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育是指通过手术的方法,切除动物的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生殖器官,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同时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雌性动物通常叫绝育,指切除卵巢和子宫。雄性动物叫去势,指摘除两个睾丸。
绝育的好处
母犬
1.预防疾病。
l对于母犬而言,乳腺肿瘤和子宫蓄脓在临床上极其高发,而绝育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甚至是杜绝此类风险。
l未绝育母犬的子宫蓄脓发病率高达23-24%,死亡率高达4-20%。
l研究表明,犬在第一次发情之前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几乎为零,在第一次发情之后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为8%,第二次发情后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为26%。而犬乳腺肿瘤的恶性率为50%,猫更是高达90%以上。
l绝育基本可以杜绝子宫蓄脓的发生。
2.避免意外怀孕。未绝育犬在外活动时经常会意外怀孕,且经常不知道孩子他爸是谁。新生幼犬找家又成了动物主人巨大的负担。
公犬
l隐睾动物有较高的睾丸肿瘤发病率,而去势可以杜绝睾丸肿瘤的发生。
l绝育可以降低公犬发生前列腺增生、脓肿的概率。
3.减少丢失。每年春秋母犬发情季节,我们都能看到大量的寻犬启示,而这些启示当中基本都是公犬。因为未绝育公犬有着强烈地欲望去寻求和发情母犬交配,所以很容易导致丢失。
4.减少争斗。在春秋发情期遛狗时,如果两只公犬遇到一只处于发情期的母犬,一决高下就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临床上经常接到此类病例。
5.减少车祸发生。如果公犬发现了马路对面发情母犬,将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求自己的爱情,而由此引发的悲剧在临床上也是屡见不鲜。
绝育的坏处
l大型犬公犬绝育增加了患骨肉瘤的风险;
l公犬绝育血管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1.6倍;
l甲状腺机能减退的风险增加3倍;
l增加肥胖的风险;
l母犬在绝育后可能由于雌激素水平不足而导致出现尿失禁(可以通过口服雌激素解决);
l增加了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
l增加了对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尚无数据支撑)。
总体而言,雌性动物绝育远远利大于弊,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对母犬、母猫进行绝育;雄性动物绝育各有利弊,视主人需求而定。
l对于雌性动物,我们一般建议在第一次发情前进行绝育,以最大程度降低乳腺肿瘤和子宫蓄脓的发生概率,一般是6个月左右。
l雄性动物一般建议在体成熟之后绝育,小型犬10-12个月,大型犬18个月左右。
l强烈建议在雌性动物发情期或者发情结束6个星期内不做做绝育手术,一,激素分泌紊乱可能会导致动物出现假孕;二,发情期内卵巢子宫因充血而变脆,在术中容易出现因结扎和牵拉导致的撕裂,从而大出血。
1.雌性动物绝育前应先生育一次?
正如之前所讲,母犬在首次发情前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在在第一次发情之后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为8%,第二次发情后绝育,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为26%。
2.绝育会导致宠物肥胖?
不要用这个老掉牙的借口!缺乏运动和过度喂食会导致你的宠物变胖,而不是绝育。只要你提供足够的锻炼和监测食物的摄入量,你的宠物能保持良好的身材。肥胖在未绝育的家养狗狗和猫咪身上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3.动物做绝育手术后会变得懒惰?
一般宠物绝育后性格整体上不会改变。
4.绝育会降低一只训练有素护卫犬的护卫能力?
护院是犬护卫领土的本能结果。在犬做绝育后不会改变,事实上随着它长大,攻击性会减少。
5.手术费用太贵?
你的宠物的绝育手术费用比照顾一窝小狗的费用少得多,当你的宠物与未绝育的犬打架时,它也比咬伤的治疗费少!
6.不要为了让您的孩子了解生命的诞生而让你的宠物生一窝小孩
让你的宠物产生后代,但您并没有打算养它们,这不能很好的教训您的孩子,用书籍和录像教您的孩子是一种更负责任的方式。
7.我想给它完整的一生,不希望它没有尊严。
很多人认为给狗狗和猫咪绝育后,它们会没有尊严。其实和我们人类不一样,它们本身没有性别的自我认识,也没有性别的自尊。而且狗狗和猫咪对性生活的概念和人类是很不一样的,它们的性行为仅仅是以生殖为目的,并不能得到快乐。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人类的伴侣,它们最在乎的,是你终身细心的爱护。
8.我想买避孕药给我的狗狗或猫咪吃,行吗?
目前还没有专门为狗狗或猫咪研制的避孕类药物。绝育是多年来全世界兽医一致推荐的最佳办法。给狗狗或猫咪喂食人类的避孕药是非常不科学的,药物中的激素类的成分会大大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平衡,经常服用会造起很大的不良影响,甚至是肿瘤。
9.我不会让我的狗狗或猫咪怀孕,我觉得没必要做绝育,我怕它们疼。
绝育手术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你的狗狗或猫咪在手术中不会感到疼痛。成功的绝育手术术后恢复很快,更不会对它们的健康有损害。
10.既然怀孕繁殖的都是雌性动物,那为雄性动物绝育是否多此一举呢?
没有雄性,雌性动物就不会怀孕。雄性动物不做绝育手术,每年会使很多雌性动物怀孕。另外,绝育后的雄性动物,会较少有进攻性行为。
12.绝育后的雄性猫,是否会有尿道阻塞的问题呢?
大量的研究指出,尿道阻塞与绝育手术无关。事实是,因为饮食的不均衡,才会发生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