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Pronunciation):gǒuyǎogǒu
基本含义(BasicMeaning):形容互相攻击、互相欺骗、互相伤害的现象。
详细解释(DetailedExplanation):狗咬狗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形容人们之间互相攻击、互相欺骗、互相伤害的现象。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竞争,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
使用场景(UsageScenarios):狗咬狗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争斗和竞争场景,比如商业竞争、政治斗争、人际关系中的争吵等等。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Origin):狗咬狗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狗咬狗,以毙其尾。”故事中描述了两只狗为了争夺食物而相互攻击,最终导致自己都受伤。这个故事通过狗咬狗的行为来比喻人们之间的争斗和自相残杀。
成语结构(StructureoftheIdiom):狗咬狗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相同的“狗”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相互攻击的场景。
例句(ExampleSentences):
1.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各家企业都在狗咬狗,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2.政治斗争中,常常看到各个派系之间互相攻击,真是狗咬狗。
记忆技巧(Memory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两只狗互相咬斗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狗咬狗”与人际关系中的争斗和竞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等,来拓展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竞争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小学生(6-12岁):小明和小红为了争夺玩具,互相推搡,真是狗咬狗。
2.初中生(13-15岁):班级选举中,各个候选人互相攻击,真是狗咬狗。
3.高中生(16-18岁):学生会的选举中,各个候选人为了争取选票,互相诋毁,真是狗咬狗。
4.大学生(19-22岁):实习期间,同学之间为了争取好的项目,互相竞争,真是狗咬狗。
5.成年人(23岁及以上):工作中,同事之间为了争取晋升机会,互相攻击,真是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