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泉中路苏宁易购门前附近有许多生活垃圾。
9月13日,桃河公园河道内有许多从上游冲刷下来的垃圾。
城市的卫生不仅影响到城市形象,也体现了市民文明素养。然而,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良卫生习惯。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放任宠物随地便溺、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这些令人反感的卫生陋习仍时常出现,在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也有损城市整体形象。
那么,哪些不良卫生习惯是最令你讨厌的呢?日前,记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市民心中最反感的卫生陋习。为此,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努力改掉不良卫生习惯,还城市干净、整洁的面貌。
乱扔垃圾让人厌随地吐痰随处见
9月14日上午8点,记者在泉中路一小区看到,景观、绿化都不错,整体上看来十分整洁。小区路旁设有垃圾箱,走近发现垃圾不多,可是周围草坪里却有不少塑料袋、包装盒。
“居民图方便随手扔垃圾,破坏了小区的环境不说,给俺们带来很多麻烦。”正在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张师傅埋怨说。
说话间,一名男青年拎着一袋垃圾径直走了过来,将手中垃圾袋对准垃圾箱扔去,由于离垃圾箱稍远,直接丢在一旁草丛内,之后急忙离去。
8点半,新建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记者沿该街步行,看到一名行人随手把一个烟头扔在路边行道树的树坑里,而在这个树坑里,已经有不少建筑垃圾。
除了行人随手扔垃圾外,从车上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9月14日上午,记者站在德胜东街路边观察,一辆行驶中的轿车,摇下车窗,随手把一包垃圾扔向路边。而不到5分钟,另一辆停在路边的私家车,从车上清理下几个塑料袋扔在路边,然后开车离开了现场。
9月15日上午,在矿区平潭小区,一位老人带着小孙子在院里玩。咳嗽了两声后,老人随口将一口痰吐在脚下,然后用脚踩。旁边的人像没看见一样,依然在说说笑笑。
此时,附近一个公交站台,有几个市民正在等候公交车,“噗!”一口痰从一个小伙子的口中飞出,落在他们面前的车道上。等车市民纷纷侧目,有的皱起眉头,有的一脸平静,一位女士则向旁边挪了两步。
小敏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可是前几天的那次经历让她心里感觉非常不舒服。
“我正骑着车子,后边一个人超过了我,突然就朝我这边吐了一口痰,差点儿吐到我身上。”想起之前的遭遇,小敏使劲地皱着眉头。
随处便溺太不该当众吸烟不文明
市民王女士说,有一个不良卫生习惯虽不愿提及但不得不讲,就是随处便溺。王女士家住矿区一老旧小区,楼下有饭店。在楼房一侧墙角,常有醉酒人员呕吐和小便。
“因为小区没安楼宇门,有的甚至跑到二楼小便,楼内居民贴出告示,禁止大小便,但却没见效果。”王女士无奈地说。
林女士也有回避男子小便的遭遇。据她介绍,她家所住楼房一侧有绿化树,不少附近停车的司机内急就到树林内解决。有时带着孩子正好经过,不得不赶紧绕道而行。
9月15日上午11时许,一女子带着一名3岁左右的男孩在南山公园附近的公交车站候车时,男孩突然要小便,女子环顾四周后,抱着男孩走向一旁的垃圾桶,让男孩当街小便,其举动令路人侧目。
在该女士走后不久,一位环卫工人来到此处进行清扫,面对地上的排泄物,该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她每天都会遇到好几次,几乎全是小孩在街边大小便的,有时候提醒了家长,家长还会不高兴。
养宠物本无可厚非,但遛狗不拴狗链,随处可见的狗粪让人闹心。
家住开发区书香门第小区的刘女士反映,她家对面居住的邻居养了两条狗,一条是萨摩耶,一条是金毛犬。刘女士特别怕狗,有时候一出门恰巧遇到对面不拴狗链的大狗出来,她吓得半天不敢出屋。
桃河公园一直是市民散步的好去处,更是吸引了不少人到这里遛狗。“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散步都不开心。”65岁的董阿姨抱怨称,每天晚上她到这里散步时,总会发现附近草地、路面一堆堆的狗粪便,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更引来不少蚊蝇。
“大多数都没有带清理狗粪的工具。散步时还一直能看到狗狗钻进草丛排便。”董阿姨已经有过几次踩“狗屎运”了。现在去桃河公园时,她总要十分留意脚下,担心自己又不小心踩到狗屎。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人们应更注重讲究健康和文明。9月16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发现,在挂号窗口前尽管都有悬挂“禁止吸烟”的牌子,但依然有少数市民在此吸烟。
“排队挂号无聊,实在忍不住了,就抽了一支。”一位男子一边排着队一边抽着烟,之后将烟头丢在地上。
“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可就是有些人不自觉。”看到这一幕,旁边一名女士反感地说。
五种陋习最需改公共环境齐呵护
生活中,一些不良卫生习惯悄悄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如公共场合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为抄近路践踏草坪、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等等,这些行为屡禁不止,抹黑了城市的“脸”。
针对生活中的卫生不良习惯,记者近日在网络上发起了调查。
对于“如果看到这些不良卫生习惯,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会觉得厌恶,立即走开;15%的人尽管觉得这样不对,但敢怒不敢言;10%受访者表示与自身无关,做好自己就好;只有5%的人看到卫生陋习后会上前阻止,当面指责;还有一些受访者认为要视情况而做出选择。
调查中,在“你认为不良卫生习惯难以纠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多项选择中,七成多的网友认为主要是道德意识不足及社会监督力量薄弱;也有六成多的受访者认为是卫生、法律知识欠缺及根深蒂固的旧习俗、旧观念影响。
对于如何根除不良卫生习惯,受访者中90%的人认为需要提高个人修养,并表示加强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同时应该加强互相监督和影响及政府引导、舆论宣传。
“我真的很讨厌别人随地吐痰,声音和痕迹都让人觉得很是恶心。”市民余女士说。
网友“梧桐”说:“大人的不良卫生习惯更多些,孩子也是有样学样。”
“这些不良卫生习惯令人十分反感,在影响个人形象同时,也有损城市的环境。很大一部分是市民道德意识不足造成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说。
城市洁净靠大家携手共创卫生城
针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良卫生习惯,有市民认为,除了社会管理与市民心态的失衡,还有很多现实性的因素。其实一直都在“禁止”。但有人指出,在禁止“随地”的时候,街头却没有可以让人放心吐痰的专用设施,垃圾箱的间隔也有点远。如果卫生设施设置得再人性化一些,市民肯定也会自觉一些。
对于宠物主人任由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行为,不少市民表示这是非常不文明的。市民陈先生建议,宠物主人出门遛狗时,最好随身携带卫生纸或者塑料袋,遇到狗狗方便时,及时清理干净,共同呵护城市公共环境。
“每个市民都自觉地不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做到这些还需要继续努力。在现阶段,我认为还是要靠政府部门监督引导。在加强城市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卫生不良习惯的监督和处罚。”80后于小军建议。
“人民城市人民建。市民是城市创建的主体,也是城市创建的最大受益者。”对此,城区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优美、清闲、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想要打赢创卫攻坚战,就必须要转变群众的卫生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创卫’为主动的‘我要创卫’。”他说,为此,我们呼吁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努力让环境更整洁、管理更有序、城市更美丽。(冯亮图片由晋向华摄)
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主办阳泉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承办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