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血压高,如果能有一个明确的病因,高血压只是这个疾病的表现形式。这个病治好了,血压也不高了。这叫继发性高血压。这个占5%最多也不会到10%。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我们目前找不到原因。因为原因不清楚,医学上叫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就是原因不清楚。要注意:1.盐吃多的人,血压肯定更容易高。30%高血压都和吃盐多有关系。2.肥胖的人要注意夜里是否打呼噜,夜里胖人的鼾症,一定要查是否有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在医院睡一夜很容易查出来。打呼噜就不喘气了,是低氧。这种人血压容易高。3.肥胖的人血压容易高。4.大量喝酒对血压是非常有害的。
高血压的饮食疗法
香菇
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牛奶
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生姜
生姜内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甲鱼
具有滋阴、进补作用。实验证明,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
海带
海带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这3种物质协同作用,其降血脂效果极好,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苹果
燕麦
含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二。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还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北京20余家大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燕麦确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的作用,并能升高血清密度脂蛋白。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不宜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酸不仅影响血脂,而且对血压也有影响,尤其是明显影响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在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很高的国家(如芬兰和美国),已经证明降低膳食中脂肪总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使人群血压平均下降约1.1kpa(8mmHg),血压正常者和轻型高血压者血压均显著下降,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在我国,研究发现浙江舟山地区渔民血压水平较低,渔民膳食中以鱼类为主,鱼类富含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这可能是渔民血压水平保持较低的原因之一。
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我国目前动物性食物较少,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因而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较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西方国家,这可能是我国传统膳食对血压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动物性脂肪含量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近年来也有所上升。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食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类和鱼类,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
玉米须茶[原料]鲜玉米须100克,茶叶5克。[制法]先将玉米须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清水2碗,用小火煎煮半小时,冲泡茶叶。[服用]每日I剂,2-3次水煎,冲泡茶叶饮用。[功效]利水排毒,降脂减肥。[适用]肥胖症及水肿患者。
槐实茶[原料]槐实15克。[制法]将槐实放入锅内,倒入2碗清水,用文火煎沸至l碗,即可服用。[服用]每日1剂,2-3次水煎,当茶饮用。[功效]清热凉血,减肥降压。[适用]肥胖症、高血压。
桂荷茶[原料]山楂、米仁各12克,陈皮6克,干荷叶30克。[制法]先将山楂、陈皮、荷叶各一半切碎,与6克米仁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即可服用。[服用]每日l剂,分2次冲泡,当茶饮用。[功效]健脾减肥,祛脂降压。连服3个月,并配合节食与体育运动,即有良效。[适用]单纯性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猕猴桃——其味酸、甘,性寒,无毒。全果或汁能够清热利水、散瘀活血、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桑椹——桑椹、桑叶、桑皮、桑枝都可以入药。其性味甘平而无毒。桑果、桑技、桑皮具有利尿、减低血压的疗效。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病人,可以用微桑叶3O克,蚕砂15克,煎汤服用,每日2次,每次50毫升,10天为一个疗程。
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小秘方以芹菜二两,洋葱五片(天然瓣片),大蒜头五瓣(同上),孛荠(亦名马蹄)带皮五颗,番茄一个,以上四碗水文火煮成一碗,睡前一次吃完。此秘方可以根治高血压。你不妨试一试。
1揿捏手指、扎手指
揿捏左手小指的根部,每日1-2次,每次3分钟。坚持作,可降压。
用普通的橡皮筋,扎中指第一关节3圈,5分钟后出去。坚持作,可降压。
2常动脚踝
经常动脚踝可以防治高血压。
上下活动脚掌:坐在椅子上,一只脚垂直着地,另一只脚拉远伸直。随着呼吸活动脚掌和脚踝,即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绷紧脚踝;吸气时脚尖尽量往回勾。脚掌动作必须配合呼吸。两脚晶体,分别作10-20次。
旋转脚踝:采取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腿弯曲,左脚踝置于右侧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脚靠近小腿处,右手握住左脚前脚掌旋转活动脚踝,顺、逆时针方向各10-20次,然后换脚进行。
拉伸脚踝:采取跪位,小腿全前面和脚背着地,上身缓缓后仰。尽量伸展脚踝前端的肌肉和韧带,保持后仰姿势约1分钟。
强化脚踝:手扶楼梯,双脚的前脚掌1/3位置站在台阶上;其余部分悬空,踮起脚跟、放下,反复作10-20次。
3推刮穴位
推刮桥弓穴(当头侧转时,从耳后到锁骨头有一条肌肉突出在颈侧,整条肌肉即是)。
4针灸
选风池、太阳、行间、侠溪、曲池、百会等穴位。头痛加印堂;失眠加神门;心悸加内关。采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梅花针灸;血压较高、心悸、心烦、性急者,取颈、骶、乳突部、气管两侧、臂部的阳性反应区(即条索、结节或泡状软性物及压痛反应)及内关、风池、三阴交等穴位。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而自觉症状未缓者,选脊柱两侧、骶部阳性反应区、气管两侧及乳突部、足三里、小腿内侧。用腕力弹刺,采用轻度或中度刺激,隔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半个月后再继续治疗。
针灸脚的大脚趾和二脚趾的联合处约1厘米处。每天1-2次。
艾灸患者取卧位,选足三里、绝骨穴,以酒精消毒,涂薄薄的一层凡士林。将1厘米大小的艾直立在穴位上点燃,待艾柱烧至皮肤时,用手指在在穴位周围抚摸、拍打,以减少灼痛。灸后可能有小水泡,用消毒敷料覆盖,每日更换敷料1次直至自愈。一般先灸足三里后灸绝骨。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
5按摩
头部按摩
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抹前额,再用手掌擦头部两侧,然后将手指分开梳头,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可两手交替反复进行,按摩5-0分钟。
腹部按摩
用两手握拳,拳眼紧贴着腹部,用力上下擦动,上下的幅度要尽量大一些,约擦3分钟。再用双手的手掌(叠掌)按紧腹部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按1-3分钟。
6穴位拿掐
用手指作拿、掐、点等手法,按摩肩井、内关、足三里、委中、三阴交等穴位,以有酸麻感为度。
7足部按摩
选肾、输尿管、膀胱、头部、眼、心、胃肠、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生殖腺、内耳迷路腰椎等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2-3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疗程。
8转脚腕
反复转动足踝部有助于降血压。盘坐在椅子上,用左手握住右脚尖;右手握住左脚尖,缓缓地转动脚腕。坐在椅子上,双膝抬起,脚尖着地转动脚腕。每日早晚各作1次,每次左右脚各作20-40次。
9三线放松功
坚持早晚各练1次三线放松功。方法见前。
10虚静功
坚持早晚各练1次虚静功。方法见前。
12盐茶水洗鼻
高血压引起的充血性头痛,可用粗茶一杯,加入少许的盐,等温度适中,将鼻孔对着茶杯或用吸管慢慢地将盐茶水吸入鼻孔,直到嘴中再吐出来,一只鼻孔洗毕,再洗另一只鼻孔。
13揉小腹
每天晨起前及上床后,用双手叠掌揉摩腹部,顺、逆时针方向各揉摩180次。长期坚持,效果良好。
14运动疗法
一、二期高血压患者每日晨起后和睡眠前散步,以每分钟90-110步的速度,行程在2000-5000米。由慢到快,由少到多,逐步增速和增加距离。但必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慢步跑,只适用于一期高血压患者。每日晨起坚持慢跑,以20-40分钟为宜。
音乐疗法
研究发现,每天用MP3听30分钟的音乐,同时辅以深呼吸,一个月后血压可平均下降4.4毫米汞柱。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
许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大量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别是收缩压,也就是平时说的“高压”,其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当然,舒张压最好是控制在90以内。
由于各种原因,血压都会有所波动,比如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血压会高一点,夏天血压就比较平稳,那么在冬天,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降压药量,而夏天则相应减少药量。
误区二凭症状服药
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用药,不要随便停药”。但是门诊遇到许多患者,他们会告诉医生,自己只在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时候才临时吃些降压药,没有症状时就不在意或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就不吃药。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服药的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值,而不是自我感受。
误区三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误区四中药比西药安全
国人比较信中医,看中医吃中药,主要就是认为中药副作用少,西药副作用大,从而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
实际上是药都有毒副作用,因中药的毒副作用而造成致残、致死的情况也有报道。拒绝吃西药这个观点需要纠正,我们提倡服用科学验证有效和安全的药物。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六大类降压药,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误区五盲信偏方自行服药
不少患者喜欢搞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帽、鞋垫和其他保健品之类,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因为这个“保健减压”而延误了去医院治疗的时机。
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用一些伪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误区六目标是140/90毫米汞柱
事实上各个病人的年龄、脏器功能情况有所不同,降压目标值是有所不同的,越是有并发症的人群,血压的达标值也越严格。比如,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则要求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
由此可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血压达标值不同,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因人而宜,应听从医生建议。
误区七只吃降压药就没问题
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如肥胖、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适当的药物,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低脂,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