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麻醉小动物来说,可接受的最低平均动脉压为60毫米汞柱。血压监测可以通过使用多普勒和示波设备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插管动脉直接获得。
一些麻醉药物会显著导致低血压。吸入剂会导致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脏收缩力和全身血管阻力。乙酰丙嗪和丙泊酚会导致血管扩张。使用注射剂的最低有效剂量和/或降低蒸发器设置将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麻醉事件期间的低血压。
应考虑的低血压的其他原因包括失血、容量补充不足造成的脱水、其他药物(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反应和组胺释放。
治疗和应对低血压的疗法应包括尽可能减少麻醉深度和/或注射晶体或胶体;当出现难治性低血压时,应考虑使用血管加压药或正性肌力药物进行干预(参见低血压管理)。
2.体温过低
众所周知,低温会对凝血和整体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并会降低吸入麻醉剂的需求。在麻醉过程中,低温会导致代谢率降低,从而减少药物需求。心动过缓也可能是由于窦房结和房室结自律性降低导致的中度至重度低温所致。作者认为,当核心体温低于94°F(34.4°C)时,抗胆碱能药物(例如格隆溴铵、阿托品)通常对治疗此类心动过缓无效。
图1猫在患者的皮肤与暖液袋直接接触后遭受热损伤。当加热装置(例如暖液袋、电热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或当加热装置与患者之间的绝缘材料(例如毛巾、被单、头发)被液体浸透时,就会发生烧伤。照片由CherylBlaze博士友情提供。
应努力使患者与寒冷表面隔离,并将体温维持在98°F(36.7°C)以上。可用于维持体温或治疗低温症的加温装置最好是专为兽医和/或麻醉人类患者设计的,并应遵循制造商的安全使用说明。
3.心率异常
全身麻醉期间经常出现心率(HR)异常和心律失常。在围麻醉期间,通过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至关重要,结合直接听诊、SpO2和可听多普勒,可以提供全面的心血管监测。
心动过缓一般指大型犬心率<50bpm、小型犬心率<70bpm和猫心率<100bpm。心动过缓通常是由于使用迷走神经兴奋剂(例如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阿片类药物)、刺激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例如眼心反射、插管)、高钾血症或麻醉后果(包括麻醉深度过深、体温过低和缺氧)引起的。当心动过缓的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时,应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例如阿托品、格隆溴铵)。心动过缓是使用α-2后预期会出现的反射,除非出现低血压和/或外周灌注减少,否则无需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应先使用α-2拮抗剂,并等待其起效后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果心动过缓是由于麻醉深度过深、体温过低或高钾血症引起,则应纠正根本原因。
对于接受麻醉的健康狗和猫来说,间歇性和孤立性室性早搏可能是正常且无害的。除非心律不齐变得更加频繁(>20次/分)、导致血压降低或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否则通常不需要干预。同样,治疗应侧重于源头,但面对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是主要治疗方法,其次是普鲁卡因胺用于难治性病例。应注意始终减少猫的利多卡因剂量,因为猫对毒性的敏感性更高。
4.通气不足
通气不足通常是由药物引起的。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阿法沙龙和吸入剂可导致呼吸频率剂量依赖性下降;乙酰丙嗪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导致轻微的呼吸抑制。其他原因包括呼吸肌力受损(例如肋骨骨折、胸膜腔疾病、肥胖)和上呼吸道阻塞,常见于短头颅气道综合征和气管塌陷。通气监测最好使用二氧化碳图,正常呼气末二氧化碳为35-45毫米汞柱。与脉搏血氧仪结合使用可提供肺部气体交换的更完整信息。
狗和猫的正常呼吸频率通常因大小和位置而异,大多数狗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6-10次,猫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20次。对于在麻醉期间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应评估深度指标。如果认为吸入剂足够,则应减少吸入剂。可能需要考虑间歇性手动和/或机械通气,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5.艰难的苏醒
患者在恢复期间应继续接受密切监测,因为大多数麻醉死亡发生在麻醉后时期。两种最常见的恢复并发症是,第一种延迟恢复(自终止气体麻醉后超过30分钟)和第二种快速恢复,伴有烦躁不安,有或无明显疼痛。
与延迟恢复相比,快速恢复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主观上的痛苦体验。为情绪烦躁的宠物提供安静的恢复环境非常重要。必须确定患者是否因疼痛或情绪烦躁和/或麻醉药物残留引起的躁动而恢复困难。
犬猫绝育手术并发症--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与术后腹腔出血,该如何处理?
人和宠物犬猫之间的爱,不要因为疾病而消失
美容项目繁多,犬猫SPA最高逾千元,宠物美容贵在哪里?
★怎样才能让狗麻醉呢
★猫麻醉后多久苏醒正常
★狗狗麻醉剂量多了会有副作用吗
★猫咪麻醉为什么睁眼睛睡觉呢
济南小区楼道里现鬃狮蜥,疑为居民违法饲养宠物
南京琵琶湖发现鬃狮蜥,原是爬宠爱好者乱放生
异宠“俘获”年轻人的心,乐趣在哪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