例为86.84%(33/38),高于对照组的63.16%(2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目的:观察血脂和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FDG、TC、TG、HbA1c、LDL-C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存在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T2DM患者血脂和蛋白水平的监测对其病情和治疗效果的判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记物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有胸闷气短等症状的老年患者为非典型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的Myo、CK-MB、cTnI的含量及急性心急梗死患者8h内急性心肌损伤标记物早期敏感性。结果8h后,对三组患者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和非典型组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肌梗死组和非典型组两组患者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比较结果显示,非典型组血清中Myo、CK-Mb、cTn1的含量高于心肌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1、CK-MB、Mb三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7.9%、95.8%、100%。说明血清中的Myo、CK-Mb、cTn1作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早期敏感性。结论血清中的Myo、CK-Mb、cTn1的含量可以作为心肌损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临床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目的:观察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验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住院患者共800份新鲜尿液标本,所有标本均采用干化学法、镜检法独立进行尿液红、白细胞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例数和检验结果。结果干化学方法检验尿液红、白细胞的准确率同镜检法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法对尿液红、白细胞进行检验,会存在假阳性、假阴性,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的:通过检测IT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IL-17与IL-23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ITP的发病机制,为ITP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γδ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IL-17、IL-23。实验组分正常对照组和ITP组;ITP组分为治疗前组与治疗后组(有效组、无效组);ITP组初始均予地塞米松10mg/d,此后口服强的松维持并逐渐减量,总疗程1个月。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γδT、IL-17、IL-23分别为(6.41±1.76)%,(43.04±6.10)pg/ml,(34.03±3.64)pg/ml;ITP治疗前组:γδT、IL-17、IL-23分别为(14.90±2.41)%,(76.67±11.86)pg/ml,(63.06±12.08)pg/ml;治疗有效组:γδT、IL-17、IL-23分别为(7.19±1.29)%,(53.95±11.97)pg/ml,(37.12±3.89)pg/ml;治疗无效组:(12.87±2.11)%,(62.51±10.11)pg/ml,(58.42±10.08)pg/ml。结论IT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IL-17、IL-23水平较正常人高,γδT细胞、IL-17、IL-23参与了ITP的发生发展;ITP患者治疗有效者γδT细胞、IL-17、IL-23水平下降。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价值。方法子痫前期产妇43例,对照组健康孕妇10例,CliniBio129-C-350酶标仪显示研究对象血清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结果子痫前期组sFlt-1、PLG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能够预测子痫前期。

目的:探究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如何降低,对检验误差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的1000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降低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寻找关键性对策,和提出检验误差降低对策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关键性对策提出后,相比提出之前的检验合格率有非常大的提升,结果前后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合理的对策来降低检验误差非常重要,能够保证检验的准确度,给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目的:探讨分析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老年患者大便隐血及幽门螺杆菌抗体检验的结果,正确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以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法采集30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患者的大便及血样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停药后采集大便及血样进行检测,结合胃镜检查诊断溃疡病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患者的大便隐血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显示,胃镜检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12例Hp感染。适当停药后大便隐血试验全部为阴性,随访3~6个月无再出血。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根据个体差异掌握合适剂量,同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以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目的:分析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尽早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大程度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8例住院儿童SSS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血常规及细菌学检测、血培养等,治疗应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并短程联合糖皮质激素,部分较重患儿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运用。结果168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低,7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6例培养为阴性,血培养全部阴性。全部病例均于2~10d治愈出院,平均住院(5.1±4.8)d。结论SSSS诱发因素包括蚊虫叮咬等诸多方面,发病主要集中于7~8月,好发年龄3~5岁幼儿。细菌培养阳性率低,7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6例培养为阴性,血培养全部阴性。抗菌素并短程联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取得满意疗效。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94例常规体检人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末梢采血,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末梢血中的Hb、RBC、Hct、PLT、MCHC水平均低于试验组(P<0.05),WBC、MCV水平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数值较末梢采血方式更准确,检验结果更稳定。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33和CD44在患者的肿瘤原发灶以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分析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细胞分化程度与其表达情况的关系。结果40例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5例,占62.5%(25/40)。CD133和CD44在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23/25)、72%(18/25);CD133和CD44在原病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57.5%(23/40);CD133和CD44阳性组与阴性组原发灶肿瘤大小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生物学有直接的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

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61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对比分析风险管理手段运用前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家长满意度优于应用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风险管理运用在新生儿病房中,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家长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目的:浅析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85%)护理差错,未出现任何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出现6例(11.11%)护理差错,3例(5.56%)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53/54),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目的:探索五官科护士面临工作压力时采取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50名五官科护士进行个人基本情况、护士应对方式量表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在问题解答、逃避与自责方面,已婚与未婚组、不同护龄组在缓解情绪困扰方面,不同科室组在寻求社会支持方面,已婚与未婚组在正面认识方面,不同科室、不同护龄组在行为逃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管理者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人群采取人性化管理,调整护士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正面认识,寻求社会支持,主动采取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缓解工作压力。

目的:观察临床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40~75周岁,LDL-C基线水平平均在4.2mmol/L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B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分别于治疗前后一个月后观察LDL-C变化并统计LDL<1.8mmol/L患者比例。结果两组在LDL-C等各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指标优于B组(P<0.05)。A组:LDL<1.8mmol/L患者比例为72.30%,B组:LDL<1.8mmol/L患者比例为54.20%,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使更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达标,且安全性良好。

目的:分析铁剂不同给药途径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肾内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治疗的102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I组、II组,两组给药途径分别为口服、静脉注射。结果I组总有效率为72.55%,II组为90.20%,II组高于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无1例出现肝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铁剂静脉给药途径对于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途径,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和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奥曲肽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29%,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1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和奥曲肽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要比单独使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好。

目的:观察巴曲酶及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150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巴曲酶组、阿加曲班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巴曲酶组有效率52.0%,阿加曲班组有效率为72.0%,都好于常规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阿加曲班更为有效。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在门诊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病例116例,随机分组后治疗组58例以毫针针刺双侧颈夹脊、双侧风池,刺毕连接音乐电针。对照组58例针刺相同腧穴后,连接脉冲电针。完成一个观察周期的治疗(14天),评定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44例,有效39例,无效1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音乐电针疗法针刺双侧颈夹脊、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音乐电针疗法改善眩晕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突显了音乐电针疗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研究组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疗。两组鼻咽癌患者放疗完成后均给予5年有效随访,记录其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将数据给予专业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经上述相应方法放疗后,研究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28例),对照组(n=34)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27例)(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70.59%(24例)、无瘤生存率50.00%(17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61.76%(21例),对照组5年生存率44.12%(15例)、无瘤生存率23.53%(8例)、无远处转移生存率29.41%(10例),提示研究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显著提高其远期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将问题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和示范性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以“问题-讨论-示范-指导-解决-反馈-应用”为模式的协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明显,各项能力的发展更均衡,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临床医学系的120名少数民族医学生分为两组:PBL教学模式为试验组,共58名,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组,共62名。通过课后理论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证明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见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麻醉生理学是临床麻醉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中,《麻醉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教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应需施教,因材施教;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目的:分析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胸外科实习生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模拟临床思维教学,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生临床理论知识合格率(98.0%)、技能合格率(96.0%)和对照组(84.0%、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胸外科教学中采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效果突出,可提高学生临床知识掌握度。

目的:探讨PWW教学法(practicewhilewatching)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新生60名,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培训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同时发放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评价的满意度及施救意愿。结果技能考核结果与施救意愿上两组同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实验组学员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学员满意率为80.0%,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引入PWW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者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有利于提升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施救率。

目的:探讨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对提高麻醉学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包括(1)基本大课讲授。(2)技能手把手教授。(3)小组讨论头脑风暴。(4)情景模拟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交互式,后采用模拟人系统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结果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从实践中得到锻炼。结论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式(CBS)教学法对肺栓塞(PE)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例临床疑难PE改编成CBS教案,对15名学员应用CBS教学法进行课堂授课,通过教学前后成绩测评、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及教学后自由提问交流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结果CBS教学后成绩(8.8±1.0)比教学前成绩(5.6±1.5)提高(P<0.05)。教学效果反馈问卷显示12名(80%)学员对该教学方式表示满意,14名(93%)学员提高PE的鉴别诊断,13名(87%)学员提高临床思维能力,12名(80%)学员增加学习兴趣,10名(67%)学员加深理论的理解。结论CBS教学法有助于学员提高PE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思维,增加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院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对护理人员自身掌握的知识理论的需求越来越高,想要更好的满足现代护理工作标准,就需要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现阶段,护理成人高等教育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护理函授教育作为一种能提升护理学员知识结构的有效办法,让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护理人员得到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愈发显现其重要性,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优秀且身心健康的医生,亦有助于医治和关怀患者。人文素养教育体现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全社会都应参与营造一个深厚的人文素养氛围,并促进其发展。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节育器部分嵌顿取环术中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节育器部分嵌顿的妇女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实验组术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妇女取环术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56%,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绝经后妇女节育器部分嵌顿取环术中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高。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免疫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3、C4、IgA及IgG免疫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水平,改善血清C3、C4、IgA及IgG免疫学指标水平,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7.96%大于对照组77.5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别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加用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血流速度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

目的:对葛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葛根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葛根汤联合西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糖,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分为B超组(n=25)和心电组(n=22),比较临床结果。结果心电组经过检查,左室肥厚4例、左室增大2例、主动脉扩张4例,B超检查,左室肥厚18例,左室增大12例,主动脉扩张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的检出率高。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客服正在输入...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THE END
1.m22和超声刀可以同时做吗?普通外科指导意见:M22王者之冠和超声刀可以同时做,但必须是M22王者之冠做在前面才可以一起同时做,具体的操作顺序是先进行超声刀治疗再进行M22王者之冠治疗,如已进行M22王者之冠治疗需一个月后进行超声刀治疗,M22王者之冠两个周后进行超声刀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2022-12-26 09:19相关...https://m.bohe.cn/iask/mip/p2v0t7ic3k06qro.html
2.侧切刀口上的小洞大致上,比如说肝脏的小肿瘤灶,小的肿瘤,如果患者不同意手术,或者不适合手术,我们可以进行冷冻的消融,达到根治的目的,第二个就是危险部位不能手术,比如说肝顶部顽固的肿瘤,我们也可以进行氩氦冷冻的消融,冷冻刀只要不穿到血管,就不会冻伤血管,所以在血管附近,我们进行冷冻消融,是非常安全的,还有就是巨大的肿瘤,...https://m.fh21.com.cn/iask/dzmip/61195008.html
1.超声刀和普通绝育有啥区别?1.3更新绝育彻底毕业,更新刀口图拆了线+又养了几天彻底摘头套啦,更新一下刀口状况。感觉恢复的还是非常好的 拆线前两天,问医生能不能拆线的时候拍的(约术后七天) 拆线后三天,已经完全恢复,摘头套绝育毕业啦~ 12.19 今天带女儿去做了绝育!超声刀真的不错子! 刚到医院的时候还有点应激、脱水。(断食断水前掐着点给了大概100多克罐头,强灌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4893662
2.辅助小切口范文10篇(全文)在国内,一直以来给母猫进行绝育都采取正切的方法,先不说这是不是最佳手术方案,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它确实已经很成熟。技术熟练的医生,可以在猫咪身上留下很小的创口,并娴熟地完成手术。但采取正切的话,有以下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 采取正切的手术方式,刀口相对较大。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iptdmpb.html
3.猫咪超声刀和普通绝育的区别?喵百科猫咪超声刀和普通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切口要更工整,且切口要小一些,手术之后有利于恢复,一定程度上,...https://moecats.com/question/19573.html
4.超声刀和超声炮区别在手术中,刀口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关系到手术过程的安全及效果。超声刀和超声炮是当前医疗器械中非常常见的两种手术刀具,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手术刀具的区别,以帮助您更好的了解它们。 超声刀 超声刀全称为超声切割系统,是一种使用高频率震动的超声波切割和凝固手术...https://www.pink-baby.net/wenda/109503.html
5.注射除皱针手术失败表现有哪些(线雕隆鼻的危害有哪些?)超声刀危害有哪些? 线雕隆鼻的危害有哪些? 女人过了45岁,比较不愿意接受哪些事实? 注射玻尿酸会不会加速衰老? 活到现在,你都有过哪些曾经觉得该花的“冤枉钱”? 茶油的用处有哪些? 你好。山茶油是一种从山茶树的茶籽压榨出来木本植物油脂。 山茶树,一般要种四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长达十二个月之久。https://news.179e.com/jgzx/691812.html
6.做了超声刀要注意什么?除了以上几点,术后还需注意观察皮肤恢复情况,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一般来说,超声刀术后1-3个月会逐渐显现出效果。 总之,超声刀术后注意事项涵盖了洗脸、护肤品选择、防晒以及避免高温环境等方面。只有做好术后护理,才能确保手术效果,实现面部年轻化的目标。 https://www.jd.com/pccontent/6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