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轮回不休。”轮回是佛家经典观点。在僧侣眼中,人不可避免痛苦,痛苦贯彻在生老病死之中。死后的人类灵魂,会从肉体凡胎中出窍,跌入轮回,根据今生的功德决定下场。这个观点随着佛教的普及,被人广泛接受。
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灵魂只不过是寓居在我们肉体之中,死后的世界或许存在。这一过程神秘而又离奇,令不少人感到好奇。作为活着的人,要如何才能与“死后世界”的人沟通呢?
那么,离世后的人真的会托梦给亲人吗?科学家给出解释,这并非是封建迷信。
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睡觉过程中突然之间,感觉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动弹不得。而自己居然可以在梦中观察到周围的环境。等到自己完全清醒后,发现周围正常无二,只是刚刚自己经历了一翻痛苦的“挣扎”,更夸张的是觉得自己大喊大叫了,实际上这些事都没有发生。
这个现象被称为“梦魇”,古人因为知识的匮乏,迷信地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有“鬼怪”压在身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赶快到附近的寺庙中“驱魔”,以保证平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梦魇”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原来是因为人处于睡眠状态中,肌肉神经未清醒,而部分感觉神经从睡眠中醒来。通过清醒后的感觉神经,人可以意识周围的环境,但是由于肌肉神经没有醒来,自己的肌体无法动弹。因此出现所谓“鬼压床”现象。
可见民间的传说背后是着有严谨的科学道理的。托梦也是如此。
在生理学科学家眼中,托梦完全可以从生理学角度来解释。托梦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表现。
如果白天头脑中有在想的东西,那么夜晚就会做梦梦到。所谓“昼无事者夜不梦”,说的就是这种事情。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关于“梦”的普遍规律。
在生理学学家看来,梦的内容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找来许多志愿者,等他们睡醒后,对他们进行采访,问他们还记得多少梦境内容,梦中又出现了什么。
经过对志愿者的采访,科学家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梦境差距截然相反,而且各自梦境内容又能从他们的生活背景中找到联系。
处于深睡阶段,人的肌肉充分松弛,不容易被人唤醒,梦开始产生。此时的梦境内容受到做梦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会出现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现象。而这一过程,往往会出现“托梦”。
说白了,“托梦”就是自己由于想太多,导致晚上做梦被影响,让自己误以为是亲人入梦嘱咐。
这个说法是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但是有部分科学家不相信。他们觉得梦境不单是生理学问题。
二、神秘的平行宇宙
他们说,如果“托梦”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话,那么谁又能解释为什么梦境内容有时候会是一些许久都没有想念过的人呢?
有专家认为,或许梦境是沟通“平行宇宙”的桥梁。
什么是平行宇宙?它是指,我们现有宇宙以外另一个宇宙,这个另一个宇宙中有着跟我们一模一样的内容,仿佛与我们平行,故此得名为“平行宇宙”。在平行宇宙中,它同样也是浩瀚无穷,尽管平行宇宙存在与我们一样的人、一样的星球、一样的故事,但是直到如今,科学家无法用科学严格证明”平行宇宙“的存在。
谁也不知道这个宇宙中发生什么事情,那里面的人和事物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此,有科学家大胆猜测,所谓的死后世界就是“平行宇宙”,那里使我们的灵魂最终的归宿。而在平行宇宙中,灵魂也在消亡,消亡后的灵魂最终的归宿便是我们现实世界,也就是所谓的“投胎”。如此生生不息,持续平衡。
而做梦就是让我们与平行宇宙中的灵魂进行沟通。通过梦境,我们可以跟另一个世界的人对话。这就是所谓的“托梦”现象。
关于这个大胆的猜想,在旁人看来有些天马行空,不过有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假设,更加让人吃惊!
三、万事万物都是源自于原子
在古希腊,有一名哲学家提出:世界的本质是原子。也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基于这种哲学理论,有专家对此提出新的关于托梦的解释。他们预先确定世界的本质是原子和虚空,万事万物一切皆空,万事万物一切皆由原子构成。
做梦也是如此。梦,它既像早晨的露水,容易消散,归于虚空,但是梦的确存在,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因此,梦在一定程度上与该理论很像,一、是原子同样无法被我们看见,二、是梦的本质的确是“虚空”的。
在这个科学假设看来,我们身体中的“原子”在做梦期间去往别的地方,恰巧遇到过去逝去的人的原子,由此在做梦中便会梦到过去的人。
这种说法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做梦的内容会如此离奇古怪。这就是因为做梦时的原子,到四处运动,在此过程中遇见很多不同的原子,彼此的相见会带来奇怪的梦境。
这种说法看上去毫无逻辑,但是不可否认,它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很可惜的是,由于这个说法没有科学实验验证,在科学界中不被广泛承认。关于托梦,谁也说服不了谁,直到当下也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托梦”。
结语
虽然没有人可以解释“托梦”,但是不可否认,凡是有经历“托梦”的,往往在潜意识当中有着对逝去的人的思念。这份思念或许藏得非常深,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才能显露。
“托梦”或许只是我们美好的一厢情愿罢了。为我们再见故人提供美好的借口。我们这辈子有太多相见,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故事,等到分别后就可能再也不见,没有机会再次相遇,而“托梦”为我们弥补这一遗憾。
当下很多东西都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希望未来的科学能够进步,早日发现更多疑问背后的科学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