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在自己的社会体系之内养殖了不少其它的动物,这些动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营养。
对于家养的牲畜来说,它们的价值自然是成熟之后的肉质了,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有幼崽产生,同时还要保证农场利益化,农场主通常不会让它们自由繁殖,而是除了雌性负责繁殖以外,仅留下少数雄性用来配种。
那么剩下雄性的命运可想而知,为了经济效益,通常都会采取绝育的措施。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都极为痛苦,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时常都能听到动物的惨叫。
但有这么一种生物却像是例外一样,它们在被阉割时十分冷静和淡定,这种生物就是羊。难道这种生物忍受痛苦的能力就如此之强?哪怕被阉割也不惨叫吗?
动物界的绝育
养猫和养狗的人普遍会给自己的宠物进行绝育,研究显示:经过绝育的猫狗不仅会在发情期内情绪更为稳定,同时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延长它们的寿命。
因此,这种行为虽然剥夺了它们繁衍后代的能力,却为主人和宠物本身都带来了更为平和的生活。
除去宠物之外,我们人类还会给自己养殖的牲畜进行绝育,这是为了确保牲畜种群之间的和平。
要知道,生物的本能便是繁殖,如果具有生育能力的雄性们被圈养在一处,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争斗后果,因为这些生物为了保证自己的繁殖权,会在彼此之间大打出手,给养殖它们的主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且如果人类不对这些动物的繁殖做约束的话,不断膨胀的种群也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何对小羊绝育?
我们人类对牲畜的绝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作品《淮南子》当中,在这本著作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骟羊的方法,还将其背后的原因做了详细的解释。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
骟羊这一行为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却对执行人的技术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雄性绝育毕竟是一个摘除器官的过程,对于牲畜来说十分危险。
目前主流的骟羊方法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利用木板将小羊固定住,再利用小刀摘除后进行包扎。
第2种则是直接用橡皮筋进行缠裹,使得该部位自动损坏。很显然,这两种方法的操作都十分困难,只有惊艳老道的牧民和有着充分专业知识的兽医,才能够完美胜任这项工作。
这种挤压的方法,完全是为了隔绝血液的流通,从而使它们此处身体组织感受痛苦的能力降低。虽然这样的方法可以隔绝一定的痛苦,但却无法完全避免疼痛,那么羊为何不会嘶喊呢?
羊被为何不惨叫?
在人们对猪进行绝育时,“二师兄们”的惨叫声可就不绝于耳,它们高分贝的惨叫不仅让我们人类心烦意乱,同时也是这些生物反对人类绝育的最好证明。
据统计,猪这种生物在被人绝育时,最高可以发出高达105分贝的尖叫,同时还会激烈的挣扎,所以让不少兽医再对猪进行绝育时,不得不先给它们来上一针麻醉剂。
反观温顺的小羊,它们在被阉割的过程中几乎不会挣扎,整个过程都温顺无比,基本没有反抗的动作和声音。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羊感知疼痛的能力较弱,所以它们能够不动声色的忍受更大的痛楚,但是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羊作为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其痛觉系统相当发达,它们所感知到的痛苦,与其它生物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它们之所以不会在被绝育时惨叫,是因为自身的习性就相对较为温顺。
羊这种生物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一批动物之一,因此它们在自然界中所有的野性已经随着进化而逐渐退去,人类对于它们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使它们无法对我们的行为作出反抗。
而且羊类生物在被绝育时其实也会惨叫,但是由于自身的发声器官相较于猪更为薄弱,因此这些被绝育的羊惨叫的时候,最多只能发出50分贝的声音。
这个分贝值与我们日常交流时所产生的声音基本一致,所以我们也就主观地认为,羊在受到阉割时并没有发出惨叫。
胆小的小羊
在我们人类养殖的牲畜当中,羊这种生物无疑是十分胆小的,在它们感觉到危险时经常会双腿一蹬,就陷入强制僵直的状态。
在被绝育的过程中也是同理,羊类生物的本能就造就了它们并不会剧烈挣扎,而是保持僵直,直到整个过程结束。
一般来说,在一个几百只羊所组成的羊群当中,养殖人只需要保留2~3只身强体壮的“种羊”,而其余的雄羊都会被无情被绝育。在绝育过程结束之后,人们还会在其耳朵上留下明显的标记用于辨认。
结语
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十分先进的动物医学,因此整个绝育的过程,对于这些生物来说已经不是那么残忍。我们也在以最大的人道主义降低它们受阉割时感受到的痛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意识的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