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布莱克·斯奈德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标题:电影编剧宝典
豆瓣评分:7.9分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仍是好评占据上风。对于初入此门的我来说,能让我有阅读下去的兴趣,并能从中收获到知识,这就足够了。毕竟,没有哪本书哪部电影能够迎合所有人的口味。
以下是简书作者顾望明月摘录总结的重点,以备日后查阅复习,所以内容较多。有兴趣的可以详细阅读,若是觉得太过啰嗦又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的,可直接看每部分的总结。
1.让观众喜欢上影片主角是把观众吸引到故事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元素。
我们称为“救猫咪”场面:这是我们见到主角并发现它正在做某事的场面(如救猫咪),这个场面界定了他是谁,同时让观众喜欢上他。
2.故事线(Logline)——告诉我们影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描述。必须包括某种类型的主角(即用形容词加以描述的某种人)、反面主角、主角的原始目标。
有效的故事线必须满足四个要素:
意外(必须有某种程度上的意外并且具备情绪上的吸引力,使人卷入到某个戏剧情境中,就像发痒必须要抓挠一样)
强烈的心理影像(优秀的故事线除了吸引你还要能引发你的灵感喝遐想,使整部影片能够隐约呈现在你的脑海中)
观众和成本(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必须界定影片基调、目标观众、大致成本,让剧本购买者明白是否能够盈利)
有杀伤力的片名(让人感兴趣,片名必须是故事的标题,体现故事的实质)
“电影就像拥有精密齿轮和转轮使其精确运转的瑞士手表,你必须能够把它拆分开来又重新装配起来。”
所有成功的编剧都熟悉大量的影片,观摩同类影片的目的:了解为什么某种情节元素很重要,为什么这种元素成功或不成功,以及哪些地方你可以进行改动来化腐朽为神奇。
“只有了解你要突破的东西,才可能有真正的独创性。”
(1)“鬼怪屋”型(MonsterintheHouse)
片例有《大白鲨》(Jaws)、《异形魔怪》(Tremors,又译《从地心窜出》)、《异形》(Alien)、《驱魔人》(TheExorcist)、《致命的诱惑》(FatalAttraction),以及《战栗空间》(PanicRoom,又译《颤栗空间》)、《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等。
两个工作部件:怪兽、屋子
当你向这个屋子里加入人物并让他不顾一切去杀怪物时,你就得到了一个很原始的影片类型,原始到能够抓住任何观众。
这个类型存在着一个任何人都明白的简单、原始的戒律:别……被……吃掉!
规则:“屋子”必须是个有限的空间——海边小镇、太空船、有恐龙的迪士尼乐园、一套房子诸如此类的。必定会有可耻之事——通常是贪婪(金钱或肉体),促使超自然鬼怪的诞生,比如复仇天使杀掉罪人并放过悔改之人。剩下就是“追杀和躲藏”。如果编剧想给电影大家庭增加一部好作品的话,那么给鬼怪、鬼怪的力量添加新纠葛并引发观众的惊叫,是编剧应该承担的职责。
总结:在某一有限的空间内,上演怪物与人之间追杀和躲藏的具有张力的故事。这类型的片子通常表现为怪兽片、惊悚片或恐怖片。
(2)“金羊毛”型(GoldenFleece)
片例有《绿野仙踪》(TheWizardofOz)、《一路顺疯》(Planes,TrainsandAutomobiles,又译《飞机,火车和汽车》)、《星球大战》(StarWars)、《哈拉上路》(RoadTrip)、《回到未来》(BacktotheFuture),还有多数“强盗片”(heistmovie)(如《十一罗汉》、《十二金刚》等)也属于这个类型。
本类型适用于探索类神话片、公路电影、强盗片等:主角“上路”寻找某物,历尽艰辛最终发现别的东西——他自己。
“金羊毛”的转折点:主角一路上遭遇的人物和冲突。
“金羊毛”的主题:内心成长。实际情节就是冲突如何影响主角。
使故事成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主角从那些事件中对自我的认识。
这个类型也包括强盗片。个体或群体进行的所有探险、任务或“古堡的宝藏”,都落入“金羊毛”的类型,都要遵循同样的规则。其中的任务相对于个人的发现而言,常常变得次要了,抢劫的意义突然变得比纠葛和情节更重要。
总结:主角在“路上”所经历的一切事物帮助主角找到自我,实现转变;而一开始要寻找的对象“金羊毛”在结局时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重要地位。
(3)“如愿以偿”型(OutoftheBottle)
片例有《变相怪杰》(Mask)、《冒牌天神》(BruceAlmighty,又译《王牌天神》)、《疯狂星期五》(FreakyFriday,又译《辣妈辣妹》)、《飞天法宝》(Flubber,又译《乌龙博士》)、《偷天情缘》(GroundhogDay)、《小鬼富翁》(BlankCheck)等。
充分利用“如愿以偿”的幻想来讲“要是……该多好”的故事。
主人公愿望得偿的原因可以是有魔法、有给人魔力的上帝或物体(《冒牌天神》中的上帝、《变相怪杰》中的面具),也可以是不一定非要有魔法的、单纯出于幸运原因(如中大奖)而实现了愿望。
“如愿以偿”的另一方面,是诅咒的愿望,其实是因果报应的故事(如金·凯瑞主演的《大话王》)。
如果是“如愿以偿”型中因果报应的故事,那么要有相反的结构。背后要有个反应机警的小伙子或小女孩,还要有些可以补救的事物。这是获得成功的小技巧,并且在一开始要有个“救猫咪”的场景,该场景中即便这些家伙是傻瓜,他们身上也必须有值得救的地方。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从魔法(甚至可能是诅咒)中获得了好处。最后,他们胜利了。
(4)“麻烦家伙”型(DudewithaProblem)
片例《虎胆龙威》、《泰坦尼克号》(Titanic)、《终结者》、《悍将奇兵》(Breakdown)、《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List)等。
类型的含义:一个普通人发现自己置身于特殊环境中。
在“普通的一天”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我们都会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这样我们从一开始就会对该类型故事中的主角产生同情。
组成部分:主角,跟我们一样普通的家伙;麻烦,这个普通家伙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解决麻烦。
从这两个简单的元素中,就可以衍生出无数组合搭配的情景。主角越普通,挑战就越艰难。不论主角是否经验老到,挑战的相对难度才是故事吸引人的东西。
因此,最重要的规则是:坏蛋越坏,主角显得越伟大。
总结:普通人由于某件“麻烦事”不得不竭尽全力去挑战困难,最终成功地使出浑身解数战胜了更为强大的反面力量。
(5)“变迁仪式”型(RitesofPassage)
所有生活变迁的影片都属这个类型,如《醉乡情断》(DaysofWineandRoses,又译《相见时难别亦难》)、《普通人》(OrdinaryPeople,又译《凡夫俗子》或《慈父严母》)、《论生死》(OnDeathandDying)等。
生活变迁中痛苦的经历会让人们产生共鸣,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成长中的痛苦经历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多数发生于你生命中比较敏感的时光。这是让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东西,也是带来优秀、感人甚至有趣的电影叙事的东西。
在优秀的“变迁仪式”故事中,除了亲身经历者——故事主角之外,其他人都在“开玩笑”。
实际上,不论影片是喜剧还是正剧,鬼怪从处于困境的主角身旁鬼鬼祟祟地出没,故事就是主角慢慢察觉这个鬼怪到底是谁是什么。最终,这些故事中要有屈服,胜者通过屈服于比自身强大的力量来获得胜利。结局是回归人性,故事的教育意义通常是一样的:“这就是生活!”
结构标志:主角对于无法控制或理解的自然力量不情愿地接受,最终主角能力提升获得胜利,笑到最后。
总结:主角因为外部力量(生活变迁)感到深深的不适,这种不适应感只存在于部分亲历者身上,其他人都会觉得是在开玩笑。最终,主角通过某种方式克服了这种不适应,自愿或非愿地接受这种生活,获得胜利笑到最后。
(6)“伙伴之情”型(BuddyLove)
片例《劳瑞与哈迪》(LaurelandHardy)《末路狂花》(Thelma&Louise)、《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外星人ET》(E.T.)、《超能陆战队》等。
优秀“伙伴电影”的诀窍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伪装的爱情故事。同样,所有的爱情故事也是伙伴电影,只是增加了潜在的性关系。但不论是正剧还是喜剧,有性还是无性,规则都是一样的:
一开始伙伴之间是互相厌恶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故事会怎样发展?)但是他们的共同经历托出一个事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个整体中不完全的一半。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引发了更大的冲突,谁能接受自己离开了别人就活不了?
这些故事接近尾声时的倒数第二个阶段,会出现一无所有的时刻(详见第四章):分开,斗争,再见,然后庆幸摆脱!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分开。只是两个人都不能接受离开对方就没法活的事实,他们必须放下自尊来获得胜利。
总结:“伙伴”关系不仅指朋友、兄弟、姐妹、偶遇的陌生人等之间的关系,他还包括爱情,甚至是“男孩和他的狗狗”都属于这一类型。“催化剂伙伴电影”中,其中一人进入另一人的生活中,产生影响,然后离开,这是“伙伴电影”动态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E.T.》)。
(7)“推理侦探”型(Whydunit)
片例《唐人街》(Chinatown)、《公民凯恩》(CitizenKane)、《核电危机》(ChinaSyndrome,又译《中国综合症》)、《刺杀肯尼迪》(JFK)、《局内人》(TheInsider)等。
邪恶会藏身于人的内心深处,会有贪婪,会有谋杀。隐蔽的坏蛋要为此负责,但人们对“谁干”的兴趣总是没有“为什么干”这个问题大。
跟“金羊毛”型不一样,优秀的“推理侦探”型影片重要的不是主角的变化,而是观众发现了人性中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犯罪事件”发生及“案子”开始之前他们是意想不到的。比如经典的“推理侦探”影片《公民凯恩》(CitizenKane),其故事是关于探寻人心最深处的空间,并发现了意料之外的东西——阴暗且丑陋,还有问题的答案——为什么
所有侦探片或社会题材的正剧,其故事都是游走于黑暗面。这些影片把我们带到街头的阴暗处。规则很简单。最终,我们观众是侦探。在有替身或银幕上的替身帮我们做事时,我们必须看透信息,我们的发现必须能够让我们自己感到吃惊。
对人性阴暗面的研究,通常是对我们自身进行的研究,其方法千变万化甚至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嫌疑。优秀的侦探片都是这么干的——这种片子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有这邪恶吗?
总结:让观众成为侦探,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挖掘人性深处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通常是阴暗丑陋的。与侦探片的区别是,侦探片更重过程,重点讲解“谁干的、怎么干的”,最终结局不一定有对人性的挖掘;而这种类型的更注重“为什么干”,最终要展现人性的黑暗面。
(8)“愚者成功”型(TheFoolTriumphant)
片例《富贵逼人来》(Beingthere)、《阿甘正传》(ForrestGump)、《莫扎特传》(Amadeus)、《戴夫》(Dave,又译《雾水总统》、《冒牌总统》)、《大笨蛋》(TheJerk,又译《愚笨的人》,还有默片时代卓别林(Chaplin)、基顿(Keaton)以及劳埃德(Lloyd)的滑稽片。
从外部来说,愚者或许只是个乡下的白痴,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愚者是最聪明的。作为这样的一个失败者,“愚者”有了身在暗处的优势,使得所有人都低估了他的能力,使他最终有机会成功。
矮个子、傻瓜、被忽略的人,由于幸运、勇气和决不放弃的特性而成功。
原则:让受压迫的愚者与强大的坏蛋(经常是权势集团)对抗。看着所谓的“白痴”实现成功人士才能达到的目标,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希望,并且嘲笑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谨慎遵守的体制。
要素:失败者——表面上看起来笨拙、很无能,以至于周围的人都不认为他能成功(在情节铺垫(set-up)中反复这个动作);一个供失败者进击的知名人士。
总结:主角必须是被人低估的“愚者”,但其隐藏着勇敢、坚持、不妥协等优秀品质,凭借这些特性与“强者”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愚者”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愚者成功”的故事也给了我们胜利的间接体验。
(9)“被制度化”型(Institutionalized)
片例《飞越疯人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动物屋》(AnimalHouse)、《陆军野战医院》、以及“家庭”故事片,如《美国丽人》(AmericanBeauty)和《教父》(TheGodfather)等。
“被制度化”型讲述的是关于团体、组织和“家庭”的故事。这些故事比较特殊,因为既向组织表示了敬意,又暴露了丧失个性的问题。
每部影片中都会有一个关键人物,其角色是揭露团体的目标。在故事中,群体的动态通常是疯狂的,甚至是自毁性的。这些电影都是关于群体前进中赞成和反对两方冲突的故事。
通常,“被制度化”型电影会以外来者的视角讲述。他(代表了我们)——对这个群体来说是新手,将由经验丰富的人带入群体中。对于新的群体,一般观众可能不熟悉其中的技术、方言或规则,这些人物起到了很重要的说明作用。他们可能口头问:“这有什么用?”然后你就可以跟所有人解释其重要性。这是向我们文明人展示“疯狂”世界的一个途径。
最后,这个类型的所有故事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和他们相比,谁更疯狂?为群体所做的自我牺牲可能会变成疯狂的行径,如《教父2》中的阿尔·帕西诺,或是《飞越疯人院》中的杰克·尼克尔森。
总结:通过一个体制外的人闯入体制内的视角带动叙事,重点在于表现体制对这个人的影响。一般有两种结局,要么被体制化组织所同化,成为牺牲品;要么逃离体制成为边缘人。
(10)“超级英雄”型(Superhero)
片例《超人》(Superman)、《蝙蝠侠》(Batman)、《角斗士》(Gladiator)、《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惊情四百年》(Dracula)、《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又译《弗兰肯斯坦》)等。
“超级英雄”型和“麻烦家伙”型正好相对,定义上也刚好相反:超人发现自己身处凡人世界。超级英雄的故事要求编剧赋予超人以高尚品德和同情心,并且必须愿意为我们这类小人物解决问题。
所有的“超级英雄”故事都是关于“不寻常”的,一种我们凡人可以分辨的感情。超级英雄来到陌生的世界后,必须应对那些嫉妒他独特立场和优秀才能的人。
总结:“超级英雄”不一定是来自特殊世界的人物,也可以是平凡世界里具有特殊才能的凡人英雄。主要故事是讲述具有高尚品德和同情心的“超级英雄”,在凡人世界面临的问题以及他的处理方法。通常要能引发人们的幻想,获得人们的同情和敬佩。
以上十种故事类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影故事的构思技巧,看看要写的剧本和哪个类型最接近,做到熟知这个类型的语言、节奏和目标。
好了,能坚持读到这里的人必须给自己一个赞。我们下期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