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研究方式有何不同?
一个整体,一个局部
3.人体可分为哪几个组成部分?
头部,颈部,躯干,四肢
4.人体由哪九个系统组成?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5.何谓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它与立正姿势一样吗?
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不一样
6.有哪些方位术语,内、外与内侧、外侧含义有什么不同?
上,下: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cranial代替上;用尾侧caudal代替下。在四肢则常用近侧proximal和远侧distal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前,后: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者为后。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ventralis和背侧dorsalis。
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palmar和背侧。
内侧,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如手的拇指在外侧而小指在内侧。在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ulnar代替内侧,用桡侧radial代替外侧。下肢小腿部有径、腓骨并列,胫骨在内侧,腓骨居外侧,故又可用胫侧tibial和排侧fibular称之。
内,外: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浅,深: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第一篇运动系统
总论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第一章骨和骨连结
1.骨按照形态可分为哪几类?每种类型的骨一般在哪些部位?哪几块骨是含气骨?
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分布:长骨:四肢;短骨:多成群分布在连接牢固且运动灵活的部位;扁骨:多位于人体中轴或四肢带部,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不规则骨:椎骨等
含气骨: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颞骨
2.什么是骺软骨?
幼年时,骺与骨干之间借透明软骨相连,该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3.骨的构造包括哪几部分?什么是板障?为什么颅骨骨折多发生在内板?骨膜有什么作用?临床通常在什么部
位进行骨髓穿刺?
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板障:扁骨的骨松质又称板障
原因:内板较薄
作用:含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幼年期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转为静止状态,骨发生损伤参与骨折端的修复愈合,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的作用。使骨长粗。
选择: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4.幼儿为什么会发生青枝状骨折?老年人为什么会有骨质疏松?
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
老年人的无机质占比例更大,较脆。应该是其有机质:无机质含量小于3:7,因而骨头较脆吧。
5.骨连结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直接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类型:直接连接、间接链接;
形式:纤维连结、软骨连接、纤维软骨连接
6.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哪些?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7.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哪些?举例说明在哪些关节有这些结构?
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8.躯干骨有那些?在体表能触摸到躯干骨的哪些结构?
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2对肋
躯干的胸骨角、剑突,肋骨的肋结节,椎骨的棘突,骶骨,隆椎棘突,骶正中嵴,胸骨角。
9.椎孔和椎间孔有什么区别?
锥孔:位于椎骨上,全部椎骨的椎孔连在一起构成椎管,里面有脊髓。
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围成,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及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门户。
10.说一说典型椎骨的形态结构。如何对椎骨的分部进行简化?怎样区分颈椎、胸椎、腰椎?
有前方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锥孔(一体一弓一孔七突起)
书P17~19
11.第一颈椎、第二颈椎、第七颈椎各有什么特点?哪一块可作为体表标志?
P18~19寰椎、枢椎、隆椎
第七颈椎-隆椎
12.骶骨在哪里?它参与哪些结构的构成?它本身有哪些主要结构?
脊柱的最下端。上与第五腰椎相连,下与尾骨相连。
为骨盆的后壁,脊柱
结构:P19
13.胸骨可分为几部分?何谓胸骨角,有什么意义?
部分:柄、体、剑突。
意义:可在体表摸到,两侧平对第二对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4.肋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典型肋骨有哪些结构?
类型:真肋、假肋、浮肋。
结构:前后两端和体3部分,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肋角。
15.椎体之间的连接有哪些?椎弓之间的连接有哪些?
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
16.“椎间盘突出”好发在何处?为什么?
第4~5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原因: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椎间盘始终承受不均匀的压力,不断地被挤压和牵拉,容易发生慢性劳损与变性,丧失弹性与韧性,组织变得脆弱,稍受外力就可能引起椎间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从破裂口脱出,压迫附近的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青壮年人的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腰部用力、反复屈伸转动的动作,增加了腰伤机会。腰椎承受整个躯干、头颅及上肢重量,故椎间盘突出发生在下腰椎者多见。颈部活动虽也较多,但颈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少见。胸椎因有肋骨与胸骨相连,是固定不动的,故无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生。
17.脊柱有哪些骨参与构成?成人脊柱侧面观有哪些弯曲,有什么意义?
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
弯曲:颈、胸、腰、骶
意义: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重担有重要意义。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直立姿势,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18.胸廓是什么形状的?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这些骨是怎么连结起来的?胸廓是怎么运动的?
形状:成人胸廓近似圆锥体,前后径小于横径,上窄下宽。
构成:12块胸椎、12对肋、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接。
连结: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胸肋关节。
运动方式:P28
19.什么是肋弓?有什么临床意义。
定义: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依次与上位肋软骨构成软骨连结,形成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