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见到蚊子、苍蝇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打死。
但这些都不影响我成为一个关爱动物、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作为一个极其爱喂养流浪动物的人,扎仔深知点进来看的你有多愤怒或是多疑惑。
今年对于宠物界来说其实是不平和的一年,年头的成都摔柯基事件,年终的杭州流浪狗事件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动物跟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城市中的流浪动物,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焦点。
这是知乎上一个人的自述
从感性的角度出发,现在扎仔早就要站起来骂他孙子了,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扎仔除了要骂这人一句孙子还想跟大家讨论讨论,在我们现在的城市中,到底要如何关爱流浪动物?
喂养=关爱
?
只给他们提供必要食物,但不为这些猫咪后续的健康负责(注射疫苗,之后通过绝育的方法来阻止流浪猫咪数量过剩以及疾病的传播)长远来说都不能算是关爱。
因为,在给未绝育、未进行疫苗注射的流浪动物提供食物,一定程度地延长了它们的寿命,同时也为它们染上包括狂犬病在内的各种传染性疾病提供了可能,更为它们发情后的交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它们就可能产下更多无家可归的小猫,继续在城市森林中流浪。
眼见一窝窝不能适应城市户外生活的小猫,死于疾病、饥饿、寒冷甚至车轮之下,这是关爱吗?不,这不是适合我们这个社会的关爱。
什么样的关爱才叫救助流浪动物?
抓捕-绝育-放归
根据动物福利保障原则,一旦人类社区与流浪动物间产生冲突,应采取可以缓解冲突的人道主义方法。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国际上最被推荐的TNR原则(TrapNeuterReturn),翻译成中文就是:抓捕-绝育-放归。
具体操作方法是:捉住你准备救助的流浪动物,带它去看兽医,接受绝育手术,接种各种疫苗,并为之治疗、除虱之后放回他们的原始栖息地,继续饲喂,照顾他们。
这是一个人道的处理方法,因为通过绝育,除蚤等医疗救助措施提高了动物的健康,而且一旦流浪动物不再生产下一代,就可做到无需杀害动物,令其数量自行减少。
当然,我们仍然鼓励大家积极为流浪猫狗寻找适合它们的归宿,甚至自己收养。但请大家注意,在这个原则中,并不包含收养这一条。原因如下:
1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具备收养流浪动物的条件。
救助动物是个费钱费力还不讨好的事情,ta不是一朝一夕,一旦你决定救助,那就有可能是一辈的事儿,在这个过程中,口头支持你的人很多,但真正理解你或者帮助你的人很少。
以下是一位网友短暂的救助经历:
“
在12年的时候,我住的小区大概有7只猫,后来我喂养后数量增加了几只,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3只。(生了一窝,伙食好外面的猫留下来了几只)有一次带自己家的小狗去打狂犬的时候,询问私营宠物医陆院的医生,能不能以成本价提供给我狂犬疫苗,我把野猫抓过来,由他们操作对野猫进行防疫。医生当时没说话,可能因为他不是老板价格他不好说或者他没听到我说的话,又或者不愿理睬我。打完针,结算的时候,英特威是70块一针。墙上贴着绝育手术,1000一例,前后期的护理,不算。
”
养宠物最重要的不是爱心,是排在爱心前面的经济基础,想要养好宠物,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从基本的吃住玩儿到最费钱的医疗,这些都要金钱的支撑。同理,救助流浪动物除大笔的开支还有放生,找领养.....很多后续的事情,没有足够的金钱和爱心支撑,这些事都无法完成。
必须要强调的是:
不是所有动物都像大家想得那样和善亲人,动物不等于宠物,如果你没有把一只流浪动物变成宠物的意愿那就不要责怪或者磨灭他们的兽性。
2
有些流浪动物并不适合和人类一同居住
很多人无法辨别流浪宠物猫和野猫的区别。
具体方法,可以参考这里:
1.猫和人沟通欲望很强,喜欢和人说话(您朝猫叫的时候,他会回应你)
2.你在喂猫的时候通常放下食物他就会过来吃,而不需要等你走开很远
3.猫的毛通常很脏——他无法适应野外的生活
猫咪作为野生动物有一定的生存能力,不是所有猫咪都适合家养,所以当你在街上看到一只流浪猫觉得可怜想要抱回家的时候先要确定ta适不适合跟你走。
没有绝育和完成整套的救助就不能喂养流浪动物吗?
对于这个问题,扎仔只能残忍地回答:最好不要。
太多的流浪动物因为人类的爱心喂养丢失了自己的生存技能,被城市生态残忍地淘汰或者被坏人折磨杀害。
如果不能保护ta一辈子,那就假装冷漠地走开,也许你的“冷漠”会饿死一只饥肠辘辘的小猫又或许你的冷漠阻止了一窝新的生命惨死在世界上。
扎仔明白在做出关爱的举动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想太多,仅仅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这么说似乎没有错,但这个界限在哪里?
动物保护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其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有很多。从结果上判断,你的这个举动究竟是善业还是恶行?
所以,抛开结果谈动物保护都不是真正的保护。
我们对于单个流浪动物个体的救护,往往出于自己的爱心泛滥,就像某些人看到一些宠物非常可爱之后就立即产生收养的念头而不顾自己是否具备了一个宠物主的条件。
作为一个特别喜欢小动物的人,扎仔十分明白这种心情:忍住不去滥用自己的爱心己经是最大的折磨了,一想到自己的行为还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死亡心里就更难受了。
在这两难之中扎仔的理性告诉自己不要轻易喂养。
不要轻易喂养不是告诉大家见死不救而是告诉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泛滥的爱心破坏生态的平衡。
天寒地冻的时候一个简易的猫窝,一盆食物和一口水还是可以默默放下然后走开的,在无法真正地保护这些小流浪的时候还是不要让彼此之间产生羁绊为好。
就在2019年的第一天,这项法案正式生效啦!
扎仔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非常激动:这是所有爱护动物的人梦想的场景,加州已经实现了。
反观我国的动物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是流浪动物,我国的宠物行业目前也仍在初步发展时期,很多法律和规章制度都有待完善。
值得庆幸地是,尽管争议颇多,我们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
扎仔相信,这样有爱又有助于城市生态平衡的法案加州能实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国家也能实现,让我们跟小流浪们一起,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