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8.14山东
我们都听过“不到东北不知道胆有多小,不到广东不知道钱有多少”,意思是说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懂经营会赚钱。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提起江浙人,闪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温婉闲适,非常细致的生活,一说起山东人,大家就会认为他们既传统又豪爽还不失精明,而山西人则憨厚朴实。人的性格的确有地域性,地域是怎样影响人性格的呢?
地理特征促使一个地区的居民形成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地理特征对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伸向黄河,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它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历史积淀、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巨大影响
一个地区的人性格同一性,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形成的。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
唐代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以我半生的经验,既是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作者自以为无改,
我是西北人,生活在冀东几十年了,冀东人和家乡人都说我是外地人。在冀东生活中接触的安徽人、江苏人等外地人,不管在冀东生活多少年,都微妙的游离于当地人的核心圈之外。
我们和家人之间仍然说着家乡话,但转过身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就都是“醋溜普通话”了。有时会觉得家乡话有点土,但亲人之间家乡话已经是一种密码,不可为外人道亲切。
人对语言的领悟大抵与距其生活圈子的距离成正比,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方人听不懂福建话是正常的,但你千万别认为北方话你都懂,如果你不是东北人,你真的能区分出黑吉辽话的区别吗?大概只能说一句:是东北话吧。
再说长相,地域、长相也和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比如川人纵目,有考古人类学明证。陕北人方盘大脸身高体壮也与民族交流有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都具有模糊识别能力的原因:这个人是南方人,甚至更具体到这个人像广东人。
我们再回到贺知章的话题,在外几十年,口音早就南腔北调了,只不过思乡心切,自以为是家乡话,在孩子们眼里你就是妥妥的外来人,当然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当你发现自己周围满是游客的时候,试着猜猜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不要偷听他们的谈话,从他们的举止来猜——
一位女士手里攥着空苏打水瓶走过一个又一个街区,她没有随便把瓶子丢到垃圾快要溢出来的果皮箱里,而非要找一个能把瓶子好好装进去的垃圾桶再扔不可。你猜猜她是哪儿的人?很可能是个超有责任感的瑞士人。那些涌进名牌商品零售店的人呢?大概是循规蹈矩的日本人。那么这个胳膊下夹着地图,不时查看备忘清单的人呢?估计是个严于律己、目标明确的德国人。现在试试加分环节:如果你确定某人是个美国人,那猜猜他是哪个州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威斯康星州人外向热情,好交朋友/;而西弗吉尼亚人和罗德岛人则是最谨小慎微的。然而把人的脾气秉性和他们的家乡联系起来,可不只是个游戏。
人的性格可分五类
20年前就有科学家用5种特征——外向度、随和度、责任心、谨慎度和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度——来衡量和解释人的性格。加些“开放”,再来点“随和”,每种特征放多少,最后形成的性格就像老奶奶的意大利面酱秘方一样,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这5种特征的比例完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确定。有了这些数据结果,科学家就能从一个人的性格预测他的健康情况、工作表现、学术成就等等,而做出违背性格的事则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控制和社会约束。有时,性格特征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工作懈怠就是没责任心的表现。也有时,性格对我们的影响是间接的,孤僻不合群让人自我封闭,长此以往容易使自己压力过大,引发疾病。
什么地方最适合你
既然大家都承认性格对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那我们就来看看性格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何会有这样的分布。
这5项性格特征在全世界的分布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北意大利人不比他们南部的热情同胞势利冷漠,但据性格地域性研究的先驱、美国老龄问题研究所的罗伯特·麦凯尔表示,不同性格特征确实因地域而不同。德国人和瑞士人认为自己很有责任心,就像瑞典人与布基纳法索(非洲西部的内陆国)人也觉得自己尽职尽责一样,而土耳其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则不然。波多黎各人和澳大利亚人在“外向度”方面排名第一,爱沙尼亚人和日本人就很内向了。
责任感弱艺术感强?
就像性格塑造一个人一样,性格也能塑造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的社会会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人才,因为他们崇尚“系统,有针对性,以及有明确定义和规范的工作”,詹森·兰特福说。但在那些责任感较弱、开放性较强的社会,更容易产生艺术家和艺人,也更容易制造出有创意的产品。
在社会中,性格特征相对统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会搬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生活)。即使是那些一开始与当地普遍性格特质不同的人,慢慢也会被那些充满本地风格特色的习俗和社会制度同化。
从璀璨将帅看山西人的厚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从大概率上反映了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地域文化对人群的影响。今天写一点我对山西这块中原屏障的地域与文化对人的影响。
首先说说山西的地域:第一、从地理环境上,左手吕梁山,右手太行山,黄河倚天护西南,北据草原有雄关,南以中条山隔黄河呼应河南商丘定中原。所以留下神话古老文明的同时,随黄河而起的人群与文明交替的战火也把他的土壤烧焦冲黄。第二、从总体地理结构上,虽不似盆地又胜于盆地,总体结构给山西打上了内向型的文化特点,内可避乱,安土重迁,最早的农耕文明在此繁荣,从四方可攻可守导致性格里可进可退。第三、从上古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原九州的地理环境上、山西北部处于中原北大门的一个性质,所以在中原文化与戎狄等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山西是一个地理熔炉,战火在里面把华夏的血液炼进了山石草木。
为了更好的理解或落地,我们通过几个历史人物来探讨山西地域文化对人文性格的影响。有一句俗语说的特别好,山西的将,山东的相,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每个地区都会有各种人才在历史长河里起伏,山西也不例外,但山西的武将确实是最突出的不得不思考山西地域文化对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影响,所以我们主要以几个武将为代表来阐述。
山西文化色彩下,性格不受政治人性压抑,那么典型代表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是在汉武帝的主观呵护下成长的,霍去病之于汉武帝类似林彪之于毛主席,可以有较大空间自由发挥和政治包容。那么直接的结果就是把山西文化部分的桀骜豪气基因瞬间激活,铁蹄之下匈奴变色,以年轻短暂的军事履历达到前人失色后人莫及的高度。这就是山西人明面上好似缺少陕西愣娃老秦人倔狠,担又在环境需求下瞬间外放表达。
山西文化色彩下,性格完美游走于朝堂与战场,那么典型代表就是卫青、郭子仪。卫青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军功震朝野汉武帝拿他外甥霍去病压他,满朝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漠北之战拿着老弱打主攻,一生零差评。外部环境不允许时山西文化里一贯的韧性发挥主导,从来不挟功自重,受委屈不桀骜,所以有哪怕霍去病都不及的军中威望。在汉武帝晚年的回忆里卫青就是汉武帝的梦想青春,痴迷丹药的晚年汉武帝都能在卫青的最后一次求见中瞬间清醒,穿正装出迎,卫青的最后一拜看哭了多少人。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可谓是力挽狂澜,辅佐三朝,可以让皇家不猜忌不政治迫害在所有武将历史里是多么难得。相比较,王剪、白起这么璀璨的将星不得善终恰恰是受害于陕西文化里男人的可爱倔劲,刚猛有余韧性不足。
山西文化色彩下,性格受政治人性压抑,那么典型的代表就是薛仁贵、徐向前。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没有影视剧里那么得贵人帮助,但军功战绩是实打实的,从火头军脱颖而出,一路扭转乾坤,在徐茂公原型李绩元帅的压力下成就一代将星。得到后代中兴唐玄宗评价,白王卫霍之后,可堪将者唯李靖薛仁贵二人。一生只有一败被无耻的朝堂弄客渲染成一生污点,也成为薛仁贵一生的遗憾与痛,事实上青海兵败吐蕃,是猪队友拒不执行薛仁贵军令,运动战中坑了薛仁贵,按道理是要杀头的结果在势力运作下反咬一口薛仁贵被贬庶民。委屈如斯,山西文化里的厚重韧性再次影响性格,不卑不亢终于在七十多岁高龄时再次临危受命,二次东征高句丽,把高丽棒子打出翔,从白袍小将打到白袍老将,他的雪地白色骑兵彻底征服了朝鲜半岛,至今仍有薛仁贵雕塑纪念英雄。薛仁贵老年为自己正名,自然善终。
鲁迅先生曾言:“北人憨厚,南人精明”。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国人南北性格的不同。欧人、葛山和陈金川主编的《性格地图》也详细勾画了中国各个地方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上海人“时尚”,江浙人“灵性”、湖北人“小聪明”等等,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是一提到不同地区人的性格,人们心目中总有一幅比较固定的样板图。可见,不同地区孕育出不同性格的人。本人以为,有五个主要因素决定着不同地域人的集体性格倾向:地理特征、历史和文化积淀、生活方式、气候和饮食习惯。
地域影响人的性格历史文化有巨大影响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历代皇帝都很青睐江浙居民,因为他们对财政的贡献很大却从不造反。这些历史渊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都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性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
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是非常勇敢的,这种勇敢与北方人的勇敢不尽相同,而是敢于冒险、有团队精神。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气候和饮食习惯使人的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性格特点
阳光的照射使人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的人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
除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食物和鱼,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可转化成大脑5-HT前体营养物质,所以江南太多人的大脑中5-HT水平较高。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神经递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东北人的豪爽是公认的,但东北人好冲动,忍耐性无法与吴越人相比,但东北人外向、敢表观,又好幽默,爱开玩笑与逗趣,所以东北人出现艺术家的人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东北人粗犷也与地理及气候有关,东北大多数地区土地宽广,山大林密,又处在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替区,因此性格豪爽。另外,东北人喜欢吃肉,食用绿叶蔬菜和甜食明显不如江南人。这肯定会影响东北人大脑中5-HT的水平和活动。
《蒙古帝国》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地域对性格有着绝对影响,但是和种族无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句话,从中国历史上来看一场战争胜利之后下达“三日或者十日不封刀”这种命令的民族有匈奴,突厥,女真,契丹,蒙古,满人,还有日本,我们能发现他们所处的地域有着绝对的相似,那就是穷山恶水!女真兴起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女真满万不可敌”但就是这个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从当时的白山黑水出来几十年之后被另一个穷山恶水中出来的民族屠灭,并且这个民族一直打到了塞纳河畔,而在中国这个民族又被一位同样从穷山恶水中出来的姓朱的乞丐赶回了老家。种种事件真的表明地域对于性格的绝对影响。
《蒙古帝国》地域决定性格论
我们一直有两句老话是这样说的“穷山恶水出刁民。”和“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我们不妨把这两句俗语联系起来看一下,因为我吃不饱,我才要想方设法的吃饭,而为了达到吃饭的目的,我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我的目标只是吃饭!在这里无所谓什么道德评判,有些人的饭被抢了,才会从道德上去说这是我的饭,你吃了我的饭是错的。到对于抢饭的人而言,这不是饭是命!这样的话矛盾点就出现了,有些抢饭的人觉得这样的来的饭比较容易而且比我自己做的好吃。那我天天去抢饭吃就好了。也就出现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越是这种险恶的地域越无人性可言,完全的丛林法则。然而有些地域天然教化,礼仪之邦,和这些地域的战争开始多数是失败的,其实就是你和流氓永远讲不清道理一样,因为你的道理在他们那种环境下会被饿死!
宁浩的《无人区》就把这种地域性格讲的淋漓尽致,我得先保证自己吃饱,我才能去照顾其他,自己都吃不饱还让我保护这个,保护那个,我相信你绝对不会有那种想法。正如马斯洛的理论,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这本书前期我看到的是一个处在绝对险恶地域中的民族出去抢饭的过程。但这个民族对盛饭的碗的需求有无限大,才无休止的扩大碗的容量,正如一个从来没有吃饱过人看到自助餐之后会把自己撑到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