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精品8篇)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3、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激励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准备】

1、学生:

⑴课前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⑵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⑶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2、教师:

⑴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⑵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至于朗读教学,应跟课文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挑爬下悬崖这一重要片断进行教读,以加深体会和领悟。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

(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有表情地讲述)

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吗

(学生各抒己见)

(安排听取小故事作为导入的内容,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导入性说话又训练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初入课堂就能立刻进入参与思维和参与训练的积极状态)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看清读准、边读边思、圈点勾画、记住内容。

(培养学生口诵心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复述课文内容: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求:

⑵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

⑶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自求得知的心理,勾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联想,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3、课堂交流:

组织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三、研读与赏析

1、有感情地朗读16~23节: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

1、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

2、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情态,语气恰当,感情真挚。

促发学生激情,加深体验和领悟。

2、合作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2、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

3、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

附投影片:

爬下悬崖动作心理哭信心全无伸、探、踩有了信心又照着做信心大增移动、爬下、啜泣巨大的成就感

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和表述,使他们主动介入审美的全过程,感知美,体味美。

3、朗读最后一段。

四、体验与反思

1、质疑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多角度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生间可互相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大屏幕展示思考质疑题:

1、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

2、如何评价杰利及其他四个孩子

以上二题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加深理解课文,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2、拓展延伸:

⑴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怎么办

⑵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让学生走进课文,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训练了口语交际)

3、经验反馈:

大屏幕投影问题:

(充分发挥语文教材情与美的特点,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五、视野拓展

课外阅读艾尔玛·邦贝克(美)的《父亲的爱》,比较与课文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提问:1、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两只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_: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事情的_之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我的过失是什么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8、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作者家里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作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有快乐、有心酸、有愤恨,甚至有无尽的懊悔。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课外练笔:以“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态度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诗歌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二、学海拾贝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学海导航

(一)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思考以下问题:

<1>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知道吗问问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不朽诗篇的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二)品

1.教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品味,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2>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肯定、补充。

(三)诵、背

1.设问: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那么,怎样用我们的有声语言读好这首诗呢你认为应突出哪几个方面呢

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肯定、鼓励、或引导、补充。

<1>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的快慢。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点拨。

3.试读评价

按照刚才的交流,请你来试读一遍课文,可找三四名同学与教师共同点评,最后评出的一个领读。

4.设问:

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现在再回顾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背诵全诗。

一、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顾上节课的诗歌阅读方法。

二、导入《未选择的路》新课。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板书课题)

三、自主实践,小试牛刀。

1.教师引导学生“读”。

2.“品”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以下问题: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3.“背”、“诵”

1、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2、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和生动准确的语言。

学习方法:

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

两课时

一、阅读序幕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集体利用工具书,消除文字障碍(正音、释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在学习小组内尝试朗读。

边朗读边议论:本文该怎样朗读?

在老师指导下提出朗读建议:语速要稍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要读出喜爱的感情。

(三)听课文录音,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

(四)合作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别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说明济南是个宝地,突出它冬天“温晴”的特点。“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学习第二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有山有水”/“晒”“睡”“醒”“小摇篮”“安静不动”“低声”“含笑”

3、学习第三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言。

这一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围绕哪个字?突出哪个字?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的?哪些词句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怎样的印象?

“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及具有哲理的语句。

2、理解夏里宾的生活哲学。

3、领会课文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夏里宾的生活哲学,领会课文阐述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

雷因:原名雷因·伯吉斯,美国作家。著有《远方星辰下》等奇幻小说。

三、题目解说:

文题“只有五条街的距离”蕴含深意。事实上是在0条横马路口,很远,但把它分解了就显得近了,因此本文标题是针对“我”与夏里宾先生要走过60条横街口的距离面引起的,它暗含了夏里宾的生活哲理。

四、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不超过45个字)

2、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我当时的处境。

第二部分(3-14)到达目的地并提示哲理。

第三部分(15)夏里宾人生哲理对我的影响。

五、研读赏析:

1、本文重点部分是在第二部分,请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2、本文的题目是《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而文中实际是走了60条横马路。为什么这样命题呢

3、用“______”画出夏里宾先生充满生活哲理的一句话。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我走了许多路,原该筋疲力尽的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句话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

5、本是一次极其平常普通的“长距离”步行,却被作者选中,并赋予了深刻的哲理。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什么在你以前学到的课文中出现过这种手法吗请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

谈谈夏里宾生活哲学对你的启示。

板书设计:

背景:“我”失业后四处碰壁

到击游艺场

只有五条街的距离经过到公园看猩猩以小见大

回到百老汇路

到达宾馆

结果:影响深刻

2、研读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3、背诵课文,汲取精神养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二、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勾画生字词。注意句子的停顿。

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时/与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学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难点:(1)词语广才——增长才干。励精——振奋精神。治性——修养性情。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以第二个句子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2、总结交流:

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选2名学生朗读自己的译文,老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3、说说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4、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难以学有所成。)

四、练习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作业

背诵全文。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x自然段至第x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x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

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

二、正课:

(一)曲折的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

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

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

例如:

(1)我是一家草屋,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军叔叔砍树种草,方便过路人避风挡雨,搬到山上捡梨…

(2)教师点拨:叙述顺序的特点和差异。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谁

(1)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二)赏析品味

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欣赏。

(1)同桌交流

(2)小组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美丽感受。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配音范读;

(3)生配音读。

(三)写作背景

1、简要介绍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作者的共同知识。

2、教师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

展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

彭荆风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初中,成为学徒、校对员、记者、副编、文学团体“木叶文艺俱乐部”。他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坚信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_”中入狱7年。“梨花”是他出狱后的第一部作品。在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之后,他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没有怨言,但有些是人性的善与美。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在经历了普通百姓难以忍受的折磨之后,当我真诚地面对云南边疆的纯朴的少数民族,呼唤美好的未来时,我不禁表达了我对过去的想法!我只想发现和传播生命的美,这就是为什么我写的梨花。

(四)思考理解

1、思考“梨花”的梨花的含义,体会梨花精神。

2、明确“驿路梨花”做题目的妙处。

3、读写结合,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种花,它有着怎样的象征含义。

(1)展示

(2)互相点评

小结:你也是雷锋,他也是雷锋,如果我们都是雷锋。那么我们的祖国将是什么样呢

THE END
1.如何让两只猫相亲相爱?来自老母亲的哄睡,网友:这姐们儿之前的...如何让两只猫相亲相爱? 来自老母亲的哄睡,网友:这姐们儿之前的职业是拍花子河海观潮 福建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俄罗斯的武器弹药为什么打也打不完,越打越多,越打越精神? 佚柔姐姐 41跟贴 打开APP 中国三大怪现象,全世界都理解不了 百件文物说江西 3532跟贴 打开APP 张学良被软禁期间,为何不跑? https://m.163.com/v/video/VUG1EC3PJ.html
2.两只猫咪互相给对方洗脸,是在培养感情吗萌宠视频养猫人千万别忽视猫咪这三种行为,要定期清理 吴老二种蔬菜 萌到我心坎儿了~ 当阿拉斯加遇上鸵鸟喉管圈 大鱼号 (20) 狗狗:我滚完了可就不能骂我了哦 羊群见斯塔福罗威纳会不会被捕,今天测试羊狗接触,现场让人意外 虎皮加纳利小公,这兴奋度这咬合力真牛掰 连松鼠都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美女...https://tv.sohu.com/v/cGwvOTU3ODg1Ni8xNTQxMTE1MTAuc2h0bWw=.html
1.养了一只新猫如何跟老猫培养感情想看到别人家的两只猫那种互相舔毛的和谐画面~又怕做的不对了反而让俩猫关系更不和谐 俩猫都是公猫 有木有类似经历的豆友传达一下自己的经验鸭?!(附2只猫照片 感受一下老猫之嫌弃)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1152474/
2.郑振铎的《猫》教学设计(精选10篇)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https://www.unjs.com/z/1684634.html
3.七年级上册语文《猫》教案(通用10篇)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作者用了哪些词语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点拨】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此次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所以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0210160008_1634058.html
4.《猫》说课稿(通用15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5、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https://www.qunzou.com/jiaoxue/shuokegao/221758.html
5.《司马光》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8篇(全文)因此,设计本课第一学时,重点考虑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作者对前两只猫有特点的细节描写句,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出作者对前两只猫的感情变化,为第二学时重点赏析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情感做好铺垫,从而更好地明白作者在文章中揭示出的人生道理。教学方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jxx7kd2.html
6.《猫》优秀教案设计(通用9篇)生:(1)、小说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 (2)、学生讨论发言:有的认为三部分,理由: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有的说分两部分,理由:“我”的感情变化。 师点拨:都有道理,我们可按作者3次养猫的不同感情,把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可分两层。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k549p5m.html
7.梦见两只猫在咬一只鸟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好不好表明年纪相差大些,好好培养感情婚姻可成。 本命年的人梦见两只猫在咬一只鸟 意味着发自内心的改悔,目前运气艰辛,往后有好转机。 梦见鸟三足 吉。此为太阳之精,君象也。梦此者为贵征。仕官日观天颜,孕育诞生大贵,久雨云开日见,久约否极泰来,久病灾消福至。若梦赤鸟无足,或一足两足,飞入室者,须防火灾...https://www.d5168.com/zgjm/jm-18272.html
8.猫教学反思(15篇)三只猫来历不同,外形不同,性情不同,结局更不同。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能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找表达感情的句子,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 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用笔默最多。前两只小猫略写,第三只小猫详写。这样为感悟文章...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fansi/113860.html
9.老舍《猫》教学设计(精选11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理念】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https://mip.ruiwen.com/wenxue/laoshe/857011.html
10.《小猫钓鱼》幼儿园教案3、培养幼儿勇敢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口令模仿小猫,边"喵喵"叫着边走路进入场地。 2、"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操。儿歌为:"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http://mip.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2181290.html
11.遇见你的猫iPad最近抖音很火的猫遇见你的猫iPad是一款非常轻松愉快的休闲游戏。玩家可以通过收集和养成猫咪来获得乐趣,同时还可以与猫咪互动,照顾它们并培养感情。游戏画面非常可爱,音效也非常温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玩家。 二、攻略 1. 猫咪获取 首先,你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猫咪。游戏中有很多不同的猫咪品种,每种猫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技能。可以通过...https://www.chihuogu.com/gonglue/21656.html
12.语文组严铁焰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同时通过找不同的方式突出第三只猫在各方面都不如前两两只猫,而在感情影响方面却比前两只猫强烈得多,进而分析如此的原因。通过语句细节的品读,体会作者的妄下断语,再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引导学生谈警醒启示。 作为一节公开课,各环节连贯,以读书卡的形式一线串珠,层次设计分明,训练学生听说读,教学过程中注重时间...http://blxqzx.nbsedu.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3395197&cid=1624183
13.20192020(下)四(8)班语文教案胡琴霞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诗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心情,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理解诗文的意思,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http://gysyzqdqx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544401
14.人和猫要相处多久才会有感情?喵百科我自己收养的俩只猫猫,都是我带回来就和我很亲的,就是橘猫,可能是上个主人抛弃了它,看见我就...https://moecats.com/question/91869.html
15.有意义的100个小故事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当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只有利用李若谷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他发现这样做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他损失的多的话,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这...https://blog.csdn.net/oracle_microsoft/article/details/1599867
16.两猫相争教案(通用19篇)(1)提问:两只猫的表情怎么样?它们的嘴巴和眼睛怎么样? (2)幼儿讲述:黄猫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往上弯,很惊喜的样子;白猫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的口水滴滴答答在直流,是一种贪吃的表情。 2、引导幼儿根据两只猫的表情进行情节预期。 师:猜猜它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 3、揭示谜底,观察图二,进行感觉...https://www.jy135.com/jiaoan/1239000.html