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妈妈”用泡沫箱抠出小门,垫上旧衣物,“家”就这样搭成了。
东北网3月28日讯在友谊路附近的小巷里,经常能看到一位“猫咪妈妈”,踮起脚、抡起胳膊,将一块块鸡肝精准甩到3米高房顶,回应她的是一声声轻轻的“喵喵”。“猫咪妈妈”孙岩今年69岁,喂流浪猫已有20年。
“我的孩子遭不了罪”
喂猫20年,年近七旬的孙阿姨已经没了年轻时的硬朗。医生建议她每天最多走50米,而给“孩子们”喂一次饭至少要走5000米。“孩子们”的撒娇像是灵药,孙阿姨一见到它们就忘记了所有病痛。
逢年过节,“孩子们”也跟着吃大餐,鸡腿、鸡肝、鱼肉……“一点不比家猫差,我的孩子都遭不了罪,哪只宝贝生孩子了,还给单补营养。”单是猫粮,每个月就要120斤,1600元的退休金,尽数变成了“猫基金”。“我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支持我,只是有时候‘孩子们’没了有些受不了。”“孩子们”被车撞,或丢失,她都会将它们安葬,再哭个几天。
“猫咪妈妈”善意世界
每逢月初,她都会打车搬回6袋20斤重的猫粮,邻居们谁看见都会帮她扛上4楼。有些好心人还拿来旧棉被帮猫咪过冬,也有人直接买来猫粮,工程街卖熏酱的小摊几乎每次都成本价帮孙阿姨给猫咪改善伙食……
在“猫咪妈妈”的照料下,“孩子们”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6只猫,到最多时近30只。孙阿姨在小区偏僻位置给猫咪们搭建了6个“家”。
孙阿姨还是老年大学的“高才生”,拉丁舞、书法、声乐样样拿手。“我觉得开心和乐观是能传染的,我高兴,大家都会心情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