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发布德国学者郑国恩(AdrianZenz)关于《绝育、避孕环、强制避孕:中国共产党压制新疆维吾尔生育率的行动》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一如既往地抹黑和攻击中国新疆人权状况,指责新疆地区在“大规模血统——人种控制战略”背景下实施强制性“种族灭绝”政策。通过分析该报告可以看出,仅仅从郑国恩所使用的图片看,该报告极不严谨、虚构图文关系、恶意解读个案、结论毫无事实依据,完全是胡乱拼凑、主观臆测的大杂烩。2007年,郑国恩曾在新疆旅行,但报告中的图片并不来自于此次旅行,而是从一些网络上下载与其报告不符的图片,以及根据虚假的报道就推导出有关新疆计划生育的状况,臆想出新疆进行所谓的“强制绝育”和“种族灭绝”。作为学者的郑国恩,这是极不严谨的研究,有悖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该篇学术报告政治属性。此等做法已不是学术范畴的问题,而是赤裸裸地假借学术研究之名,行政治之实。
一、虚构图文关系
(一)合成图片,就是为了吸引眼球
从报告的封面来看,通过将虚构的人物图片与臆想的新疆地区状况进行拼接,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郑国恩热衷于采用这些图片来暗示新疆存在大规模监控当地少数民族、大规模强迫少数民族劳动的行径,然而报告选择性地忽视了新疆地区为实现和平稳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比如,该报告采用的墙头安装摄像头的照片(图一),是想说新疆完全成了戒备森严的监狱,新疆维吾尔族人完全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之中。其实,新疆依法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那些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措施增强了社会安全感,得到了新疆地区各族群众的普遍支持,监控设施更不会自动辨认、更不会针对某个特定的民族,它震慑的是违法犯罪分子,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公民。其实,这种做法在其他国家亦是如此,在这里,郑国恩只是将其歪曲、夸大而已。
(二)东拉西扯,强加图文关系
就新疆地区健康检查而言,新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是进行“健康新疆”建设的重要手段。健康体检通过获取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有利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解决健康问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居民饮食一般过咸,肉食偏多,喜欢吃油腻、辛辣、炙烤的食物,以牛羊肉、乳制品居多,导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病症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在新疆开展健康体检意义重大。2012年以来,新疆继续坚持把医疗惠民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推进“健康新疆”建设。2016年,新疆为全面掌握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科学完备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由基层医院向新疆籍居民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以实现对危害群众健康的各类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第一,全民免费健康体检。自2016年10月新疆启动首轮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以来,新疆籍城乡居民每年可享受免费体检一次。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主要以全民健康体检与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为重点,体检内容按照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执行,各地、州、市将结合当地高发疾病,在体检标准范围内有针对性增加检查项目(见链接)。到2019年度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完成,新疆累计投入资金53.24亿元,累计为各族群众完成健康体检7081万人次。全区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30岁,增长到2018年底的72岁,是原来的2.4倍。
第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造福受援地区。2016年,各援疆省市启动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四年多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展现了强大的带动助推作用,通过“以院包科”“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受援单位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受援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援疆医生在当地,我们看病没必要再去乌鲁木齐、去内地了。”这是很多新疆基层患者的心声。
新疆地区卫生健康发展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不仅大力推进了“健康新疆”建设,更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夯实了基础。这一系列措施使全区人民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为实现新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普惠各族人才的政策,却被说成是“同化”手段
就新疆地区人才引进问题而言,基于地处西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及距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远的原因,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新疆地区面临本土人才不断流失和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双重困难。面对此种双重考验,新疆地区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文件指出,人才是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的关键,要发挥产业和科技项目集聚效应,搭建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平台。不难看出,中央文件并不只是针对新疆,而是“广大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为落实《意见》的指导思想,同年12月新疆自治区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意见的实施方案》,新疆将继续倾斜招录内地高校毕业生到南疆乡村工作,充实基层人才结构,同时采取落实创业税费免、创业贷、创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在吸引人才方面,新疆对引进人才关系转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及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如塔城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20年塔城地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简章》(见链接),由简章中可以看出,为了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塔城地区提供了周转住房、购房补贴、职称、配偶安置、探亲等十项优惠待遇政策。
在留住人才方面,新疆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例如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向长期在高类区工作的人员进行收入倾斜;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水平,鼓励和支持对业务骨干、特殊人才、关键重点岗位建立特殊薪酬制度(见链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纳入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方便异地就医;进一步改善基层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软硬件条件,提高办教办医水平,着力满足基层人才就医和子女就学需求等。
当然,新疆在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力求解决人才引进瓶颈的同时,积极帮助基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新疆大开发大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这项政策不仅仅是吸引各族人才去新疆工作,对于吸引新疆维吾尔族人才返乡和留住维吾尔族人才同样有效,其重点是人才政策,而非民族政策,更不是郑国恩报告当中所诬蔑的借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同化。
(四)借用科普类图片,强行虚假论证
三、结论毫无根据
报告结论部分中指出,“新疆通过实行人口控制制度减少少数民族人口、增加汉族人口,开展大规模的绝育运动。”基于以上种种虚假、片面和非客观的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不准确,且有明显恶意诋毁的目的。据《新疆统计年鉴2019》资料显示,自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确定了“实行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至2018年年底,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户籍人口从598.68万增至1167.86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6.8%;新疆地区汉族户籍人口从532.33万增至785.74万,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1.6%(见表一)。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口一直高于新疆地区汉族人口,因此所谓的“种族灭绝”和“打压少数民族”并不存在。表一为我们根据1982—2018年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口所做的结构图,通过这个结构图,我们可以清楚发现,新疆人口变化相当正常,并不存在所谓的“种族灭绝”。
人口学是一门研究人口增长或缩减现象的学科,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原因有很多,除了政策以外,还有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因此,妇女生育水平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医疗卫生水平,还取决于育龄妇女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等。报告中,郑国恩将新疆维吾尔族生育率下降归咎于政府的人口控制,意图证明维吾尔族人口降低是由于有所谓的“行政干预”导致。这种片面地将单一的区域人口变化情况与所谓“政府干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完全是混淆视听。
四、恶意解读个案
报告中分析的样本、选择的个案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郑国恩的独立报告中。为了证明维吾尔族人口结构的递减趋势是所谓的“政府干预”导致的结果,郑国恩几乎用了同一批人不断地发酵、炮制,反复得出相同的结论来对中国进行构陷,简单粗暴地编造谎言。
从社会学研究方法看,社会学研究就是依据社会学的理论,运用社会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对现实存在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进行研究,以达到对一定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解、说明、解释或预测目的的科学的认知活动,这个认识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步骤。因此,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要求社会学者深入社会生活,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如此一来,才能获取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出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建议。郑国恩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学者,收集的所谓“一手资料”大部分来自于他的想象和杜撰,仅凭格式化的虚假报道就对新疆地区计划生育状况进行无端推测,并将这种推测的结果与想象的新疆地区进行“强制绝育”和“种族灭绝”的情况强加因果关系。郑国恩这种基于不真实揣测和无端臆想的研究思维,客观地反映出他所采用的根本不是他所标榜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而是有悖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因而其研究也是极不科学、不真实的。
五、歪曲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报告存在着对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歪曲,忽略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背景、实施内容。片面地将中国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与他臆想的“种族灭绝”政策强行挂勾。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确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历了先内地后边疆、先城市后农村、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有序开展过程,实际上生育政策长期以来对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更为优待。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国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初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文化比较落后。在当时国家发展现状下,如果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必然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等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会对包括妇女在内广大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等各方面造成很大困难。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与广大妇女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因为没有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公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中国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新疆地区城镇居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农村居民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所以,郑国恩所谓新疆地区实施“强制节育”“种族灭绝”政策完全是他的臆想。
郑国恩这类的“独立报告”其实是国际涉疆人权舆论的一个新动向、新趋势、新工具。以所谓专家名义、发表无中生有、纯属捏造的言论,是西方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