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RIC(尿酸)——血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肾功能减退时尿酸增高。
升高——肾炎,肾功能障碍,肾衰时升高明显
2、LDH(乳酸脱氢酶)
升高——肌肉疾病或外伤,胆汁淤积性肝病,贫血或急性白血病
降低——无临床意义
3、碱性磷酸酶ALKP——肝及骨骼肌疾病
ALP(碱性磷酸酶)——大量存在于肝脏和骨中,于骨的修补时中等上升,而胆汁瘀滞和胆管阻塞时会激烈上升。
升高——胆汁淤积造成的肝脏疾病,此外使用类固醇,肝脏问题及生长中的年轻动物及骨的形成(如骨折)也会造成ALP升高,ALP也可能与急性胰腺炎后增加。
降低——甲状腺功能不足时,会使ALP活性降低。
ACP(酸性磷酸酶)
升高——胆管阻塞,肝内胆汁瘀滞,肌肉疾病或外伤,恶性肿瘤
降低——无明显临床意义
4、γ-GT/GGT(γ-谷氨酰转肽酶)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主要位于肝脏细胞的表面、胆管上皮及肾脏弯曲小管的上皮细胞。肾脏、肝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
升高——肝脏中毒,胆汁淤积(肝内和肝外)慢性肝功能不足,肾病,胰腺炎。在猫中,通常GGT会较ALP明显上升。
5、脂肪酶LIPA、淀粉酶AMYL——胰腺炎
LIPA(脂肪酶)——是胰外分泌系统所分泌,它能水解长链的脂肪酸成为短链的脂肪酸和胆固醇。胰脏坏死时会于24-48小时内使值上升到正常值的2-7倍。胰脏的受损使值上升情形比淀粉酶的上升维持较久。同样的,脂肪酶上升也可由于上段肠管的发炎而增加吸收及由于肾病而降低排泄所致。
升高——急性胰腺炎,上段消化道发炎,小肠阻塞,服用类固醇,消化道穿孔。
AMY(淀粉酶)——由胰脏外分泌系统所分泌,它可以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胰坏死成胰管阻塞会使淀粉酶漏入腹腔,而血清中淀粉酶值即会在24-48小时内上到正常值的2-3倍。血清淀粉酶值的上升也可能由于上段肠管的炎症,因而增加了吸收,或于肾病而减少排泄所致。
升高——胰腺炎,胰腺坏死,胰管阻塞,肾病,肠堵塞、扭转、穿孔,小肠上部炎症,皮质类固醇过多,应激,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肝胆胰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临床中,常见患有胰腺炎的犬猫同时伴有肝损伤、胆汁淤积等疾病,所以在胰腺炎的预防及治疗中,常会用到牵贝肝康牛肉锭、丹诺仕等保肝护肝类药物,且治疗效果显著!
6、血糖GLU——糖尿病、胰岛素过多症
GLU(血糖)——血中葡萄糖浓度饮食、肝生产物和末梢排除速率所影响
升高——糖尿病、抽搐、暴露于冷的状态下和饮食,应激
降低——胰肿瘤、饥饿、低肾上腺皮质功能症,甲状腺和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坏死性肝炎,慢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衰谒症,慢性贫血。
7、Co2CP(二氧化碳)
升高——酸中毒
降低——碱中毒
8、CHOL(胆固醇)——主要由肝制造由胆汁排出,高胆固醇血症可因胆汁阻塞以及蛋白质丧失性肾小体性肾病所致,肝细胞的疾病如糖尿病,会因降低胆固醇的制造继而降低了血清胆固醇值。也受饮食和运动的影响。
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甲状腺技能减退时,可见现高脂血症。糖尿病,可出现轻度高脂血症。
9、TG(甘油三脂)
升高——胆道阻塞;肾脏病变症侯群;胰腺炎;进食后;糖尿病;怀孕;高量动情素;肾上腺皮类固醇;甲状腺功能过低;肥胖;
降低——过量运动;泌乳;长期营养不良。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
10、NH3(血氨)
升高——肝昏迷、肝性脑症,重症肝炎肝动能受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降低——一般无临床意义
11、钙Ca及磷PHOS——矿物质代谢的改变,肾脏
Ca(钙)——血浆钙值受饮食、内因性内泌素值和血清蛋白质量的影响,可反映出全部血浆总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副甲状腺素可促进肠管之饮食中钙的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影响血浆钙值。
升高——维生素D过量,胃肠炎和由于脱水而发生酸中毒时,均见血清钙增高。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低钙血症,慢性肾炎,坏死性胰炎,尿毒症
PHOS(磷)——血清磷值受饮食、内因性内泌素和肾功能的影响。
升高——副甲状腺机能低亢进症,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溶血(由于大量磷存在红血球中,若溶血或采血后没有马上离心,会造成假性升高)
降低——营养缺乏及吸收不良,甲状旁腺功能过多,软骨症,低磷高钙饲料,维生素D缺乏,胰岛素过多症,糖尿病酸中毒阶段
12、Fe(铁)
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肝炎,Vtb缺乏症。
降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肝硬化,铁吸收障碍,恶性肿瘤
13、CL(氯)
升高——见于氯化物排出减少,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炎,胆道结石,心力衰竭;氯化物摄入过多,静脉输入高渗生理盐水而肾排出不良时。
降低——见于剧烈腹泻、呕吐、多尿症。Mg(镁)升高——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严重脱水,糖尿病昏迷期降低——见于甲亢,长期腹泻,呕吐,糖尿病酸中毒期,原发性醛固醇症,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时。
14、Na(钠)——此阳离子存在于细胞外液及骨中,血清钠浓度受醛固酮(aldosterone)的控制,醛固酮会促进肾的钠的排泄。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需要氢和钾离子的补偿性分泌。
升高——不常发生,但在有脱水症状时可能出现
降低——摄食太少钠,呕吐,腹泻,肾脏疾病,糖尿病及低肾上腺皮质功能症。
15、K(钾)——此阳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受醛固酮的影响由肾排出。由于在酸中毒时,血清钾值会升高而细胞内钾量减少,因此对酸中毒的动物应该输钾。
升高——肾功能衰竭,尿道阻塞,脱水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休克,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降低——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服用利尿剂,胰岛素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