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宠物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年轻人成消费主力

每周一次洗澡,每月一次驱虫,半年一次体检……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情感陪伴,还有每个月的固定消费支出。近年来,合肥宠物市场热度升温,年轻人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宠物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吃饭”“看病”,写真、保健、保险……消费趋向多元化、精细化。

宠物走进更多家庭

逛街捡了条狗,在女儿的泪水攻势下,市民孙女士成了一位“养狗人”。买狗粮、狗笼、狗窝、打疫苗、体检……全家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养狗以后她发现,原来身边养宠物的邻居、同事居然这么多。“坐电梯经常遇到遛狗的邻居,家门口的宠物医院周末洗澡要提前预约,约晚了会排不上。”

家住省城包河区的胡女士也是因为“孩子喜欢”养了一条柯基。两年多来,小狗陪伴两个女儿长大,已经成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喂食、喂水、洗澡、遛狗,很多工作是孩子们完成,她们很喜欢,也培养了责任心和爱心。”

2021年《中国宠物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养殖犬猫已经超过了1亿只,宠物饲养率达到17%,发达国家水平大约是在40%以上。康和宠物医院院长刘宁宁从业近十年,她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现在人们养宠物已经不是过去“看家护院”的需求,主要是悦己和情感陪伴。“从种类上看,猫犬依然是主流。异宠也有,但仍然相对小众,兔子、仓鼠居多。”

月花费四五百不罕见

付出情感的同时,宠物主人还要为这份喜爱花钱。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宠物饲料(食品)分会会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20年我国宠物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4900多亿元,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服务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

养宠物,每月要花多少钱?在刘宁宁看来,宠物消费实在是“丰俭由人”,“穷养”“富养”的都大有人在,各有各的养法,各有各的乐趣。胡女士自认为自己养狗属于“穷养”。“试了很多种狗粮,它都拒绝了,更爱吃饭,狗粮钱省下来了。”但每次洗澡一百多元,买零食、买衣服、节假日寄养等费用加在一起,每月至少也有三百元的花费。

市民小常没有精确计算过每月养狗的花费,但他给小狗买过的东西着实不少。“各种狗玩具,每次看到新奇好玩的,都会买给阿黄,一个几十元。”狗粮、瀑布饮水机、营养膏、磨牙棒、四季狗窝、专属凉席、除臭剂、专用消毒液……阿黄还有自己的软毛毛巾,一条洗澡一条擦脚。“大致算下来,每个月的花费可能在五六百元。”阿黄最大的消费还不是这些。两年来,它因为尿结石、绝育等去了好几趟宠物医院,两次手术和检查费用加起来近万元。

市民王先生养了四只比熊犬,每次遛狗相当“拉风”,但花费也不少。“洗澡一个月一次,每只狗35元。狗年龄大了毛病越来越多,看病做个CT就可能几百元。如果是大病,合肥治不了,去外地花费就更大了。”王先生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每个月固定花费至少一千多元。

宠物“伙食”让人看花眼

家住合肥政务区的黄女士为女儿养了两只小仓鼠,仓鼠10元一只,笼子要两三百元。仓鼠长大了发现不能合笼,又买了一个笼子给它们“分居”。仓鼠虽小,花钱的地方可不少。笼子里要放垫料,上厕所要买尿沙,要买专用的鼠粮,吃饭要用专用小碗,喝水有小水杯,开心玩耍还要买跑轮。“网上还有不少网友给仓鼠搭建生活场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主题,都能找到相应的产品。”

各大电商平台上,宠物消费成了重要的板块,产品五花八门。作为一位新晋狗主人,市民孙女士挑选狗粮就费了很大工夫。“从国产品牌到进口品牌,从全价全期狗粮,到幼犬粮、成犬粮,价格从几块钱一斤到上百元一斤,简直看花了眼。”

宠物消费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爱宠喝水不仅有几元钱一个的小碗,更有上千元的智能感应饮水机。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上看到,一款售价1250元的猫咪无线陶瓷智能感应饮水机有外挂式恒温套件,“无论在零下的北方还是温润的南方都保持最适宜温度30℃。”在电商平台,一款全自动智能猫砂盆售价3200多元,不仅可以自动冲水,还有如厕记录、除臭、定时等功能。

康和宠物医院院长刘宁宁认为,宠物消费需求多元,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灵活选择。但在猫狗粮等宠物饲料的选择上应该更加谨慎。“长期食用不合格产品,可能会给宠物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宠物饲料还是建议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有些国外大牌其实并没有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缺少正规销售渠道,一旦出现问题,消费维权也有难度。”

宠物保险、写真等吸引消费者

年轻人成为市场主力,更多围绕宠物的“新消费”也应运而生,宠物保险就是其中之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某金融平台上看到,宠物保险种类多样。最高20万元的“宠物第三者责任险”可以保险宠物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医疗费用、财产损失、施救费用、法律费用等,还宣称可多次赔付。每年保费1296元起的一款“宠物综合保险”保额最高45万元。不仅含20万元医疗报销额,还包含宠物死亡补偿、宠物第三者责任保险等内容。

春暖花开,适合拍照出游?宠物也有专门服务。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看到,“宠物写真”套餐从几十元到一千多元不等。套餐内容与普通儿童写真、情侣写真等看起来并无差别。一款799元的户外宠物写真套餐,拍摄张数150张、精修18张,不少宠物写真套餐还提供宠物造型等服务。

THE END
1.猫咪没打疫苗能绝育吗猫咪打疫苗一周后做绝育最保险 在疫苗注射进体内后的7天左右,猫咪的身体内已经生产出足够的抗体,身体开始产生免疫,足以抵抗术后体质下降而可能引发的病毒感染。 提醒铲屎官尽量也不要选择绝育后注射,因为在猫咪绝育后,一旦感染病毒,病毒通常会在猫咪体内潜伏7-13天,只有在疫苗质量良好、且手术过程不出任何失误的情况...https://mip.xiaokeai.com/cat/disease/14246.html
2.记者调查宠物保险是必需品还是“鸡肋”?小心保险条款里...宠物医疗保险购买后有一个月的观察期,一个月内生病是不理赔的,还设置了500元的免赔金额,单次治疗未超过500元是不理赔的,超过500元部分按照相关保险条款,剔除不纳入赔偿的药品,按照比例赔偿,单次赔偿额度最多不超过500元。像驱虫,绝育等一些生理手术和先天性疾病不予赔付。在申请报销时,即便是向保险公司提供了病例...https://www.hebtv.com/0/0rmhlm/qy/ms/xw/11111178.shtml
1.宠物险可以报销绝育手术吗保险理赔作为宠物爱好者,我们常常为了宠物的健康和幸福而考虑选择保险保障。宠物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它能够为我们的宠物提供医疗费用、意外事故、丧失赔偿等多重保障。但是,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宠物险是否可以报销绝育手术的费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 宠物险的基本保障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7-621428
2.支付宝宠物保险绝育5条回答:【推荐答案】不可以。猫咪隐睾不在支付宝宠物医疗险的范围之内,是不可以用支付宝的宠物保险的。支付宝的宠物医疗险是大地保险和蚂蚁保险针对6个月到8周岁的健康宠物犬、猫推出的一款保险产品,它保障宠物犬、猫的全部疾病(先天、遗传性及动物疫病除外)和意外伤https://wap.zol.com.cn/ask/x_15842693.html
3.宠物保险有必要买吗宠物保险一年多少钱→MAIGOO知识宠物保险包括绝育吗 如何挑选宠物保险 购买宠物保险注意事项 宠物保险有必要买吗 有。 给宠物买保险是有用的。可以保障被保险宠物丢失、死亡、伤残、疾病以及被保险宠物造成的第三者损失等,由保险公司进行相应的赔偿,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宠物主人的经济损失。常见的宠物险险种有宠物意外险、宠物医疗险以及宠物责任险。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91946.html
4.2024澳洲宠物保险购买攻略及保险公司推荐(索赔流程+优惠信息+$6...宠物保险公司如何选择? 如何购买宠物险? 因为保险需要参考狗狗,猫咪等宠物的年龄、品种、性别、是否绝育来决定保险价格,所以可以在各个宠物保险网站上对比每年的保险费用。关于购买澳洲宠物保险一些基本常识,可以参考以下材料。 什么是启动费(Excess)? 保险的启动费(Excess)一般在0-200之间,启动费越低,保险费用越高。0...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4352631
5.聊聊宠物保险我家崽今年4个月大,刚接回来两个周因为着凉得了猫鼻支,去医院检查+打针+吃药花了1500+,第一次养猫,新手爸妈在交完钱后才发现各个平台的宠物保险,暗自后悔多花了一大笔钱!!于是趁着过年把各个平台的宠物保险整理了一下,也给组内各位毛孩子爸妈提个醒,多给孩子加一份保障! 也请用过的猫爸妈分享一下使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9521868
6.如何正确选择刚出生的布偶猫作为宠物(从性格降饮食等多方面...购买宠物保险可以为小布偶猫提供保障。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宠物保险,包括意外伤害保险、疾病保险、终身保险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小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十五、正确选择一只刚出生的布偶猫是一项需要仔细考虑的任务 选择一只刚出生的布偶猫作为宠物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任务,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确选择一只小布偶猫需...https://www.pettb.cn/article-26380-1.html
7.养猫养狗也能买保险了!险企构建宠物“保险+医疗”生态无独有偶,腾讯旗下互联网保险平台微保近日也推出宠物大病医疗险,保障范围覆盖了除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之外的所有犬猫病种以及高空坠落、吞噬异物等意外风险,门诊、住院均可报销。微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宠物保险在国内发展已久,但至今仍处市场培育的阶段,不少保险产品未能精准翻译用户需求,被吐槽是“大病不够用,小病用不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3/23/c498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