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初中语文《朝花夕拾》考题鲁迅儿童

1.《朝花夕拾》是鲁迅在1926年所作的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共十篇,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儿童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朝花夕拾:朝花,早晨的鲜花;夕拾,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比喻重拾往事,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最初在《莽然》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

3.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6.《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儿时“我”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着重描写了“我”对其的情感变化,刻画了一位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善良、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7.《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作者从自己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8.《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封建强权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9.《无常》描述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上和许多人一起喜欢看活无常,说明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爽直而公正的形象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给予辛辣的嘲讽。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同时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11.《父亲的病》重点回忆了作者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13.《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地名)学医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鲁迅在《藤野先生》中重点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4.《范爱农》追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简答题

1.《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中甲同学的发言,请你参照甲的发言,补全其他两位同学的发言内容。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

乙:《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

丙:《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的“我”。

2.法国著名作家蒙田曾说:“任何人都能从我的书中认识我,也从我身上认识我的书。”从《朝花夕拾》一书中,你认识了怎样的童年鲁迅和作为文学家的鲁迅请从《猫·狗·鼠》《五猖会》中任选一个作简要分析。

【示例1】童年鲁迅有同情心,爱憎分明。《猫·狗·鼠》一文追忆了童年鲁迅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暴虐者的憎恨;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则具有理性思考批判精神。他在文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嘲讽他们散布流言,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示例2】《五猖会》中的童年鲁迅天真、好奇而又无奈。文中既有童年鲁迅对迎神赛的向往、好奇,又有父亲要求背书时内心的无奈以及“看会”时的沮丧。同时,字里行间暗含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对封建家长不顾儿童心理,违背儿童天性做法的深刻批判,对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强烈谴责。

【示例】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他在东京受到清朝留学生不学无术的风气的刺激后,又选择离开东京去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在一次次离开的过程中,鲁迅先生明白了唤醒精神麻木的国人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

【示例】《五猖会》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写“我”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与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时“我”的失落和苦恼;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摧残。

【示例】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

饱含深情的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

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幽默的鲁迅:《藤野先生》中,鲁迅用“实在标致极了”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极具幽默感。

6.鲁迅的成长轨迹:(1)离开绍兴,选择到南京求学;(2)再到日本留学,选择学医;(3)放弃学医,选择从事文艺。请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明鲁迅每次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他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示例】原因:(1)为追求新知识,寻求另一类的人们;无需学费的学校在南京。(2)鲁迅学医为的是治病救人。(3)发现中国人太愚昧便弃医从文。

启发:我们要不断开阔眼界,追求新知识。做人不应该有种族歧视,要关爱每一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应该有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鲁迅挽救中华民族的精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示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示例2】《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示例3】《〈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示例1】《琐记》:鲁迅对雷电学堂乌烟瘴气的状况不满,就去考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接受新思想,读了《天演论》,接触西方哲学;毕业后不满足于所学,决定出国留学。

【示例2】《藤野先生》:鲁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到日本学医。因厌恶部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就从东京去了仙台;对日暮里和水户两处地名牢记不忘;在仙台,经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因弱国子民所受的歧视和侮辱而愤懑,为国人的麻木表现而痛心,决定弃医从文。

【示例3】《范爱农》: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听说了革命者徐锡麟和秋瑾被清政府杀害的消息,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的惨无人道;在青年学生要办报监督军政府,希望鲁迅做发起人时,他答应了邀请。

9.鲁迅一生痛恨流言,他曾说:“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华盖集》)“流言”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多次,其中鲁迅两次“出走”的选择都与“流言”有关。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并说说它是如何影响鲁迅做出“出走”决定的。

【示例1】鲁迅少年时,衍太太散布他偷家里东西去变卖的流言,给鲁迅精神上带来极大伤害(“觉得如掉在冷水里”“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于是让他产生了离乡的念头(“好。那么,走罢!”),之后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

【示例2】青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日本同学写匿名信诬陷他“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的流言。鲁迅据理力争,告知了藤野先生,并要求干事公布检查结果。“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但鲁迅通过这件事深刻感受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悲哀,(加之幻灯片事件),之后做出了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决定。

10.阅读《朝花夕拾》,探究“鲁迅的爱与憎”活动中,请你选取以下篇目中的人物、事件,具体阐述鲁迅“爱与憎”的体现。

备选篇目:《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琐记》《五猖会》

(提示:可以是对于同一个人物的感情,也可以是对不同人物的感情)

【示例】鲁迅的爱与憎:《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儿时的鲁迅买来了他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鲁迅对她充满了感激。鲁迅在此篇目中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但是当儿时的鲁迅知道了是阿长谋害了他的隐鼠时,就极严肃地诘问她,并且当面叫她阿长。

鲁迅的爱:藤野先生真诚地帮助鲁迅这位异国的学生,帮他添改笔记,指导他画血管图,鲁迅对他充满感激和敬意,回国以后还一直怀念着他。

鲁迅的憎:《琐记》中,衍太太怂恿孩子吃冰、打旋子,怂恿少年鲁迅看坏书、偷母亲的首饰,鲁迅对这个人充满了憎恶。《五猖会》中记述了鲁迅儿时去看迎神赛会前,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苦。鲁迅对压制、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是憎恨的。

三、选择题

A.《狗·猫·鼠》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D.《琐记》

2.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B.《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C.《二十四图》中,鲁迅歌颂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到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3.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经历。

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4.对《朝花夕拾》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二十四孝图》和《无常》都出自鲁迅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后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乡间迎神赛会时无常的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她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C.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D.《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小说,写了阿长与“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如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吃福橘、给“我”买《山海经》等,表现出她的热情与心地善良。

5.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中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B.《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C.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青少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

THE END
1.狗猫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狗猫鼠含义http://www.blog.55px.net/show-353005.html狗猫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狗猫鼠含义为你介绍本文介绍狗猫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狗猫鼠含义导读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狗猫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狗猫鼠含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http://www.blog.55px.net/show-353005.html
2.狗猫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快看漫画问答《狗·猫·鼠》主要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描写透视**人性,表面上是在描写动物的生存习气,实则是借用对动物的习气描写,来抒发鲁迅所见的**丑陋面以及对**下层人士所表现出的深切同情。 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对猫尽情折磨弱者...https://www.kuaikanmanhua.com/qa1/111449
1.朝花夕拾猫狗鼠人物主题归纳朝花夕拾猫狗鼠人物主题归纳《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主要人物是鲁迅,主题归纳如下: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 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114/19/85385539_1139352114.shtml
2.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300字初中)2、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1 《狗猫鼠》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对狗、猫、鼠三种动物的看法。 3、狗猫鼠读后感 篇1 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他对外自称是仇猫的。 4、狗·猫·鼠读后感300字1 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感兴趣,因为他的文章中有许多有趣可爱的地方。 https://www.tt21.com/p/292542.html
3.专题24:《朝花夕拾》A.《狗·猫·鼠》中,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救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C.《无常》一文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https://www.0516ds.com/56833.html
4.《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对维护封建文化...C.《狗?猫?鼠》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动物的热爱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倡会》...https://www.xuesai.cn/souti/mn85arzd.html
5.《朝花夕拾》阅读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 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1、在《狗·猫·鼠》里,作者清算猫的哪些罪行?讽刺了哪些人? https://www.360doc.cn/mip/1057189981.html
6.《狗猫鼠》读后感13篇这篇文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读后感 篇2 我利用轻松的寒假时间读完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里面收录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经典杂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狗猫鼠》这篇文章了。 https://www.unjs.com/zuowen/duhougan/20230301082404_6556629.html
7.狗猫鼠读后感600字(精选16篇)《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折磨弱者,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鲁迅的文章,只适于品味而不是浏览。以我的知识面去揣摩他老人家的情感还为时过早...https://www.jy135.com/duhougan/685271.html
8.《狗猫鼠》读后感(通用20篇)《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https://www.cnfla.com/duhougan/3127231.html
9.《狗·猫·鼠》读后感(通用16篇)《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0107202530_652271.html
10.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这篇文章表面上写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鲁迅巧妙的运用了往事抨击了那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人们。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为鼓舞国家的士气做出了贡献。 朝花夕拾狗猫鼠读后感 篇2 ...https://www.ruiwen.com/duhougan/3474241.html
11.《狗猫鼠》读后感14篇这篇本章主要通过对“狗、猫、鼠”三种动物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这篇文章正是因这些人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鲁迅先生嘲讽他们散布的流言,通过回忆童年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描写猫折磨弱者到处叫,还不时显出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尽管鲁迅...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389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